第706章 临行(上)(2 / 2)

红楼群芳谱 一顿两馒头 1996 字 11个月前

秦可卿再次瞪了某人一眼。</P>

“一大桌子菜,别光吃那些甜的。”</P>

看着某人还在吃银耳莲子羹,面前一大桌子饭菜都没有动太多,忍不住好笑道。</P>

“今晚吃这一份粥……都可吃饱了。”</P>

秦钟摇摇头。</P>

“你啊!”</P>

“真是拿你没办法。”</P>

“又不是明儿吃不到了,不还有两日呢。”</P>

秦可卿秀手抬起,直接虚空点了某人一下,总是这般没性,总是这般让人无奈。</P>

“不行!”</P>

“万一姐姐明儿不做呢。”</P>

秦钟再次摇摇头,而后再次喝了一大口。</P>

“……”</P>

秦可卿单手扶额,真真自己的克星。</P>

“钟少爷,库房的极品银耳还有不少呢。”</P>

“奶奶说,等少爷南下的时候,都带上,想喝的时候,让采星她们炖煮。”</P>

一旁随伺的瑞珠抿嘴笑道。</P>

“还是姐姐做的最好吃。”</P>

“晴雯,满上!”</P>

将手中的一碗莲子羹喝完,秦钟点了点桌上的大汤盅。</P>

“……”</P>

秦可卿此刻真的不想要搭理某人。</P>

一炷香后!</P>

饭足汤饱。</P>

秦钟略有停留,外间同姐姐说说话,没有进入那处上房沁香之地,便是归于自己的小院。</P>

“……”</P>

秦可卿长长的舒缓一口气。</P>

自己现在都怕了钟儿了,果然他要进来,自己……也拦不住,就怕他到时候又没性了。</P>

至今回想起来,嘴唇仍有一丝丝酥麻。</P>

更可恶。</P>

他还探进来了,真是该打!</P>

也不知道跟谁学的?</P>

******</P>

次日一早,天刚亮。</P>

秦钟便是前往城外庄子,观一处处工坊的运转,又询问一些事情,连日来,其实也来了数次。</P>

姐姐也有前来。</P>

自己走后,这里姐姐会给于管理的。</P>

白石书院!</P>

随着乡试放榜结束,书院内里再次恢复如初,二师也开始加紧学业了,明岁他们要参与考试。</P>

刘正!</P>

在书院里的学业有些长进,却非很大!</P>

午时!</P>

书院的小灶之地,秦钟相邀一些同窗宴饮,酒水自然是清酒,喝多了也不会醉的那种。</P>

“刘英锐!”</P>

“那小子还真是命大,秋日问斩的时候,竟然没死,偷梁换柱,换死囚!”</P>

“狸猫换太子出现在眼前了。”</P>

“这一次事发,谁都救不了他吧。”</P>

“他舅舅户部尚书……也保不住他。”</P>

谭林举起手中一杯酒,畅快的说道一件事。</P>

“天子脚下,都敢做出那样的事情。”</P>

“那就是找死了。”</P>

旁边一人冷然道。</P>

那个刘英锐,和烟烟姑娘的事情……算不上死罪,甚至于算不上罪过,不过是风评不好。</P>

但是。</P>

涉及谋害一位生员!</P>

那就是惹了众怒。</P>

谁也不能保证,以后那样的事情不会发生在自家身上,尤其是贫苦家庭出身的生员、举人。</P>

“蒋尚书一家,突然间,就没了。”</P>

“还真是……世事不好说。”</P>

一人感慨。</P>

蒋尚书,军机处协办大学士,可以参赞军机的国朝重臣,结果……就这样打入牢狱了。</P>

就算先前有功于国朝,这一次……大可能也是身死。</P>

“陛下今岁以来,正在六部诸司革新变动,吏治也是其一,这一次……牵连的人不会少。”</P>

“甚至于刑部那里的卷宗还会重新梳理。”</P>

“到时候,说不准又有事情出现了。”</P>

一位协办大学士,就这样落幕。</P>

的确令人唏嘘。</P>

谁也没有想到的。</P>

城中的事情,江墨轩了解不少,这一次……陛下绝对会下重手,而且牵连会牵连很多人。</P>

“牵连的人多了,对于我等明年的会试来说,说不准是好事。”</P>

“国朝百年来,进士已经不少,举人更是极多。”</P>

“官位却是有限,这一次清理许多人,就空出不少位置。”</P>

“有闻陛下也在勒令各省将亏空补上,补不上的,就可能丢官罢职,那也会空出一些位置。”</P>

一人戏言。</P>

“这个……。”</P>

“还是明岁会试取中再说吧,果然不成,空出再多的位置,于我等也是无缘。”</P>

“举人大挑、六部诸司选才……机缘太难得。”</P>

一人忐忑,固然这一次事情……会整治不少官员,空出不少位置,前提……会试取中。</P>

不然,对于他们举人而言,还是极难做官的。</P>

进士!</P>

相对于举人,还是不一样的。</P>

“明年有会试!”</P>

“后年陛下五旬万寿,也有会试,其实……我等与列者机会皆不小。”</P>

一人则大笑。</P>

“甚至于恩科两年之后,还有会试!”</P>

“于我等是机会,对于天下间别的举人来说也是机会,接下来也当勤奋攻读了。”</P>

从考试的次数来看,很有优势。</P>

每一次会试都有两三百人取中,两次便是四百人至六百人,机会相对大一些。</P>

他们又出身白石书院,自有书院的人脉在,果然取中进士,比起其他人,机会相对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