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章 《扬州日报》(1 / 2)

红楼群芳谱 一顿两馒头 1979 字 11个月前

“姑娘!”</P>

“姑娘!”</P>

“报纸来了!”</P>

“《扬州日报》!”</P>

“前儿咱们进入扬州府的地界,报纸没有买到最早的,今儿……大爷特意派人去岸上采买的。”</P>

“刚印出来的,上面的墨香都很浓郁!”</P>

“这几份是寻常一些的报纸。”</P>

“想不到扬州这里的报纸也不少,就是比起《京城日报》还是差了一点点。”</P>

“别的先不说,《京城日报》都是一日一期的,《扬州日报》是两日一期!”</P>

“其余的小报纸不清楚。”</P>

“姑娘您瞧瞧。”</P>

“大爷说了,今儿过了午时,差不多就可江都登岸,如果速度快的话,傍晚就可到家。”</P>

扬州!</P>

邵伯湖,扬州府高邮湖以南的一个小湖泊,南北之长近四十里,东西之宽十三四里。</P>

湖泊虽不大,却很是热闹,临近水域边缘,码头林列,因之出现的城镇许多,在此谋生的人亦是云集。</P>

秋分已过,扬州府的天候也是清凉。</P>

一大早,不到辰时,整个邵伯湖便是人声鼎沸起来,林黛玉早已经被惊醒,并未继续入睡,自京城南下,总是睡的很轻。</P>

在紫鹃、雪娟的服侍下,盥洗梳妆。</P>

未几,整个人懒洋洋的靠在船舱内的临窗软榻上,稍有打开木窗,透过窗纱一观外面的热闹,便是听得紫鹃欢快之言。</P>

“《扬州日报》!”</P>

“报纸!”</P>

“因钟哥儿的缘故,咱们一路南下,许多地方都有报纸。”</P>

“却……如你所言,那些报纸千奇百怪,内容也是古里古怪的,不若京城内的一些报纸。”</P>

“不过,天下间识文断字的本就不多,京城是天子之地,读书人很多。”</P>

“其它地方就不多了。”</P>

“《扬州日报》可以两日出一份,已经不少了,上面的内容还是蛮有趣的,还算入眼。”</P>

“那些小报纸……就算了,前儿的那几张小报纸尽是一些腌臜事,不看也罢。”</P>

报纸!</P>

或是京城带来的习惯,每日早上,若是不看看报纸,总是会觉得少了什么。</P>

刚离开京城的那几日,还真有些不适应。</P>

更有想要时不时的动手写一些诗词文字的点评文章,如今自己南下,报纸上的点评文章也不能写了。</P>

唯有看书打发时间了。</P>

倒是不曾想,山东、江苏之地的一些大城也有报纸刊印售卖,沿途也有购买一些。</P>

那些报纸更像《京城娱乐日报》!</P>

如《京城日报》那样的报纸,几乎没有。</P>

报纸上都是一些士林的奇闻趣事,还有一些所谓的风花雪月之事,因《京城娱乐日报》之故,倒也习惯。</P>

然而。</P>

沿途购买的其余小报纸……什么内容都有,有些消息都万分下流,有些图画更是不堪入目。</P>

实在是有损眼睛。</P>

真不知道那样的报纸如何刻印出来的。</P>

话语间,已经从紫鹃手中接过一叠报纸。</P>

“姑娘,早饭来了。”</P>

雪雁拎着饭盒走入,饭盒不小,小丫头步伐走的很慢。</P>

“刚好一边吃,一边看!”</P>

“族兄呢?”</P>

报纸入手,林黛玉忍不住了,将其余的报纸取下,只留下《扬州日报》在手中。</P>

看着紫鹃、雪雁将吃食摆在身侧的案上,微微一笑,兴致有了一些。</P>

“姑娘,大爷和琏二爷在码头上采买一些东西呢。”</P>

“等姑娘用过饭,他们差不多就可以回来了。”</P>

“姑娘,这些饭菜趁热吃吧。”</P>

紫鹃解释着。</P>

“……”</P>

“不着急,我边看边吃。”</P>

林黛玉已经打开手中的《扬州日报》,报纸的尺寸、版面和《京城娱乐日报》差不多。</P>

颜色也是彩印的。</P>

价格也是和京城的价格一样,也是五文钱一份!</P>

“……”</P>

紫鹃闻此,不由摇摇头,就知道姑娘会这样,早知道就晚一点再拿出来了。</P>

“京城传来佳作,新科亚元怒斥负心人!”</P>

“嗯?”</P>

“京城会试放榜了?”</P>

“咱们一路南下,许多地方的乡试都放榜了,京城乡试是九月十五放榜的,不知道钟哥儿考的如何。”</P>

“消息传的很慢。”</P>

“新科亚元?”</P>

“好像是乡试第二名吧。”</P>

“佳作!”</P>

“嗯?”</P>

“秦钟,秦鲸卿!”</P>

“这……这不就是钟哥儿的姓名台甫,亚元……,钟哥儿是新科亚元!”</P>

“乡试第二名!”</P>

“近九千人中取中第二名!”</P>

“这……钟哥儿真厉害,第二名亚元!”</P>

“新的佳作是钟哥儿写的?”</P>

“烟烟姑娘,又是她,沿途的一些报纸上,也有提及京城她的事情,那首《圆圆曲》也是因她而出。”</P>

“也是钟哥儿写的。”</P>

“钟哥儿那几日写的诗词还真不少,还有一首《情咒》的琵琶曲,沿途以来,这几日江河之中,常有听闻那首曲子。”</P>

“真是让人伤感!”</P>

“钟哥儿应该做一些欢快的曲子的,倒是金古黄的大名在各省都有传诵。”</P>

“还有钟哥儿的小说文字。”</P>

“……”</P>

“诀别诗,报纸所语足可媲美乃至于超越汉朝《白头吟》、唐朝元稹的诀别诗。”</P>

“……”</P>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P>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