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哥儿年岁比自己还小些,却……很厉害。</P>
做营生?</P>
自己就不会。</P>
读书?</P>
自己也逊色钟哥儿一些。</P>
“奇思妙想,故事就出来了。”</P>
“至于过目不忘,记得先前有传正兄你记忆之法,莫不是无用?”</P>
《神雕》的文字已经书录出来了,今儿下午就能够送到报馆,让那些匠人提前准备。</P>
除夕那日刻印出来不难。</P>
冯蘅的过目不忘,估计只要是读书人,都会钦羡,助力很大很大。</P>
自己?</P>
应该可以做到那一点,不知道算不算来到这里的奖励,毕竟除了那个东西之外,也没有什么戒指老爷爷之类。</P>
普通人是没有过目不忘的,确实能够通过特殊的方法,令记忆力增强。</P>
月初的时候,也和刘正说过一个法子,不知道效果如何了。</P>
“那个……,一开始有些用,后来记忆的东西多了,我脑子都大了。”</P>
“得,我还是慢慢记忆吧,爷爷说了,你的读书天赋比他当年还要好,我就不和你比了。”</P>
刘正讪讪一笑,钟哥儿的确传给自己一个法子,名为锁链串联记忆法。</P>
也试了一下,还是很有效果的。</P>
后来,……,后来还是不提了。</P>
“你的学业上的心思若有鲸卿一半,爷爷也就满足了。”</P>
“明岁在白石书院好好学,爷爷对你的要求,十五六岁进学就好了。”</P>
“二十岁左右能够乡试有成,就很好了。”</P>
“宫里的事情不算多,一些大事上午就可以处理完了,其余之事,军机处有处理。”</P>
“鲸卿,正月初五之后,你每日下午前来,我与你说道一些经义之论。”</P>
“以你的记忆和悟性,我很放心。”</P>
“我可是期待你童试、乡试连中的。”</P>
对于自己的这个孙儿,刘延顷并没有苛责,天赋如此,禀性心力很难全部放在学业上。</P>
无论如何,也要多学一些。</P>
和鲸卿相比,就没有必要了,鲸卿学习的速度很快很快,许多道理,一点就通。</P>
而且经义文章的运用也很快。</P>
“十五六岁进学?”</P>
“爷爷,宛平这里每一年的进学人员太少了,如果扩大一倍,我估计有不小的希望。”</P>
听得爷爷之言,刘正白胖的小脸顿显苦皱,顺天府宛平这里中学不是简单的一件事。</P>
名额有限,就算自己有进学的标准,也不一定可以取中,除非有超越普通进学的水准。</P>
爷爷真是的。</P>
其实,自己可以直接入国子监,将来直接参加乡试的,或者可以荫官的。</P>
“你想的倒是挺多。”</P>
“二十岁之前,若是你科举有成,最好!”</P>
“若是无所成,到时候你想做什么,爷爷不拦着你,怎么样?”</P>
正儿自幼在身边长大,刘延顷对其自然很了解。</P>
指望着正儿同鲸卿一般学业突飞猛进,很难很难,顺天府这里的科举压力的确很大。</P>
将宛平之地的进学名额扩大一倍?</P>
那是不可能的。</P>
因为宛平已经特殊了,若非为天子辇彀之地,一年也就二十个名额,不会在二十五个名额。</P>
“二十岁!”</P>
“好吧!”</P>
刘正表示心累,自己现在才十二岁,距离二十岁还有八年呢。</P>
“先生,我会尽力的!”</P>
明年二月份就开始童试了,一共三场,时间已经临近了,秦钟还真有点期待那一日的到来。</P>
“说来,今儿在宫里处事,也有涉及你的一件好事。”</P>
“大致已经定下了,同你说说也无碍。”</P>
“腊月十五至二十五的京城三十六坊盛事,堪为国朝定鼎以来的第一次普惠庶民百姓之事。”</P>
“再加上报纸之力,京城上下,歌功颂德,民意昭昭,无论是对于陛下,还是对于民众,都是喜事。”</P>
“连京城周边都有受益。”</P>
“那就是功劳。”</P>
“陛下对你很是欣赏,有功就要有赏,再加上恭王、周王、恒王等人对你的赞誉。”</P>
“太子和北静王等人于你也是赞誉。”</P>
“所以,你的三等子爵要变成二等子爵了。”</P>
“太医院和其他一些人,也各有赏赐落下,鲸卿,你的运道没得说!”</P>
鲸卿的经义文章水准,刘延顷心中有数,接下来再加上自己的指点,再加上书院那里的提点。</P>
童试、乡试连中有不小的可能。</P>
天才!</P>
历朝历代都是存在的,鲸卿无疑是一位天才!</P>
话语间,面上笑意绽放,想到今儿宫里的一件事,将其娓娓道出。</P>
爵位!</P>
其他人欲要提升爵位,很难很难,非有立下功劳,而一般而言,政事功劳,提升官位比较大。</P>
爵位上很少很少。</P>
除却军功,其余之事欲要落在爵位上,必要陛下和养心殿一些重臣的认可。</P>
鲸卿无疑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