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自己的家(2 / 2)

刘志胜给他讲解了属于他这部分占比的权重和激励分配机制,然后申明工作室的业务有三不接,即:</P>

谋才害命的活不接;</P>

有违法律和伦理道德的活不接;</P>

通过不正当途径破坏正常次序和行规的活不接;</P>

刘志胜说:“这三样看起来宏观,但能够规避很多风险和负面影响。我们是销售智慧,不是经营实体商品,所以在每接一笔委托我们除了评估利润还要充分考虑到委托背后的风险。有些委托甚至还得经过我的们的专门风控人员把关才能放手来干。这个时间长了你就会懂的,在碰到各种委托时你会自然而然地理智作出筛选。”</P>

史寥龙有些刮目地:“还有风控人员?”</P>

刘志胜笑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P>

史寥龙看到执照上的注册资金是20万,实际上这家工作室挣的钱已经远超过这个数,他还是忍不住问:“你成立这个工作室时的20万是外借的还是家里人赞助的?”</P>

刘志胜说:“我五年前挣了第一桶金,所以开始创业。”</P>

“五年前你也就25岁,没资源没人脉你怎么挣到的这20万?”</P>

刘志胜说:“因为我有一个好爸爸。”</P>

“你爸只是一个司机。”</P>

史寥龙说出口时才突然意识到刘志胜的父亲给大领导开车的同时也是在为儿子铺路,看来这个当爹的确实不简单。</P>

刘志胜摇头地:</P>

“不,不,不,不是你想的那个样子。我爸之所以能给大人物当一辈子司机是因为我爸话不多,守得住嘴巴藏得住事。他一个初中毕业的,当了几年工人,后来给大老板开车,然后为政府职能部门的大领导开车,这一开就开到自己退休。</P>

他这种拿工资的司机比满大街的的士挣得还少,也存不了什么钱,但他给我的财富却是其他当爹给不了的。</P>

因为我爸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做一件事,他跟我一起分享大人物的大智慧。不论是老板还是领导,但凡坐在车上和人谈论什么话题或者处理什么疑难杂症的思路和方法我爸都铭记于心,对外不八卦,对我那是全盘的复制加粘贴。</P>

所以我小小年纪就喜欢琢磨这些成年人的想法,再大了一点我就习惯拿笔把我爸说的内容记下来,只到初中我就已经明白了集众家之所长这个道理。</P>

我甚至能融会贯通地运用这些方法来处理我自己的学习问题,处理同学关系,师生关系,高中老师曾经说我少年老成,论学习天赋我不是最好的,但方法论校内的尖子生都不是我的对手。</P>

大学的室友说我不仅很会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在搭建知识体系时能精准地抓到主干,认为我以后不管是在职场还是进入体制内,凭我的情商和智商都会混得风声水起。</P>

毕业后我进了一家大型民企策划部,我的上级和身边的同事都认为我不太像是一个菜鸟,反倒是个职场老手,不仅处理各种问题游刃有余,还能有效地识雷避坑。在公司待了一年半,偶然的一次机会我私人出方案帮一个大客户解决了他自己的难题。客户一次性给了我二十万的酬金,并告诉我,说如果我贩卖自己的智慧挣的钱远比打工多。</P>

我就这样出来单干了,成立了‘智囊’工作室。</P>

当然了,我也不是传说中的白手起家。我的上级看好我,听了我的创业想法后不仅批了我的辞职报告,还以银股身份给这家工作室投资了一大笔钱。</P>

走到目前的这个阶段,我离成功依旧遥远,但比起传统企业里那些打工的中层管理层我还是要强那么一点点。”</P>

史寥龙如今才知道原来刘志胜也是个“富”二代,难怪严洛仪对这人的评价很高,让他向这人多多学习。</P>

刘志胜最后说:“好了,我有事得出去一趟,你可以在工作室先熟悉下环境,有不懂的可以请教李丽娟。”</P>

“你去哪?”</P>

刘志胜说:“去处理委托呀,开工作室是要挣钱的。你要知道你之前的这几单是我交给你的,就像是初中生的填空题和判断题。你成为合伙人之后得练就自己挖掘委托的能力,在之后的业务上你面对的可就是论述题了。”</P>

刘志胜披上外套,想起什么地:“晚上我会回来召开视频会议,向工作室的成员宣导你的正式加入。”</P>

史寥龙:“这个就不必了吧,我又不是什么大人物。”</P>

“仪式这东西还是要的。我先提醒你,我们‘智囊”里有两位核心成员,也是这里的创始合伙人,他们在得知你是以溢价增资的方式参与合伙颇有怨言,虽说在书面上接受了,但心里肯定不会在短期内服你,你最好有心理准备。”</P>

史寥龙问:“哪两个人?”</P>

刘志胜说:“工科男和萝莉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