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假装翻脸(1 / 2)

接下来的三天,史寥龙从早上九点到下午三点都待在这位南墙兄家里学“写作”。</P>

史寥龙在南墙兄的督导下写景,写人物对白和旁白,又被要求写人与畜、男和女、老跟少在特定环境中的矛盾冲突片段。</P>

史寥龙那是装出满腔热血地写。</P>

南墙兄教导着:</P>

写景不是用形容词无脑堆积,每一句话都是一段视野和视角,句与句之间得让物有生、景有色,物景相连,融入人文情感产生意象迭加的效果;</P>

对白的每一句是推动情节的进度条,切忌无用的废话;</P>

旁白看似水字数,但如果加入合理的动作、行为,人物就会更加活跃、性格更加立体;</P>

人物和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是多样化的,争吵、暗战、暴力、纠结、总之要调动读者的情绪,产生一种尖锋对麦芒的紧张感。是胜是败、是平是合、是好是坏你心里得有一杆称,得有你自己的价值观。</P>

这兄弟在史寥龙身上似乎下足了本钱,好像要把自己的毕生绝学倾囊相授。</P>

史寥龙写完了这兄弟就替他修改。</P>

南墙兄彰显自家文学底蕴,写景的被他一改还真就灵动有生气;写人的被他一改血肉丰满;对立冲突被他一改立马有了戏剧效果。</P>

南墙兄替史寥龙改文很上心,但南墙兄自己坐电脑前写文就很闹心了。</P>

这兄弟满嘴的高大上理论在他自己身上发挥不出任何作用。敲几个字停几分钟,敲一段话停个上十分钟,烟却是一根接一根地抽,熏得史寥龙呛眼睛。</P>

难怪四年时间所有的作品加起来还不到二百万字,而且都是太监文。</P>

史寥龙试探性地给出建议:“你这样写如果发到网上,这速度估计会把粉丝急死、拖死、耗死,你说不定会被骂死。你要是能一气呵成再来修改也许效果会更好。”</P>

南墙兄斜瞪他一眼,好像史寥龙这是在关公面前耍刀一样地:“你不懂,写作对你目前来说只是门外汉,于我而言属于深度层次的创作。</P>

巴尔扎克当年为了体现作品里夫妻相处的情节真实曾在街上跟踪一对小两口,偷听别人的谈话。我告诉你,深度写作也就是我目前所处的这种阶段,需要烧脑来追求艺术真实。”</P>

史寥龙识相地闭上嘴。</P>

南墙兄干脆不写了,把键盘推一边调转身子跟史寥龙聊起他爹叶麻子这两天的古怪行为。</P>

说他爹年轻时不看书报,5G时代只刷视频,居然这两天迷上了网络小说,还是看那个品味低级的“方寸不乱”的书。</P>

史寥龙锁紧眉头像听鬼故事地:“这是好事呀,你爸好像一直反对你写,你爸要是迷上了网文说不定会更加支持你!”</P>

南墙兄嗤之以鼻地:“不要把我和‘方寸不乱’这类人相提并论。方寸是恬不知耻地码字,挣低端读者的钱;我是具有使命感地创作,虽说他是大神我是草根,但我和这个人的境界肯定是不一样的。</P>

再说我爸是什么人相信你这几天也见识过了。他就是个没文化、没眼光的个体户,只会无脑追求低级娱乐。我爸的世界观里只有他的那家破店,还有他存在银行里的拆迁款。他是我爸,这种血脉关系我改变不了,但我这辈子绝对不能活成他那个样子。”</P>

你这样自以为是,估计以后还不如你爸。</P>

这是史寥龙的内心想法,但是为了委托,他不能说。</P>

不过南墙兄提到的“拆迁款”又让史寥龙有点疑惑。</P>

按常规来讲,这兄弟虽患有严重的懒癌症,但在写作这条修罗道上那股执着劲还是可圈可点的。</P>

比起当下那些都不知道自己该干嘛,适合干嘛的人来说南墙兄还是要强那么一星半点。如果这“拆迁款”够数,能够保证家里日常开销,当爹的叶麻子是大可以让儿子放心大胆地写下去。</P>

艺术人才能否破茧而出相当程度上还要看背后的家庭经济基础。</P>

不过这位处处抠门的个体户,正如南墙兄所说的眼里只有那家店和那笔“拆迁款”,心思用在赚小钱上面,过度抠门,舍不得在儿子身上投资也就不难理解了。</P>

史寥龙拍脑袋,觉得自己想太远了。对他来讲这只是一份委托,是工作室的一桩买卖,想得太多就陷进去了,不值得。</P>

于是他当面拿出手机搜索“方寸不乱”的书,说自己也要看看。</P>

南墙兄诧异地瞥他一眼。</P>

史寥龙说:“我就是好奇你爸这个岁数还迷上网文,我看看是不是真那么有吸引力。”</P>

南墙兄傲娇地:“看看是可以的,偶尔接触一下垃圾文你会觉得自己更优秀,更有动力。”</P>

史寥龙的这次“作秀”是蓄意制造一起小冲突。</P>

他的“看看”是有意把时间拉长,先是随便“看看”,接着仔细“看看”、再认真“看看”、入迷“看看”、忘我“看看”,两个钟头下来造成了“路转粉”的假象。</P>

南墙兄早就不爽了。最不能接受的是史寥龙看手机时还把自己的《缥缈青春》搁腿上,书滑到地上史寥龙都没捡。</P>

这个和自己接触了几天的读者,拿他当朋友,甚至当兄弟,他居然看垃圾文看得如痴如醉,还把自己呕心沥血创作出的纯文学扔地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