烙字结束之后,流放的队伍开始正式开拔。</P>
姜玉也是这个时候才知道这次流放的队伍到底有多大。</P>
按照张良所说,这次被顾思明下旨流放的一共有三四十家。</P>
这些大部分都是跟随安国公作战的将领家眷。</P>
因为人口众多,也为了能够给安家多制造一些麻烦。</P>
顾思明亲自下令让流放的队伍分成七八批,分别从不同的路径进行流放。</P>
而这次跟着安家流放的,除了水家人之外,还有四五家。</P>
这几家要不然是和安家没什么关系,搭个顺风路的。</P>
要不然就是和安国公有仇,又正好犯罪的。</P>
其中的姜家就更不用说了。</P>
怕被连累把安若儿和姜玉赶出家门,结果还是被顾思明清算。</P>
说起来,他们才是最恨安若儿和安家的。</P>
这几家人口都不少。</P>
除了水家之外,其他的几家加一起足够四百多人。</P>
算上安家共有五百多人。</P>
再算上其他路径的流放队伍。</P>
可以说是大燕朝建国以来规模最大,流放人口最多的一次了。</P>
为了保证流放的顺利,这次负责押送的解差人数也高达一百五六十人。</P>
其中不但有三位捕快,更有一位捕头。</P>
足足六七百人的大队伍,走起来浩浩荡荡,还挺壮观。</P>
烙字之后,原本还挺有精神头的流犯们一个个跟打蔫的茄子,老实的不像话。</P>
都不用衙役们甩鞭子,一个个都乖的跟宝宝一样。</P>
衙役们挑选了不少有力气的人出来,专门负责推板车。</P>
板车上除了木枷和绳索之外,更多的是衙役们的干粮和一些简单的露营装备。</P>
蓑衣,油布之类的就放了好几车。</P>
当然,也有懒的衙役、捕快,直接往板车上一坐,随着流犯推板车,晃晃悠悠的跟着睡着。</P>
姜玉注意到,这些衙役还配有几匹马。</P>
不过这马并不拉车,除了一匹是那捕头坐着之外,其他的都是用来探路的。</P>
这一走便走了三十多里。</P>
此时正好是夏季,城外都是田地,连个遮阳的地方都没有。</P>
气温起码有三十多度。</P>
别说这些养尊处优的流犯,就是那些走路的衙役也难熬的紧。</P>
“都抓紧时间,再走20里便是丹州城,咱们今晚必须到达丹州,否则都别想着休息。”</P>
捕头长得又高又壮,肤色黝黑,脸有些长,看着有些凶悍。</P>
只是这吊着三角眼总在周围漂亮的女流犯身上黏着,让人一眼就看出来不是什么好东西。</P>
“还有20里呦……”</P>
安家人一个个脸上泛着苦涩。</P>
其中最难受的要数背着安田氏那位。</P>
不但这天太热,老太太又死沉死沉的。</P>
要不是以后他还需要老太太给自己撑腰,他真想把这一脸狰狞的老家伙丢在地上自生自灭。</P>
“换,换人了。”</P>
他随手拉住一个亲戚,不管不顾的将安田氏换到那人身上。</P>
那人一脸憋闷,又不敢放下,只能低着头继续往前走。</P>
安若儿和水家的人也很吃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