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有理有据(2 / 2)

“爸爸,我们能玩屋里的瓶子吗?”</P>

“这可不能玩,等你们长大之后去学校可能会见到。”</P>

“等我们长大也要干这样的工作。”</P>

“有志气,想做这样的工作可得好好学习才行,之前教过你们的公式还记得吗?”</P>

“当然记得。”</P>

兄弟俩闲着没事就看一遍。</P>

尽管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但都记住了。</P>

之前教他们看过中药大全集,但一点没往脑子里记。</P>

倒是妞妞把整本书记下来了。</P>

甚至能把穴位图一点不错的画出来。</P>

上次李明清进书房见她在专心致志的画图,再次看到成品的时候惊呆了。</P>

也不知道他闺女是什么时候把穴位图记住的。</P>

总之这三个孩子的兴趣点虽然不一样,但都挺聪慧的。</P>

——</P>

正月三十。</P>

李明清带一家人回村。</P>

之前因为地震倒了房子的几户人家已重新盖好新房。</P>

除了李狗蛋。</P>

他和刘香带着孩子依旧住在之前麦场搭好的帐篷里。</P>

围了好几层油纸和树枝枯草。</P>

里三层外三层,勉强能抗冻。</P>

他一看见李明清立刻跑过去,谄媚道:“大过年的,大年三十去你家住一晚吧,我们在麦场黑灯瞎火不方便。”</P>

“不方便没见你盖新房子,纯属自找。”</P>

“这不是没钱吗,我可不像你有那么大的本事,要不你掏点钱帮一下也行。”</P>

“做梦呢,没门。”</P>

李明清果断拒绝,没多说一句话。</P>

这么多年过去还是盯着他的房子和他的钱。</P>

真是不要脸到家了。</P>

一天天净想不切实际的美事。</P>

李向军和李明福两人因为盖房子的事劝过他好几次。</P>

根本不听劝。</P>

关键在于李狗蛋兜里没几个钱。</P>

兜里有钱的时候就去镇上买酒买肉,没攒下钱。</P>

只能等来年攒点钱盖房子。</P>

过了一个小时,刘香又到家里找孙佳雪。</P>

哭的像死了娘似的。</P>

“佳雪啊,我的命真是苦啊,小伟这么小就住在草棚子里,天天晚上冻得不停的哭闹,你就当可怜可怜孩子,收留我们几晚吧。”</P>

孙佳雪见她雷声大雨点小,但劝道:</P>

“别哭了,让孩子看见笑话。”</P>

“佳雪,你劝劝明清,要不然大过年我们在外面多磕碜。”</P>

“帮不了,你先回去吧。”</P>

她也没说场面话,直截了当的说出来。</P>

毕竟刘香和李狗蛋稍微给点好脸色就上墙揭瓦的人。</P>

还是直说比较好。</P>

刘香一听这话狠狠道:“见死不救,我倒要看看等李明清踹了你之后你是什么惨样。”</P>

孙佳雪听她恼羞成怒的话没什么反应。</P>

“你快走吧。”</P>

“我真是脑子进水了才来求你,却被你当笑话看,没见你这样的人。”她继续骂道。</P>

从外面回来的李明清直接骂回去。</P>

“当笑话看也是你自找的,放着好好地日子不过去勾搭别人,怪不得亲生儿子不认你,有你这样的娘真是丢脸。”</P>

刘香张了张嘴,最终没说话。</P>

当初在吴家过得日子有多好,现在和李狗蛋过得日子就有多差。</P>

能怎么办呢。</P>

娘家回不去,在村里被指指点点。</P>

这么多年过去,就是再难也得咬紧牙关。</P>

李老婆子听见声音过来,看见刘香后便了然于心。</P>

这两个月她和李狗蛋差不多把家家户户走遍了。</P>

甚至连知青所也去了。</P>

非赖在知青所,一家三口要在知青所住下。</P>

幸亏有周京立在。</P>

要不然吴胜利几个人还真就让他们进去住了。</P>

周京立对着李狗蛋骂了半个多小时。</P>

连他祖宗十八代都骂遍了。</P>

要不是场面不对,赵有才几个知青得给他竖个大拇指。</P>

周京立胡搅蛮缠的本事总算用对地方了。</P>

知青所只有两间屋。</P>

要是李狗蛋一家三口住进去就太拥挤了。</P>

请神容易送神难。</P>

谁也不能保证他在冬天过去之后能老实的搬出去。</P>

张梨花拎着块熏肉过来。</P>

“昨儿个我和你大哥还在说李狗蛋,说你们回村一定会来找,还真来了。”</P>

“刘香一过来就哭,我还以为出什么事了,根本没想到会是为这事来的,见没答应就骂骂咧咧。”</P>

孙佳雪边说边把熏肉接下。</P>

干爽结实,色泽透亮。</P>

“大嫂,这是买的还是自家做的?”</P>

“我娘昨天送过来两大块,给你们尝尝。”</P>

李老婆子夸赞道:“你娘做的熏肉确实没的说,味道杠杠的。”</P>

“等过完年我买些猪肉让我娘再给熏一些肉,到时候拿回家吃。”</P>

“过完年就忙了,等明年再说吧。”</P>

下午的时候。</P>

魏家两兄弟和郑成功拎着东西过来。</P>

他们刚走没多久,赵小玲和彭天华来了。</P>

“过年好啊,说起来这么多年我还是第一次来村里。”</P>

“赵姐,过年好。”</P>

彭天华把车把上的两个袋子拿下来。</P>

“怎么买这么多东西,人来就行了。”</P>

“连带着我老丈人和大舅子的那份,不多。”</P>

他们还没走,周美芬和王国华两口子来了。</P>

刚进门,袁景山一个人来了。</P>

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商量好都是年前来呢。</P>

真是赶巧了。</P>

乡亲们看着李明清家来的那些人眼馋的不得了。</P>

每个人都拎着满满的几袋子。</P>

光收节礼就收不少。</P>

“看穿着来的人都不简单。”</P>

“那还用说吗,看看大包小包的,我算是开了眼了。”</P>

“每逢过年都在老李家这里见世面。”</P>

……</P>

孙佳雪见来的人越来越多有些慌了。</P>

她让妞妞去把张梨花三个人喊过来帮忙做饭。</P>

一个人忙不过来。</P>

三妯娌过来直奔厨房。</P>

“弟妹,别慌,大嫂摘菜,二嫂切肉和菜,我来烧火,你掌勺。”</P>

四个人刚分配好就见袁景山他们从屋里出来。</P>

看样子要走。</P>

“留下来吃饭吧”,李明清道。</P>

“不了,等年后有时间的再来。”</P>

“你快让嫂子别忙活了,不留下吃饭。”</P>

几个人说完骑着自行车走了。</P>

李明清把他们送到村口后回来就被乡亲们围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