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年轻且听劝(2 / 2)

仔细想来已经好几个月没有动过这么大的手术了。</P>

周文涛在一旁当助手。</P>

原本不用他亲自上场,但为了近距离观看还是上了手术台。</P>

以前只见过他针灸。</P>

这次有机会看见他手术,可不能错过。</P>

看李明清做手术真应了那句话,我的眼睛就是尺。</P>

下刀的地方绝对精确,不偏不倚,正中位置。</P>

真的神了。</P>

看的他惊叹不已。</P>

周文涛忍不住问道:“你这是在哪儿学的?太精准了,不知道的还以为你的一眼睛是医院的核磁超声呢。”</P>

“熟能生巧。”</P>

“这话我可不信,如此手术做不了几台,哪里来的熟能生巧。”</P>

李明清平静道:“每天在脑子里过一遍,熟的不能再熟。”</P>

“学医这个事确实是不进则退,从你这如此顺滑的操作就知道平常没少上心。”</P>

说了两句就没再说话。</P>

已经到了手术的关键时候。</P>

不能有任何得差错。</P>

瘤子长太大,严重压迫神经。</P>

稍有不慎手一抖可就完了。</P>

全部人全神贯注的看着李明清的操作。</P>

手稳得一批。</P>

半个小时之后所有人松了一口气,最困难的部分顺利完成。</P>

剩下的操作对技术性要求就没有那么高了。</P>

李明清淡然的继续操作。</P>

周围的人被他顺滑的操作震惊的要命。</P>

国内恐怕没有人有他这么精湛的技术,还这么年轻。</P>

不能用前途无量来形容了。</P>

真的可以横着走。</P>

历经三个半小时手术终于顺利完成。</P>

李明清到手术室外,脱下白大褂和头上的帽子。</P>

出了特别多的汗。</P>

医院有专门供医生洗漱的地方。</P>

他麻溜的进去洗了个热水澡,要不然得难受死。</P>

现在医院的条件真的很简陋。</P>

他一出去就见周文涛拿着毛巾从另一个隔间出来。</P>

“我先回去,要是病人有什么不对劲再叫我。”</P>

“要不然你还是在这里等一会儿吧。”</P>

“手术很成功,特别的稳妥,应该没什么事,还得回去上班,我可真是身兼数职。”</P>

“手术这么长时间不休息一下?”</P>

李明清挥挥手道:“去了供销社一样休息,对了,家属要是想见我就说我出差了,省的来感谢。”</P>

“你还真跟别人不一样,家属感谢不是好事吗?”</P>

“算了吧。”</P>

免得时不时的去给他送东西表达感谢。</P>

他还得招待,免得怠慢了别人。</P>

再有就是啥也不缺,不用麻烦。</P>

——</P>

供销社。</P>

周明吃着煎饼看着外面的大路。</P>

小声骂道:“什么鬼,三天打鱼两天晒网。”</P>

只有他兢兢业业的天天守在这里。</P>

关键是钱经理对于他这样并没有什么意见。</P>

他也不好给上眼药水。</P>

之前上过眼药水但是没上成功。</P>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还想绞尽脑汁的缓和一些关系。</P>

对于占便宜这样的好事可不能缺了他。</P>

李明清过来就见他咬牙切齿咔咔干饭的样子。</P>

一看见李明清他立马回神。</P>

看了下墙上的钟表。</P>

大中午头的咋过来了。</P>

李明清从柜台溜了一圈,看了下货物情况。</P>

随后绕到柜台里面拿起记账簿就开始写。</P>

一中午也没卖出多少东西。</P>

很快就记好了。</P>

周明看着他的动作一愣一愣的。</P>

这是什么人啊。</P>

脑子这么好使,真的很逆天,看两眼就知道卖了多少?</P>

“你这样难道不会记错账吗?”</P>

“肯定不会。”</P>

“咋不回,今中午你又没在这里,怎么知道我卖了多少货。”</P>

李明清看了他一眼跟看傻子似的道:“今天没进货,昨天剩下多少都有记录, 一对账不就看出来了。”</P>

“你能算的明白吗?”</P>

“天天说些废话,我就是干这个的,算不明白我来上什么班。”</P>

听见这话周明就彻底闭嘴。</P>

不再自讨没趣。</P>

他本来还想说之前的同事算这个就蛮费劲的。</P>

李明清忙活了一中午饿的不得了。</P>

弄好之后就往外走,去隔壁吃饭。</P>

“等一下,你下午来上班吗?”</P>

“来。”</P>

“还有四十来分钟上班你还出去干什么?”</P>

“吃饭。”</P>

说完之后李明清就扭头走了。</P>

徒留周明一个人在啃干巴煎饼。</P>

他愤恨的啃了一口。</P>

真是舍得啊,从月头吃到月尾。</P>

关键是还带家里人时不时的下馆子。</P>

他一个人吃却只能在月初才有闲钱去饭店。</P>

现在月末只能啃从家里带的煎饼。</P>

硌牙又没味。</P>

幸亏带了一个鸡蛋,撒了一点盐。</P>

要不然真的吃不下去。</P>

去饭店的李明清刚坐下就见李水牛和赵小华带着两个儿子进来。</P>

“明清,真是好巧啊。”</P>

“你这是带两个孩子来省城玩吗?”</P>

“洪涛听了向南几个孩子说县城怎么怎么好就非得要来,我俩不放心兄弟俩来就一块来了。”</P>

李明清笑着道:“还记得小时候洪涛和洪波自己跑到镇上可是挨了一顿揍。”</P>

洪涛不好意思的挠挠头道:“叔,那是猴年马月的事了。”</P>

“别管猴年马月,长记性就行。当时幸亏命大,要是被拍花子带走后悔也晚了,就可劲的苦吧。”</P>

赵小华点了两份水饺。</P>

舀了四大碗的蛋花汤端到桌子上。</P>

说是蛋花汤,确实跟清水差不多。</P>

“没下过几次馆子,刚夏收完就奢侈一把子。”</P>

“一年来不了几趟。”</P>

李明清也点的水饺。</P>

三份水饺是一起上桌的。</P>

李水牛舍得点两份水饺就不错了,刚开始想只点一份的。</P>

后来想想有点磕碜就点了两份。</P>

四个人凑着吃两个。</P>

主要是尝尝味道,要想吃饱可是不现实的。</P>

花了两盘水饺钱可是心疼的不得了。</P>

就吃这一次。</P>

尝了尝,四个人纷纷点头,味道确实好。</P>

李水牛和赵小华吃了两个就放下筷子,剩下的让两个孩子吃。</P>

两个孩子也懂事,平均分成四份。</P>

倒进两个人的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