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tonghzilou(2 / 2)

“就是再大也大不到哪里去。”</P>

“搞了半天李向霞是吹牛逼的,下次她再说的话我就不眼馋了。”</P>

几个孩子老实的站在一旁看前面一群小孩疯玩。</P>

向东小声道:“还不如在村里呢,还能捞鱼摸虾,上树掏鸟蛋。”</P>

“就知道玩,城里孩子见世面。”</P>

李明利和张梨花把房间简单擦了一遍,就急急忙忙的出来,东西等回来吃完饭两人再回来慢慢收拾。</P>

国营饭店。</P>

“好长时间没吃这儿的饭菜了。”</P>

“可不是嘛,确实很长时间没吃了,也很少坐在店里吃。”</P>

一大家子人专门挑了个靠近墙边的位置。</P>

点了四菜一汤外加三份米饭和三份水饺。</P>

张梨花道:“四弟,好不容易来一趟县城,不去王主任家吗,之前和碰到时都会说你要是来县城可一定要请你吃饭。”</P>

“我就不去了。”</P>

李明方接话道:“对啊,孙组长也和我说过。”</P>

“就是客气一下。”</P>

“还真不是客气,每次都想让我给你带回来。”</P>

李明清之前特地嘱咐过不能再替他收东西了。</P>

要不然肯定得十天半个月的给稍一趟。</P>

一家人高高兴兴的说着话。</P>

不过还真是冤家路窄,竟然碰见李向霞和她婆婆朱老婆子。</P>

他们十几个人格外的吸引人的注意,李向霞进门的一瞬间就认出来了。</P>

朱老婆子见她愣子那里骂道:“下神呢,麻利的。”</P>

“娘,你点菜吧。”</P>

“当然我点,难不成你点吗,乡下来的就是没见过世面,真后悔当初让华茂娶了你,就庆幸生的是个儿子吧,要不然别想进我朱家的大门。”</P>

李向霞一向在她面前伏小坐低,没敢说话。</P>

只是觉得特别的丢脸。</P>

更何况是当着李明清和孙佳雪的面。</P>

真是别杀了她还要难受一百倍。</P>

以往回村没少在村里吹嘘婆家对她多好,今天丢脸丢大发了。</P>

既然丢脸成这样,直接破罐子破摔。</P>

想着她在村里的面子没了,自家婆婆的面子算什么。</P>

于是,她说道:“娘,我去打了招呼,李家村的人。”</P>

朱老婆子一听小声骂道:“你怎么不早说,好歹我也是城里人,平白无故让人看了笑话,你是不是故意的!”</P>

“娘这可就是你冤枉我了,我也是刚看到。”</P>

李向霞说完就朝李明清那边走,朱老婆子压着火气和她一起过去。</P>

“还真是巧,没想到会在这里碰见你们。”</P>

“也不算巧,县城就这一个饭店,正好饭点碰到正常。”</P>

朱老婆子笑着道:“这不是李家大姐嘛,之前孩子结婚时咱们见过,还记得不?”</P>

“记得记得。”</P>

实际上早忘了长啥样了。</P>

“怎么没点菜啊,也是,饭店的菜确实不便宜。”</P>

李明清看了她一眼,两人不愧是婆媳。</P>

李向霞知道李家不缺钱,自家婆婆真是踢到钢板上了。</P>

“大娘,点了菜还没上呢。”</P>

朱老婆子讪讪道:“原来是这样,按理说国营饭店上菜应该蛮快的。”</P>

她话音刚落服务员就端着托盘过来。</P>

一来就来了俩服务员。</P>

四盘菜连带着水饺和米饭一起上桌。</P>

朱老婆子看得一愣一愣的,竟然点了这么多菜,自己只点了两份菜。</P>

李明清道:“我们就先吃了,你们自便。”</P>

婆媳俩心里咒骂着离开。</P>

不过李向霞还是有点高兴的,看自家婆婆被气成这样也算出了一口恶气。</P>

李明利笑着道:“看俩人的模样怕是被气着了。”</P>

“我看也是,本来是过来嘲笑咱们的,没想到打了自己的脸。”</P>

“看来李向霞的日子不好过啊,怪不得李大花不一门心思的给李向红找城里人。”</P>

“吃一堑长一智。”</P>

“话也不能这么说,城里也有讲道理的人。”</P>

“该是什么命就是什么命,半点强求不得。”</P>

一家人吃的格外满足,刚出锅的就是比打包带回去的好吃。</P>

半个小时后桌上的盘子全部清空。</P>

李明清问道:“爹,娘,对面是供销社,有要买的东西吗?”</P>

“没啥要买的,咱们回去吧。”</P>

向南看着外面买冰糖葫芦的大爷,小声道:“娘,我带了零花钱,想去买冰糖葫芦。”</P>

“去吧。”</P>

他转头就和大妞他们道:“大姐,买冰糖葫芦去。”</P>

几个孩子一股脑的跑到前面。</P>

自从家里宽裕之后,每个月李明利三兄弟会给家里孩子分点零花钱,有时候是一分有时候是一毛。</P>

李明利道:“大妞和两兄弟就劳烦你们多照看些。”</P>

“行,放心吧。”</P>

“对啊,你们赶紧回去收拾吧,我们也要回去了。”</P>

姐弟三人是大孩子,根本不用操心。</P>

自理能力非常的好。</P>

村上的小孩这么大年纪洗衣做饭,上地干活,山上捡柴,样样拿手。</P>

肯定饿不着。</P>

张梨花拿出来十块钱给李老婆子。</P>

“娘,辛苦你每天给三孩子做饭。”</P>

“你这是干啥,粮食我收了哪能再收钱,本来我跟你爹就要做饭,顺手的事,整这么生分干什么。”</P>

李明利道:“娘,你拿着就行。”</P>

李老婆子唠叨着没接钱。</P>

“你们两口子是有钱没地花了吗,赶紧把钱收回去。”</P>

几个孩子兴高采烈的拿着冰糖葫芦回来。</P>

第一口都是先给老两口。</P>

两两口乐的合不拢嘴,夸赞道:“真懂事,奶奶和爷爷不爱吃,你们留着吃吧。”</P>

在分开时,李明利嘱咐三个孩子。</P>

“在家听爷爷奶奶和叔叔婶婶的话,等下周五我们就回去。”</P>

“爹,我们知道。”</P>

当父母的担心的要命,三个孩子跟没事人似的。</P>

一家子坐着驴车往回走。</P>

“我再也不馋住在筒子楼里的人了,之前站在外面看着挺好的,没想到里面是这样的。”</P>

“说的对啊,我就老老实实的在家上工就好。”</P>

“今天来看城里人也就这样。”</P>

“是啊,吃啥都得花钱买,村里还可以去田里、山上挖些野菜。”</P>

李明清在一旁听着无奈的笑了笑。</P>

没想到这一趟会是这么个结果,大家伙一致觉得在村里生活比较好。</P>

也只是看了筒子楼而已。</P>

那些宽敞的大房子没看到,要是看到怕是想在城里过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