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她急匆匆的挎着篮子往家里走。</P>
李明清和孙佳雪见她这么急不约而同的说道:“这是家里来亲戚了。”</P>
“佳雪,村里和你年岁差不多的姑娘不少,在家无聊可以去串串门。”</P>
“嗯嗯。”</P>
小夫妻俩你一句我一句的很快来到老郑家。</P>
郑老婆子正在院子里洗小孩的尿布,郑老头在院子里劈柴。</P>
虽然贫苦但家里收拾的井井有条,特别的整洁。</P>
“大爷,大娘,忙着呢?”</P>
郑大娘见李明清他们连忙站起来把沾满水的手在衣服上擦干净。</P>
“快进来坐。”</P>
“大娘,不用坐了,上次和大爷说不用送柴火了,怎么又给送了两担,我们都不好意思收。”</P>
“就一点柴火不值钱。”</P>
“对,家里也没什么好东西,只能拿的出来柴火,你们不嫌弃就行”,郑老婆子附和道。</P>
李明清说道:“说的哪里话,柴火多实用但不能天天送。”</P>
“这不想着上次送的一担得用完了,正好家里有。”</P>
“大娘,下次可别送了。”</P>
孙佳雪温和的说道:“珍珠在屋里吧,我去看看孩子。”</P>
“在屋呢,孩子刚醒。”</P>
李明清没跟着一起进去,刘珍珠还没出月子,一个大男人不方便进去。</P>
郑老头坐在柴火上拿着旱烟说道:“一转眼你都成家立业了,小时候你可愿意和我家小郑玩了,长大后很少在一块玩。”</P>
看着他满头的白发李明清就知道他心里的哭。</P>
郑老头和李老头没差几岁,这年纪头发竟然全都白了。</P>
壮年丧子,老年又丧子,真是苦命人。</P>
孙佳雪是第一次见刘珍珠,刘珍珠倒是见过她好几次。</P>
“佳雪来了,快过来坐下。”</P>
她看着刘珍珠怀里的孩子,睁着圆溜溜的大眼睛,但看起来蛮瘦的。</P>
“快出月子了吧?”</P>
“还有两天正好一个月,身体早就利索了,只不过娘让我好好坐月子,怕落下病根。”</P>
“大娘心疼你,孩子是不是一天一个样?”</P>
刘珍珠一听这话忍不住落泪,说道:</P>
“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们,要不是那大米和奶粉孩子恐怕不行了。”</P>
“嫂子,月子里哭对眼睛不好,日子会越来越好的。”</P>
“是啊,幸亏有这个孩子,要不然实在过不下去。”</P>
自从她就郑家的门老两口对她跟亲闺女似的,一点没遭罪,就连坐月子也是坐够三十天,村里的产妇可没这个待遇。</P>
刘珍珠不是忘恩负义的人。</P>
她知道老两口怕她跑了,昨晚上郑老婆子还和她说,她还年轻等孩子断奶了可以再嫁的,不必为郑明守着。</P>
她从来没想过再另嫁。</P>
村子里有流言说,郑家小媳妇这么年轻肯定守不住,孩子最后得老两口养。</P>
郑老婆子和郑老头听多了难免入心。</P>
不够老两口知道刘珍珠的人品不会做出这样的事,却也止不住的担心。</P>
孙佳雪出来时李明清正和两位老人聊得热火。</P>
李明清觉得老两口恍惚间把他当成自家儿子了,眼里满是舐犊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