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章 去往灾区(1 / 2)

站起来往外走的李明清听到李狗蛋这话头也没回的走了。</P>

没问他要治疗费还打他房子的主意。</P>

想屁吃呢。</P>

李向军带村民提前在麦场搭好了草棚子。</P>

四周围上油纸,遮风挡雪。</P>

王大柱嘲笑道:“别做白日梦了,好好地房子哪能让你折腾,之前我家屋塌了都没让我去住,你就更别提了。”</P>

“不说话没人把你当哑巴。”</P>

李狗蛋扶着脑袋道。</P>

真他妈的疼。</P>

倒霉到家了,喝口凉水塞牙。</P>

吴小宝一直盯着李小伟。</P>

吴立国见状拉着他往棚子外面走。</P>

他像条泥鳅似的跑到李小伟那里猛地把他推倒在地。</P>

李小伟哇哇哭嚎。</P>

刘香一个脑袋两个大,俩孩子不熟,没说两句话怎么打起来了。</P>

“小宝,你怎么打弟弟!”</P>

“他才不是!”</P>

吴小宝说完就跑了。</P>

刘香骂道:“吴立国是不是你教的,之前小宝和我多亲啊,你撺掇的孩子不认我,又撺掇着他打小伟,有你这么当爹的吗?”</P>

吴立国冷笑道:“该,丢人现眼的玩意,不认你是应该的。这才是你儿子,小宝和你没关系。”</P>

他说完又看了一眼李狗蛋。</P>

“李狗蛋,管好你媳妇,别乱认儿子。”</P>

李狗蛋还没反应过来他就走了。</P>

等反应过来就开始骂刘香:“你不会是想和吴立国过吧?真不要脸啊,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勾搭人,还是当着孩子的面,没点礼义廉耻。”</P>

“什么意思啊!你不是早就知道我是这样的人吗。”</P>

刘香大声喊道,也不在乎脸面了。</P>

“刘香,你不会给我戴绿帽子了吧?我警告你,要是真的你就等着挨收拾吧。”</P>

李狗蛋恶狠狠地道。</P>

要不是失血过多他早一巴掌扇过去了。</P>

张翠花嘲笑道:“戴绿帽子多正常,你最开始不是也给吴家那小子戴绿帽子了,风水轮流转。我闺女多好啊,清清白白。放着我闺女不要,要这个破鞋,活该。”</P>

她说这话就是在狠狠扇李狗蛋和刘香的耳刮子。</P>

王大丫连忙把她拉出去。</P>

可别凑热闹了。</P>

这么多人看着说这话不好。</P>

刘香恨不能找个地缝钻下去,太丢人了。</P>

李明清出去时就见吴老头和吴老婆子抬着几捆玉米杆子。</P>

老两口住的房子也塌了。</P>

虽然麦场搭了棚子但怕晚上刮大风,再在外面加一层防护。</P>

“明清啊,什么时候回来的?”</P>

“刚回来没多长时间。”</P>

“听向军说多亏了你把地震的消息告诉他,咱们是最先行动起来的,我们把屋里所有的东西全部搬出去了,没什么损失。”</P>

“是啊,等天好了再重新盖间小屋”,王麻子挑着扁担道。</P>

他家的房子也塌了。</P>

没有李狗蛋家塌的那么严重,好歹四面墙没塌,只是有根房梁断了塌了一块。</P>

但不能住人。</P>

免得房梁落下打到人。</P>

李明方道:“明清,还真让你说中了。”</P>

“幸亏震幅比较小,不过也不能放松警觉,过两天才能安心。”</P>

孙佳雪和杨大丫在一旁洗生姜。</P>

大冷天煮些生姜红糖喝了身上暖和。</P>

李老婆子专门准备了两个锅,另一锅送去麦场。</P>

屋子塌了的乡亲们只能去麦场住。</P>

零下好几度,喝些姜汤保暖驱寒,要不然人真的受不住。</P>

李明清拎着一篮子生姜去找李明福。</P>

“我拿过来一些生姜,你给每家分一点,煮水喝。”</P>

“我替乡亲们先谢谢你。”</P>

村里几乎没有谁家买姜,毕竟只是调味品,舍不得花那钱。</P>

李水牛和赵小华道:“媳妇儿,明清的觉悟真是高,怪不得人能混的这么好。”</P>

“我听丽珠说他时不时的出差去大城市。”</P>

“是啊,虽然是一起光着屁股长大的但他越过越好,我只有看看眼馋的份。”</P>

李富文道:“我看明清一点没变,并没有混好了就看不起乡亲们,有好事时时想着村里。”</P>

“爹,我可没说他变了。”</P>

“你说说你俩吃一样的饭怎么你就没这么有出息?洪涛,洪波你们可不能和你爹一样,争取出人头地。”</P>

李洪涛讪讪道:“爷爷,我们努力。”</P>

李水牛看两兄弟局促的模样,笑着道:“爹,你别给孩子那么大压力。”</P>

“没给压力,不用有压力,我知道像李明清这样出人头地的人凤毛麟角,毕竟十里八村好几十年就他混出去了。”</P>

他活了这么大把年纪还是有自知之明的。</P>

李丽珠过来见他们聊得正起劲。</P>

“爹,大哥,说什么呢?”</P>

“我说让你两个侄子努力混。”</P>

“洪涛才多大啊,长大以后肯定差不了。”</P>

“二妞和三妞才差不了,初中快毕业了,还上高中吗?”</P>

李富文关心道。</P>

“姐妹俩愿意上就上,明清说上学是好事,以后肯定能走出去,明远也尊重两姐妹的想法。说真的,她们有事会先去找明清和佳雪。两人见多识广,对于孩子未来的路给了非常中肯的建议。”</P>

李丽珠笑着道,很感谢李明清夫妻。</P>

在人生的重大选择上还是应该有个领路人。</P>

选择对了少走一半的弯路。</P>

李水牛开玩笑道:“小妹,以后侄女可不能忘了我这个舅舅。”</P>

“哥,铁定忘不了你。”</P>

虽然是开玩笑,但他希望以后二妞或者三妞能拉一把洪涛和洪波。</P>

就这么两个儿子得给铺铺路。</P>

有李明清在,老李家的几个孩子肯定混不差。</P>

——</P>

李明福把生姜分发下去。</P>

“乡亲们,这是明清给的,大家回去煮汤喝,喝了既预防感冒又暖和。”</P>

此话一出大家伙纷纷感谢。</P>

“明清就是大方。”</P>

“这么冷的天他却从县城回村,一回来就忙着治伤没停下过,转眼又给咱们分生姜。”</P>

“以后看谁还说他忘本。”</P>

“我要是他才不会回来凑热闹,在县城待着多好。”</P>

“是啊,还是记挂咱们。”</P>

……</P>

周小双抱怨道:“我看未必,他就是回来显摆的。”</P>

杨大丫把她手里的生姜夺走。</P>

“那你别要了。”</P>

吴立国脸色不怎么好看,瞪了她一眼。</P>

周小双不满的道:“我就是随便说说而已,杨大丫,我又没说你的坏话这么激动干什么,平常你婆婆对明清和对你家明方完全不一样,心不知道偏到哪儿去了。”</P>

杨大丫无所谓的耸耸肩。</P>

“这样的话我隔三差五的就听一次,耳朵要起茧子了。一个两个多管闲事,自个日子过得一地鸡毛还有空说三道四。”</P>

她好歹是出去上班的人。</P>

不会为了这么点小事就发疯。</P>

再说了,她婆婆天天在家给看孩子,没见有什么不一样。</P>

就是有点不一样也无伤大雅。</P>

总体来说李老婆子和李老头对他们四家差不多。</P>

李明方见杨大丫没把周小双的话放在心上松了一口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