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还特意写了回信,一向不信鬼神的乾隆为此特意请了大师寻求通灵之法,以图把他的回信告诉弘昼,但想来弘昼是不可能知道了。</P>
乾隆的回复是“兄知晓你的心意,兄亦不悔,望来世再结前缘。”</P>
乾隆为什么能一直忍受弘昼的毛病?当然是因为他能看到弘昼的付出。为了帮助他,弘昼常常自污自己的名声,明明两人一起在上书房读书的时日,弘昼也算得上是乖巧可人,为什么长大之后就变得荒唐了,他不知道那样是错的吗?</P>
弘昼府上豪富,本无需去贪那些丧礼银子,可最终这些钱还不是都落到了国库,好处都让他得了,骂名却被弘昼担了个干净。</P>
世人常说乾隆太宠爱和亲王,把和亲王惯的如此荒唐,可付出往往是相互的,父母、兄弟、妻子皆已去世,只余这一个手足,他怎么能不疼这个弟弟?</P>
还有一件事让如今已经年迈的乾隆久久无法释怀,乾隆幼时记忆很好,过目即诵,却比不得弘昼有过目不忘的本领。</P>
弘昼虽有这样的能力,却从未告诉过任何人,便是他自己也被瞒了二十多年之久,直到乾隆才发现了弘昼有这样的本事。</P>
所以当初雍正为二人测试天姿时,弘历本是不如弘昼的,是弘昼让了他。且弘昼多年来只把自己的课业维持在中上的水平,正是因为他的藏拙,导致皇阿玛都被骗了,选择自以为较为聪慧的他做继承人。</P>
乾隆如今已成一老翁,往事都散落尽尘土,可他始终欺骗不了自己的心。</P>
“若是下辈子咱们二人还是兄弟,小五无需让着哥哥了。”</P>
乾隆于四年后与世长辞,在乾隆死后,有人将乾隆近几年所作的诗词、画作全部都收了起来,一共一千多首,有八百多首都是悼念和亲王的。</P>
永琏挑了几个还不错的诗词传了下去,其他都被永琏命人封存起来了。只是乾隆留下的一幅画作被永远挂在了雍和宫中。</P>
画卷中父亲正在教着两个孩子读书,两个母亲靠在廊边紧张的观望,关心之情明显。许是真情流露,乾隆这幅画超过了他本有的水平,画面中的情景倒真让人有一种呼之欲出的感觉,尤其是母亲的怜子之心。</P>
也许这正是乾隆一开始最想要过的生活吧。</P>
乾隆死后,葬帝陵,与弘昼相隔亦不远,地宫下面留了一条通道,通旁边的王陵,此事除永琏外无人知晓。</P>
永琏于四年后与世长辞,这个秘密彻底埋葬在时空的乱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