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热泪盈眶(8000字)(2 / 2)

校长宋思源看着演讲稿:

“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则吾中国为未来中兴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

使举国之少年而亦为老朽也,则吾中国为过去封建之国,其澌亡可翘足而待也。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自打在新夏社瞧见新闻,宋思源就自己去找了《少年中国说》。

看了好几遍。

因此念到此,宋校长就抬起头,直视着学生们。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蓝星则国雄于蓝星!”

宋思源校长太激动了,看着人头攒动的学生。看着祖国未来的90后们,控制不了情绪,说话之间都“打标点”。

情绪是可以传染的,而正巧的是,文字和语言都是很好的载体。

全场逐渐变得安静,乃至于后面没声音了!

低头玩手机,东张西望,脸上写着“为什么还没完”的学生们,此时此刻,唰唰!目光都看向了同一个方向。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一脸震撼的看着校长。本校学生、外校学生、社会人士都如此。

人群安静着,但仿佛是定时炸弹爆炸前的安静。

好一个,吾中国为未来中兴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

好一个,少年雄于蓝星则国雄于蓝星!

萧乾还是一样的站没站像,但从双眼无神变成了现在的聚精会神。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宋思源指着天空,又指向学校里面的景观河,“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中戏的新校区有一个小河,从秀水湖公园引出的。

“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鹰隼试翼,风尘翕张。

奇花初胎,矞矞皇皇。

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校长宋思源的最后一句话,都有点破音,音响发出失真的嗡鸣。之所以这么激动,也是因为感受到下面学生们的情绪。

环境是能够影响人的。

掌声。

“哗啦啦!”

全场响起掌声,因为文章介于文言文和白话文。哪怕校长没口音,实际很多词语听起来,也不知道是那几个字。比如矞矞皇皇,听起来是“郁郁惶惶”。

但联系前后文,能大概明白是什么意思。关键是最后几句,一段一段,气贯长虹,听得是热血澎湃!

从技巧上来说,四个字四个字的大量排比,再加上每段都在押“ng”韵,听起来当然犹如排山倒海。

宋校长的闭幕致辞,就是在干柴里丢手雷,轰隆!熊熊燃烧。

“太燃了我想跑十公里”“我中华少年与国无疆”“我好像在网上看到过这篇文”“听校长念,比我在网上看还要激情澎湃”……

学生的千言万语,最终居然整合成一句话“少年强则国强,为中华复兴而读书!”

一位两位!

十位数十位!

成百上千位!

更多人,声音越来越大,直至响彻校园。

天空的太阳好像都没这么亮了,因为此时此刻出现了两个太阳。另外一个太阳是积极向上的所有青年们。

站在领奖台的宋校长,听见响彻天际的声音,情难自抑的红了眼眶。中华复兴是有希望的!

“好,好!同学们非常好!”校长宋思源话语有些哽咽,不过校长毕竟是见过大风大浪的,所以很快调节好心情。

他说:“这篇文章是作家顾陆写的。应该不少人看过他的作品,《小王子》《平面国》。”

“我们中戏毕业的,很多同学以后都会进行文艺作品的创作。”宋思源说,“我希望我们中戏的学子,记得今天,要创作更多展现华夏大地的作品,要展现我们新时代青年的作品。”

走下了领奖台。

预示着五月青春艺术节结束了,可震撼之情依然持续。

好多人低头开始搜索顾陆这篇散文的全文。

“顾陆顾陆,这就是他心中的祖国吗?少年中国!”萧乾内心激动。

“我要往往死里学,我们少年已经没有退路了。”社牛兄弟心情澎湃,“我一定会成为对祖国有用的人。”

“所以你准备每天学多久?”萧乾好奇的问。

社牛兄弟说,“1小时!”

“……”萧乾无语,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少年中国说》他能记一辈子。

现场有两人和顾陆认识。

她们是万万没想到,跑来中戏看表演,还能听到顾陆这名字。

伴随着人潮退去。

“表弟的文笔是真的好。”穆雪说,“我现在相信我爸爸的话了。”

“什么话,叔叔说什么?”兆茗茗问。

“顾家那一支祖坟是埋得好,祖坟冒青烟了。”穆雪说。

“这是祖坟冒青烟的问题?祖坟被天打五雷轰才能出个顾陆吧。”兆茗茗又说,“还得是表弟啊!果然,我更想当大作家!”

穆雪无语,你这玩意一阵一阵的。当真是符合大学生的精神状态,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

“说起来,刚刚的演讲,你拍下来了?”穆雪问。

“当然拍下来了,本来就是为了……啊,我要牛逼了!”兆茗茗好像是突发大病,尖叫!

之所以带相机,是因为兆茗茗也学顾陆,成为了哔哩哔哩的up主。

五月青春艺术节的这几日,兆茗茗靠着拍摄校园歌唱比赛,涨了四五千小粉丝了。

“小雪,我说如果,我只是说如果,如果我把今天拍摄到的校长演讲,然后齐声大喊,剪辑发布,会是什么效果?”兆茗茗问。

嘶——穆雪倒吸一口凉气。

另一边,中戏的教师楼。

“校长你这次演讲真厉害!”

“这个闭幕式致辞,我感觉可以写在校史上。”

宋思源下来,老师们纷纷夸奖。这次倒并非是商业夸奖,确实好。

“顾陆就读的八中校长是谁?”宋思源摆了摆事宜低调,他在意另一件事。

这谁知道?老师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运气是真好。”宋思源感慨。

“八中的校长叫常遇冬。”副校长搜索,并且道,“我还搜到了一篇文章。”

副校长把手机拿给众人看[八中对顾陆的宽松教育,是在毁了这位天才]。

文章发布在《渝报》上,由一个当地比较著名的作家发布的。

里面说了顾陆不用上晚自习,然后还不用做家庭作业的事,经常在课堂上睡觉。这一系列的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打探到的,有真有假。

然后举了很多,因为疏忽管教,从而成绩越来越差的学生例子。

并且还做出预测,这样下去,顾陆一定会泯然众人矣。

文章发布时间是半个多月前。

“这就很不对,”副校长说,“因材施教,有特殊天赋的学生,肯定是要特殊对待。”

另一位老师也赞同,“顾陆要是我学生,上课睡觉,我都要问他冷不冷,万一空调开太低,感冒了怎么办。”

“作业还是要做的,我帮忙做其实也没关系。”胖点的副校长说。

校长宋思源总结,“特事特办,不能太教条化。至于太过宽松泯然众人矣。哪怕从现在开始,顾陆就没有任何作品产出。他也已经是二十一世纪文坛最大的天才。八中的校领导做得没问题。”

都认为没问题。

这批评的作家是什么妖魔鬼怪?

大概说说懂事的八中校领导。

蓬蓬——

门被敲响。

“请进。”常校长头也没抬。

门打开,来人是顾陆,常校长放下手上的事。

“顾陆同学有什么事?”常校长比任何时候都和颜悦色。

“校长,我想拜托一件事。可能有点过分。”顾陆犹豫片刻,还是开口。

别说有点难,校刊携《少年中国说》之势,这么大一个“虾仁肉松火腿肠全家福馅饼”砸下来。你拜托的那一件事,就算让他跪下,也没问题!

“八中是什么地方?八中是学生的另一个家园。有什么需求尽管说,没条件我们创造条件也会努力办到。”常校长这话就很重了。

一般情况,他们这类社会人,都不会把话说满。“尽量”“原则上可以”“原则上我没问题”“尽力而为”等词汇经常挂嘴边。

顾陆说出了自己的请求。

“没问题,虽然这件事比较难办,但顾陆你既然提出来了,那肯定是有你的道理。”常校长说,“你把名单给我,我马上就和他们的班主任打招呼。”

比他想象中还要顺利,顾陆来前已打印出来了,递给校长。

“好的,安全方面有问题吗?”常校长说,“用不用叫两位老师?”

“不用,我会注意的。”顾陆说。

常校长点头,“顾陆同学还有其他问题吗?可以一并提出来。”

“没有了。”顾陆说,他也不打扰校长办事,因此说完事情就离开了。

咕噜大王以前在有第八监狱称呼的八中是横着走,现在他甚至可以让校长背着他走!

待顾陆走后,常校长看着学校的社团名单,后面标注有社团的活动资金。

即便刊物社已经是第二高经费的社团,但常校长还是感觉有点少。

“再增加个百分之一百二吧,也不能太多了。”常校长自言自语,“太多了也不好写报告。”

国旗仪仗队以前是八中最具有政绩的社团,但现在变成了才创立的刊物社。

时间:下午

地点:教室内

人物:10班的同学们

“轱辘哥,我们刊物社什么时候招新?”

“你看我能去吗?”

“就我们经常尿一个槽里的关系,肯定要加我一个。”

不少人想参加刊物社。倒不是真的对出刊有兴趣,主要是有面儿啊。

戚采薇应该是最早报名的一个,但此时此刻她没跟着起哄。

因为她感觉自己没那么多时间,之前拖累了社,加入刊物社,说不定也会拖累顾陆。

“这学期就算了,下学期我就有时间了。”戚采薇心里想着,她自己都没注意到,自己嘴角的笑容有点勉强。

“要应聘的话,等明后天,我们社团会出一个细则。”顾陆回答。

确实要招人,否则根本忙不过来。

幸亏汤圆可以一个人当三个人使。

计划赶不上变化,按照对刊物社的原定计划,审稿团队是集齐其他高中的人。

分点“权利”出去,校刊才能走进其他学校。

可现在,《少年》一炮而红了。完全不需要这样做,因为一刊难求。

当务之急是是要组建一个审稿团队。光是李古圆和顾陆两人,时间是真不够用。

关键是也不好找。

因为决定稿件是否通过,还是要一定知识储备。

刊物社招人是明智的。

第一期名号已经打出去了,第二期就有好多人想投稿。

都知道没有稿费也想投。

为什么呢?因为这是精神,这是青年人的朝气。

“少年强则国强,感觉高中校刊《少年》,承载不了这么大大因果!在人人日报上才合适。”

“我相反,觉得在新开班的校刊上正合适。因为顾陆是少年,而这也是他写给其他青少年的。”

“少年中国说,校刊叫《少年》,我想去投稿了。鄙人写文方面还是比较有本事。”

“想得美,人家是高中校刊,只接受高中、初中和小学的稿子。而且我感觉,质量挺高的。除了王炸,《未能知道的花名》写得挺好,我还记得作者叫李古圆。”

“质量高不高无所谓,给你摆个事实,《少年中国说》的存在,这个校刊,往后五年八年十年哪怕再差,这校刊也会一直存在。因为少年中国说!”

“初中也能投稿?渠道在什么地方,外省的可以吗?我让我孩子试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