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7【黑山寨】(2 / 2)

大宋泼皮 很废很小白 1263 字 11个月前

自商代时,便以盛产铁矿石闻名,唤作商山。

春秋战国时期,齐桓公曾在此铸铜铁,故称铁山。

时至今日,因山石漆黑如墨,又被当地人唤作黑山。

北宋地理通志《太平寰宇记》记载:“商山在淄川县北七十里,有铁矿,古今铸焉。”

山不高,仅五百米,却极为险要,绵延数里。

山前有盘龙岭,后有铁牛峰,左有金山祠,右有莲花洞,绝顶有炉姑祠,旁有圣水泉。

且地理位置奇绝,长期作为划分州、府、县的界标,地处山东中部,位于长山、桓台、临淄三县交界,属于真正的三不管地带。

远在五代十国时,此地便被数股匪寇占据。

到了如今,更是出了个李天王,威名赫赫。

远处官道上,一人一马疾驰。

马蹄飞奔之处,扬起无数烟尘,犹如一条黄龙。

绕过一段段山路,最终隐没在黑山之中。

马匹放缓速度,沿着青石路行进了数百米后,一座高大的寨门出现在眼前。

“止步!”

寨墙上,一名身穿藤甲的匪寇喝道。

骑在马上之人高声道:“鹞子归山!”

藤甲匪寇道:“山茶!”

“海棠!”

对完口令,藤甲匪寇打了个手势,寨门立刻打开。

进了山寨,那人翻身下马。

山寨中,数百匪寇,竟人人着甲,背弓佩刀。

观其气势与装备,比之厢军强上无数倍,哪怕是禁军都多有不如。

复行数百步,一道陡峭崎岖的阶梯出现在眼前。

顺着阶梯一路往上,便来到了山顶。

此地仅仅是外寨盘龙岭,对面的高山才是真正的黑山寨。

两座山峰之间,由一座铁索桥链接。

若是外寨失守,便可斩断铁索桥,如此一来,敌人便只能绕到山脚下进攻,难度倍增。

这也是为何,从五代至今,黑山匪盗都没有被剿灭的原因。

四名身着重甲的匪寇,手持大斧,守在桥口。

其中一人问道:“何以归家?”

“麦麹开花。”

身穿短打衣衫的青年再次报出一个口令。

闻言,四人当即侧过身子,让开一条道。

过了铁索桥,青年迈步走进一个山洞。

山洞内部空间极大,能容纳数百人,这是早年间齐桓公开采铜铁之时,开凿出的矿洞。

而这样面积的矿洞,整个黑山足有十多个。

每个矿洞之间,都有一条通道接连,蜿蜒崎岖,犹如迷宫。

若是对此地不熟悉,只怕在通道里绕上几圈,人就晕了。

那青年显然对黑山寨极为熟悉,沿着通道七扭八绕,顷刻间便来到山顶。

山顶之上,风景秀丽,矗立着一座座宅子。

居中最大的宅子,便是黑山寨的聚义堂。

快步来到聚义堂外,青年拱手道:“绿鹞子有事禀报!”

鹞子,乃是山寨的黑话,是李天王安插在周边各县镇的探子。

并以不同的颜色,对应各个县镇。

绿,对应的是临淄县。

“进来!”

闻声,绿鹞子这才迈步踏入聚义堂。

大堂内,共有九把交椅,正对大门的头把交椅上,端坐着一位彪形大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