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每一项都还是成体系的,让小王圣人越学越惊讶于他的学识,对他的信任也在这其中不断的加深。</P>
换做常人,王守仁三两句话下来都得回怼一句明面质疑。</P>
但朱厚炜拿出的教材小王都还没有吃透呢,自然就对朱厚炜有了更多的信任。</P>
“对了,李兆先、李举他们搁哪复习呢?”朱厚炜突然想到了白天群臣经过书院教室听到读书声时的反应。</P>
“殿下,今天的晚课内容其实是在他们这些备考乡试的生员之后的,想来应该是在另一边的自习室自习。”王守仁回道。</P>
书院生员的自觉性还是相当不错的,即便有些时候较为空闲相当于半休沐他们也自觉读书学习锻炼身体。</P>
“嗯,那你们去上晚课吧,不用管本王,本王溜达。”朱厚炜轻轻颔首。</P>
“是!”</P>
众多生员忙点头作揖。</P>
“学生恭送殿下!”</P>
望着朱厚炜溜达走的背影,众人眼中的尊崇却久久不散。</P>
“听说了吗,镇国屯田所要成立了,王臣、张泽两位师兄都已经封爵了呢。”</P>
在西山,书院和军校之间互相都是师兄弟的称呼,因为主导老师都是同一批人。</P>
张泽、王臣这武勋后裔自然也被归到了军校的范围内。</P>
谈到刚被封爵的种地二人组,一众生员的眼中也泛起了羡慕之意。</P>
真好啊,两位师兄的年纪,可是还比他们许多人都要小的多呢,这不在镇国府的培养下、在殿下的教导下都已经这般出色了。</P>
他们却还是一些连乡试都考不上的秀才。</P>
他们有些失落。</P>
“终有一天,我们也会和二位师兄一般,给镇国府长脸的。”他们下意识的握了握拳头。</P>
这些原本仕途不得志的生员们,在镇国书院长久的思想教育(半封闭式改造)下,也是潜移默化发生了蜕变。</P>
良种已经育成,只待春雷乍响之时破土而出。</P>
“别看了,晚课要开始了!”</P>
不知谁嗷了一嗓子,众人这才反应过来,远去的殿下早已消失在视线里,身前的恩师也早已进了教室。</P>
“怎么不早说!要迟到了!”</P>
回过神来的生员们焦急忙慌的,丝毫不敢怠慢,撒丫子就往教室冲去。</P>
比起数十上百号人的阶梯大教室,自习室那边,则就显得冷清了许多。</P>
因为只有几人参加本次乡试,所以硕大的教室显得格外冷清。</P>
身为李东阳之子本就是一代神童的李兆先,水平比起当年的王守仁都不遑多让,自然就担当起来为师弟们排疑解惑、指导学习的重任。</P>
由于朱厚炜亲自定下的题海战术,备考组那是对着海量的题目头疼欲裂。</P>
最崩溃的时候那两天要完成三篇八股,写完就要找王华、王守仁等名师指导讲解。</P>
但长久下来,众人倒是发现,原来之前那让他们头痛欲裂的八股,其实也就那么回事,习惯成自然后,他们明显感觉到了自己实力的提升。</P>
不说李兆先这种原本本事就吊炸天的存在,就算是其中水平较差的几人那也是觉得此次乡试自己有大概率中了。</P>
也许每次当他们飘飘然时,恩师王守仁亦或是师兄唐伯虎、李兆先都会将他们的问题直接抓出来丝毫不留任何颜面,让他们有些羞愧。</P>
但当恩师、师兄们开始耐心为他们讲解起其中错误点的时候,他们又会感到一阵暖心。</P>
镇国旗下生员,比起其他书院、私塾,少了一份虚伪,多了一份情。</P>
又或者说,是与镇国书院(军校)之间的羁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