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王汤姆所说的筛选方式的确是一个解决办法,如果能够及早确认某位王子对海汉有着特别的兴趣和亲近感,那么对其进行扶持之后收到回报的可能性就会更大一些。至于如何慢慢投其所好施加影响,那就不全是军方的事了,外交和情报部门的长期跟进才能发挥作用。
而李倧安排王子们旁听谈判过程,还让他们与海汉将领一同进餐,这其中有没有类似的用意就不好说了。钱天敦和王汤姆目前也很难确认李倧对继位者的政治立场会有什么样的要求,但从原本的历史记载来看,后期更倾向于清国的世子应该就是因为政治立场不讨喜所以才会被李倧下手废黜。而一个心向海汉的继承人是否会得到李倧的喜爱,当下也不好说。
虽说喜欢海汉的人也不一定就能坐上王位,但有一点是钱王二人当下就可以确认的,那就是不喜欢海汉的人肯定无法成为下一任的朝鲜国王。作为朝鲜目前和今后数年内最为重要的外交伙伴,海汉对继位者的看法肯定会影响到李倧的选择。
在当天的会谈结束之后,崔鸣吉突然主动提出了要去海汉将领在汉城的住处拜会一下。金尚宪虽然没有出声反对,但当下的脸色可是不大好看,只是目前也没有禁令禁止其他官员与海汉人单独会晤,他即便想反对也找不到合适的借口。
而更让金尚宪感到失望的是,海汉人竟然欣然同意了崔鸣吉的要求,而不是果断拒绝。看样子在这两天的会谈当中,崔鸣吉已经成功地争取到了海汉人的认可,这让金尚宪隐隐有些不安。
李倧对此倒是乐见其成,他从这两天的会晤中也意识到崔鸣吉对合作计划吃得更透,比金尚宪更适合与海汉人讨价还价。崔鸣吉多多与海汉人接触一下,或许对于在接下来的谈判进程中争取主动也会有好处。至于是否相信崔鸣吉的节操和能力,他既然已经选择了让崔鸣吉参与谈判进程,这就已经是最大的信任了。
至于海汉这边,当然是有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感觉,他们先前还想方设法地打听如何才能联络上崔鸣吉,争取安排一次私人会晤来打探对方的真实想法,但想不到最后主动采取行动的居然是对方。
当下崔鸣吉便乘马车跟着海汉的车队一同回到了他们在汉城的临时驻地,钱天敦下车之后便吩咐随从去准备一桌酒席,以款待这位主动登门的吏曹判书大人。
“说实话我们本来想找个机会去府上拜会崔大人,但没想到倒是崔大人先来了!”落座之后,王汤姆便主动提及了先前的打算。
崔鸣吉虽然不知道王汤姆这话到底是客套还是真有其事,但也能感觉到王汤姆释放出来的善意,当下便也客气了几句。
不多时厨房便开始上菜,虽然是冷盘,不过对朝鲜人来说生冷食物倒也习惯,钱天敦又叫人开了一坛酒,让崔鸣吉尝尝海汉的特产。
三杯酒下肚之后,气氛便开始热络起来,崔鸣吉主动提及了为何要来拜会他们:“其实贵国提出的产业合作计划,在下看过之后觉得多数都对朝鲜未来发展有益,只是其中有些不解之处,需要向两位当面请教才行。”
王汤姆道:“无所谓请教,有问题大家一起探讨就是,崔大人但说无妨。”
崔鸣吉放下酒杯道:“其实大部分的问题,在这两天的会谈中都已经问过了。在下就想再问问二位将军,朝鲜今后该如何发展,才能真正壮大自身的实力?”
崔鸣吉的这个问题可就很大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每个领域对于实力的定义都会有不同,但想要在任何一个领域中变得强大,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王汤姆和钱天敦对望一眼,都不太确认崔鸣吉到底想要怎样的答案。
崔鸣吉是个聪明人,一看这二位沉默不语没有回答自己的问题,便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接着又道:“听说贵国当年在南海立国之时,国民不过五百人上下,不过十年时间,国土已遍及南海各地,军队征伐各国常胜不败,着实令人钦佩。在下也曾做过一些功课,研究贵国的发展历史,但由于资料太少,所能得出的结论着实不多,所以一直都想找一个机会与贵国高官当面交流,请教治国强国之策,要如何才能在短短数年间让国家的实力变得强大起来。”
崔鸣吉语气非常诚恳,说完之后便起身一揖,意思是先行谢过二人。
钱天敦应道:“这个可就说来话长了,我国虽然当初立国的时候看起来实力比较单薄,但当时我们已经对国家的发展有了比较长远的规划。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各个职能部门如何分工合作,与外界各方如何相处,如何利用手头的包括人力在内的资源,等等很多方面的问题,都是有提前准备好的预案。崔大人看到的结果可能就只是海汉国只用了十年时间就迅速壮大,但实际上我们治国理政、行军打仗所用到的经验,大多都是好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积累,发展过程中不走弯路,自然速度就快了。”
这番话让崔鸣吉听得似懂非懂,但又觉得其中有颇多值得细细体会的地方。崔鸣吉揣摩了一阵才又问道:“如果学习贵国的治国方式,能否收到显著的效果?”
王汤姆应道:“效果会有,但有多少就不一定。归根到底,我们各自国家的社会制度不一样,权力架构、社会生产关系也都有差别,就算是有更先进的地方,贵国也不太可能全盘照搬套用。其实关于这方面的问题,金大人也早就跟我们有过类似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