凳子很硬,他做完了两道题,感到不舒服,起身在门口处随意走动。</P>
正在此时,苏叙推门进来。</P>
“杨公子怎么没坐?那两张桌子后面的椅子虽然不能坐,但也给你准备了座位。”苏叙微笑道。</P>
他一边说着,一边从一处帘子下面掏出来一个小墩子。</P>
“是不是没有找到座位?也怪那些奴才做事马虎,竟然将小墩放在了这种不容易看到的地方。”</P>
杨青易心中诧异,这个小墩才是给我准备的?</P>
我刚刚坐的位置不能坐?</P>
杨青易笑了笑,算是认同了苏叙的话。</P>
并没有提他已经坐了很久的事, 一旦说了,说不定有什么不必要的麻烦。</P>
宫中规矩太多,还是少说话为妙。</P>
“也可以理解,第一次入宫,都会如此。</P>
上次蜀地一个官员,陛下让他在此等候,当天陛下有要事处理,耽搁了,那官员生生在此站了一夜。”苏叙嘿嘿笑道。</P>
苏叙一边说,一边走到那张朴实桌子旁,将桌上的纸稍作整理,拿在手中。</P>
“杨公子,陛下还没结束,你再等等。”</P>
苏叙说完,拿着那些纸张再次出门。</P>
杨青易坐在小墩子上,叹了口气。</P>
还别说,这小墩子软软的,坐起来倒是挺舒服。</P>
陛下该不会今日也有要事吧,让我在这等一夜?</P>
杨青易所在房间的隔壁,两人从缝隙中看完杨青易后,相视笑了笑。</P>
走到另外一间房中。</P>
“陛下,这小书生生的倒是俊俏。”</P>
一位宫装美妇满面笑容道。</P>
这位宫装美妇正是后宫中最得宠的胡贵妃,诚王的生母。</P>
胡贵妃面若桃花,雍容华贵。</P>
虽然不再年轻,但保养得当,脸上并没有留下多少岁月的痕迹。</P>
启国皇帝点点头,眉头微蹙:“不过我看他,怎么总觉得有些眼熟?”</P>
胡贵妃笑靥如花:“我看他也有些眼熟,让我想起了陛下年轻时候,比这书生还要英俊百倍,英俊的人可能都有些相似吧。”</P>
启国皇帝闻言面色和缓,微笑着捏了捏胡贵妃的脸颊:“嘴还是这么甜,我年轻的时候长的倒是尚可,只可惜现在老了。”</P>
“陛下在臣妾心中比当年更加英武。”胡贵妃挽着启国皇帝的手坐下。</P>
“陛下,您招了杨青易进宫,怎么不见上一见?”</P>
启国皇帝摇了摇头:“我只是想看看能说出那四句话的读书人,是怎样的一个人,并没有什么需要交代的。”</P>
启国皇帝敷衍道。</P>
没有将真实目的告诉胡贵妃。</P>
胡贵妃点点头:“那四句话,我也听说了,着实大气。”</P>
“好了,不说他了,我们出去走走。”</P>
启国皇帝和胡贵妃离开不久。</P>
苏叙便来到了杨青易房中,见到杨青易坐在墩子上,苏叙一笑。</P>
“杨公子,陛下今日公务繁忙,恐怕没有时间见你了,你先回吧。什么时候陛下想见你了,会再次召你。”</P>
杨青易微微颔首。</P>
苏叙为杨青易准备了马车,走出宫门,坐上马车。</P>
杨青易摇了摇头,本来会试前想放松放松。</P>
结果大半天都在宫里坐着了。</P>
回到家中,陶羽热切的上前:“老师,陛下召你,可有什么好事?”</P>
老梁抬了抬眼皮,看向杨青易。</P>
“无事,陛下是听了讲坛上的那四句,想见见我,结果太忙,我独自一人白等了半天。”</P>
老梁听完,放下眼皮,将头转向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