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楚国君臣没有应邀前来,自然是楚国打算继续负隅顽抗。
要是楚国真的继续负隅顽抗,晋国绝对会做出更激烈的事情,例如兵逼楚国都城“郢”了。
当前的联军……,或者说晋军,有能力兵逼“郢”吗?如果仅是兵逼“郢”的话,绝对能够办到。
只不过,能够兵逼“郢”是一回事,打不打得下来是另外一回事,会不会因为逼得楚人拼死抵抗导致兵败如山倒,更是无从得知的事情。
讲事实,楼令认为兵逼“郢”度的难度不大,攻克的难度同样不大,可是不得不思考攻下之后将会引发的后果。
楚国连续在三次战役惨败,内部目前分化成了两派,尤其是君臣不和。
还有另外的因素,楚国现有的兵力不是屯驻在“方城”后面, 便是前往江淮一带,“郢”超大概率是没有多少守军的。
这样的情况无限跟吴军攻克“郢”重合。
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楚国或许或因为“郢”的陷落而亡国,晋国却是没有能力全面接收楚国的地盘。
打这样的灭国战争有什么意义?其他人怎么想不知道,反正楼令觉得没有多大的意义。
在当下将楚国灭掉,获利最大的将会是吴国或宋国。
无论吴国或是宋国获利,对晋国并没有好处。
所以了,留下一个半死不活且内部矛盾重重的楚国,反而是对晋国较为有利。
郤至和士匄出发的动静很大,没有人不知道楚国君臣已经到来。
楚国君臣的到来让晋国君臣十分欢喜,列国君臣在心情上则是感到万分复杂。
“争霸出现最终的结果了。”一些人这么理解。
更多的人:“即便楚人日后还会争霸,他们真的去掉王号,不再与晋国是同等级别了。”
意识到正在发生什么,发生之后将会对天下格局产生何等影响的人,他们最是感到难熬。
没有国家能够跟晋国抗衡之后,晋国是就此消停,还是干一些更加过分的事情呢?
从晋国近期的行为来看,不像是会消停下来的样子,反而更大的概率干出更过分的事情。
一些认清现实的人,他们很想构建起共同反抗晋国扩张的联军,只是又不敢有任何的实际行动。
很多的人都注视向齐国,抱定一旦齐国敢扛事就加入的心思。
非常要命的事情是,齐国近期因为想吞并莱国,采取了对晋国无比恭顺的国策。
是的,不止晋国君臣看出齐国想吞并莱国,有些国家的君臣也看出来了。
看出齐国想做什么的人,晋国君臣很清楚成功吞并莱国的齐国几年后将不复恭顺,早就准备好了相关的方案。
列国看出来的其他人,他们盼着齐国吞并莱国之后赶紧支棱起来,乃至于有国家都想暗中给齐国输血了。
有没有国家的君臣将希望寄托在楚国身上呢?绝对有,只是要排除掉宋国和吴国。
短期内指望不上楚国是很明显的事情,与其指望楚国还不如教唆齐国、卫国、鲁国、宋国联合起来对抗晋国。后面可能成功的几率,论事实就是比奢望楚国马上有实力抗衡晋国更高。
会盟台已经在修筑,只等修筑完毕选个吉日便会展开正式会盟。
以晋国为首的联军并不是只有一座营盘,以国家为单位都有自己的驻营范围,大体上则是比较靠近。
有一点比较特殊,以往还会有国家将营盘选择跟晋军紧紧挨着,这一次却是起码都间隔了百米以上。
抵达的楚军,他们最后选择距离联军营区约六里的位置驻扎。
作为晋军的盟友,列国选择跟晋军保持百米间隔。
暂时是敌对的楚国却是选择抵近到六里范围之内,显示得却极有态度。
因为若是以交战为目标,营区不会靠得那么近,起码需要十里以上的缓冲区。
“你们没有亲眼看到,他们一个个垂头丧气的模样啊!”郤至兴高采烈又充满幸灾乐祸。
士匄做出了耸肩摊手的动作。不是特别开心的话,身为卿大夫不会做出这样的举动。
楚国愿意服软?尽管晋国君臣知道事情不算完,最为起码取得了很大的政治意义。
能够在他们组成领导班子的阶段取得那样的政治意义,哪怕他们之前或之后没干出什么有功绩的事情,仅是强迫楚国去掉王号,足够在青史上留下一个好名声了。
至于说楚国什么时候反扑,反正无法改变楚国曾经服软的事实,只要这个事实存在,晋人面对楚人更能挺直腰杆以及拥有优越感。
人活着是为了什么?最为基础的呼吸和吃喝用度不愁,肯定是追求精神价值了。
他们这些达官贵人远比普通人拥有更多,对于情绪和精神价值的追求更为迫切。有什么比逼迫敌人屈服更能存在情绪或精神价值的事情吗?
“诸位莫要失礼。”晋君周也高兴,只是并不想好事变成坏事。
可以想象楚国君臣有多么觉得耻辱,正是最容易受刺激的时候,捅到软肋极可能原地爆炸。
郤锜轻咳了几声,问道:“诸事可安排妥当?”
众人肯定都有任务。
邯郸旃率先说道:“不敢有所轻忽。”
其他卿大夫也做表态,只是他们不像邯郸旃那么慎重其事。
大家都很开心,用放松的形式来即可,对吧?
只不过,谁都能够轻松,独独邯郸旃这位新晋的卿大夫不能。
在这一次南征期间,邯郸氏的部队表现并不差,只是邯郸氏清楚己方仍在考验期。
事情就是那样,有的人可以放松,有的人却是要保持谨慎。造成这样的不同,仅仅因为所处的环境不一样而已。
楼令得到的任务并不复杂,管理长鱼矫来保证军纪。
其实,司马尽管在晋国的职能遭到削弱,后面又增强了不少。
还是那一句话,同样的一个官职由不同的人来担任,不一定可以发挥出所有的权限。
长鱼矫所在的家族实力有限,他也就无法发挥出司马一职所有的职能权限,需要仰仗至少一名卿大夫作为背后的靠山,用以震慑住其余人。
在晋国谁是谁的附庸绝非是什么秘密,楼氏帮衬自己的附庸长鱼氏成了理所应当的事情。明知道长鱼矫没有足够的威慑力,楼氏却是坐视,反倒会成了一种罪过。
修筑会盟台大概需要半个月的时间。在这一段时间之内,列国贵族的社交会非常频繁。
楼令当然也有自己的应酬,基本上就是跟负责邦交的那一些国家进行。
通常就是,来自齐国、邾国、杞国、鄫国的贵族变着花样吹捧楼令,时不时奉上一些礼物之类。
收礼在目前可以光明正大进行。
明明地位不如人,舍不得送礼结交,才会让人鄙视。
而在目前权贵收礼办事被视为一种美德,也就收了礼表示能办,不收礼反倒要让送礼的一方心中不安了。
当然,非楼氏负责邦交的一些国家,一样会有贵族拜访楼令,他们会有什么态度,基本上是随着需求而叠加送礼的力度。
“近期购买甲胄的家族不少,数量也远比以往更多了。”楼令其实不是那么迫切地大肆对列国出售甲胄。
很现实的情况是,楼氏一直在增加产能,可是越往后面所能增加的产能越是有限。
楼氏目前都没有完成全员换装,不得不对一些家族提供武器装备。
其实,楼氏未能完成全员换装还有一个因素,也就是作为家主的楼令只能倡导效忠自己的“大夫”、“士”、“徒”对武器装备更新换代,无法强制他们必须使用。
反倒是由主家进行列装的“羡”全面列装新式武器装备更简单,理由就是武器装备由主家来提供。
那么就是,效忠楼令的“大夫”、“士”、“徒”要不要更新武器装备,属于是全凭自愿了。
因为那种情况正在造成一个现象,楼氏由“羡”组成的部队在战斗力上,比之传统征召而来的部队更强。
楼小白看待事情还不全面,乐呵呵地说道:“这不说明我们制造的甲胄非常受欢迎吗?”
那是受欢迎的事吗?完全是谁都比不上,想要进步不得不接受高价货。
“以我们现如今的实力与地位,倒是不惧怕树大招风。只是运输比较成问题。”楼令说道。
当下的交通极其不便利,并且每一次出行都要组成队伍。
而目下的交易一般需要卖家送货上门,买家上门取货则是将价格极大压低。
那样一来,不想便宜卖出的话,楼氏每一次出货都要占用人力,也不是每一次送货都能够顺利。
即便是很顺利的交货,收到货款的种类会相当多,不止是运输上有麻烦,连带一来一回对粮食的消耗也不少。
“楚国那一边,有些贵族过来接触,一样寻求采购武器装备。他们说明可以按照原价,自行上门取货。”楼令说得很是耐人寻味。
跨国进行武器贸易这种事情在当前并不多见,不是说国家限定不能进行跨国武器交易,主要还是运输存在极大的麻烦。
不多见,也就意味着存在跨国武器交易,并且也不区分是否关系良好,一切就是看开价了。
这样的贸易关系到了打生打死的战果仍旧在维持,交战双方并未断绝贸易往来,乃至于官方连武备或粮食都还在保持交易,民间的战略物资买卖也是做得极大,搞到有些商贾都能左右一个国家的兴衰。
“数量呢?”楼小白问出了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