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楼令指挥联军攻下“湛板”的第二天,北上的楚军出现在“湛板”南边二十里之外。
“没有看到楚君的大纛?”郤锜事先就不知道楚君招有没有亲征,确认没有楚君的大纛,算是得到证实。
这么一次重大的军事行动,结果不是楚国之君亲征,显得十分反常。
楚国近数十年最为鼎盛的时期是楚庄王在位期间,轮到楚共王已经呈现衰弱,到楚君招面临着更艰难的局面。
首先,楚国面对晋国屡战屡败,怎么看都没有余力北上争霸了。
再来是,他们还两次被吴国偷袭成功,一次东征吴国也是以失败告终。
楚军的那一次东征是先胜后败,打赢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场大规模水战,子重自大之下导致了后面陆战的惨败。
不管怎么输的,反正输了就是输了,还是正面交战之下输掉战争。
楚国好歹是堂堂的南方霸主,竟然连续败给东南一隅的吴国?一次两次还能解释为松懈,第三次总不能再找借口了吧。
现在的情况是,晋国带着一帮小弟来楚国的地盘搞会盟,楚军倒是已经北上,一国之君却是没有现身,怎么看都不算正常情况。
“不会被软禁了吧?”士匄问道。
有这种可能吗?还真的有。
楚国之君面临来自封君的迫害已经不是一次两次,要不然楚庄王也不需要“一鸣惊人”了。
在熊招没有继位之前,他偷偷派人找晋国的郤氏谋求休战,先别管诉求对不对,事先就损害了楚国的颜面。
楚国是陷入了虚弱的状态,讲实话就是状况也很惨,问题会有得是人不愿意承认。
那就好像到了慈溪把持朝政的阶段,满清还有一大批人自认是中央帝国,不愿意承认王朝已经腐朽。
正在内乱的楚国,一样有的是公族封君不愿意承认已经陷入衰弱的事实,只看到了楚君招的软弱。
从楚国这一次的反应来看,有太多的人不愿意承认事实,搞得更多的人被裹挟,抛弃了及时止损,选择继续头铁。
只不过,正是楚人这样的性格,秦末的项羽才干得出破釜沉舟的操作吧?
“也许……,楚君愿意被软禁。”楼令说道。
楚国集结起了最后的精锐,哪怕北上打赢了联军,以为损失会少吗?
既然楚君招被软禁,属于楚君的直属军事力量自然不用北上。
说不定楚君招就等着这一批精锐被消灭,或是与联军打得两败俱伤,好收拾那些总爱搞内乱的家族。
“他们驻扎在‘犨’这个位置。暂时没有收集到‘方城’守军出动的迹象。我们是等着他们过来,还是移师过去?”郤锜问道。
这个“犨”在许国边上,距离“方城”应该有三十里左右。
“不知道楚军收到‘湛板’陷落的消息没有?”中行偃说道。
之前,楼令不是说过一个战法吗?叫围点打援。
从字面就能够理解围点打援的意思,真正困难的是怎么进行操作。
中行偃的意思再简单不过,要是北上楚军不知道“湛板”陷落,联军不知道是该以逸待劳,还要给楚军设下陷阱。
“我们不知道的事情多了。”郤锜对于还没有吴国那边的消息非常耿耿于怀。
联军攻打“湛板”的行动始于四天之前。
守将一定派人将联军攻打“湛板”的消息传递出去,考虑到脚程的因素,会知北上楚军统帅的时间应该是在三天之前。
得知联军正在对“湛板”实施攻打,楚军将校总是要进行商议,怎么都要浪费至少一天的时间用来争论。
这也是明明楚军之前离得已经足够近,搞到现在才逼近“湛板”二十里的原因。
“北上楚军应该不知道‘湛板’已经陷落。”士匄笑了笑,继续往下说道:“谁能相信像‘湛板’这样的城池会在两天之内陷落呢。”
这座“湛板”算得上是一座大城了。
好多的小城,哪怕是面对数万大军围攻,只要是拒不投降,以当前城池攻防战的打法,坚持十天左右才是正常情况。
攻打大城?不出现意外的话,打上一两年没有出现结果更是显得无比正常。
智罃先看了楼令一眼,再说道:“楚军统帅即便想解救‘湛板’,不会全军压上吧?”
楼令察觉到刚才被看了一眼,以为是在问自己,也就说道:“初期自然不会全军压上,救却是一定尝试救援,尽最大可能是向城内增兵。”
套路一直是这样的套路,尽可能增加据城而守的守军数量,外围再保持给予攻城方袭扰,再怎么没有城池攻防战的经验,楚军将校总不至于连脑子都丢了。
关于围点打援该怎么打,楼令并没有讲过。
讲实话,楼令也没有打算跟同僚解释清楚。
那不止是知识,还是军事上的知识。
可以当传家宝的知识,谁会大公无私拿出来分享?
同样是围点打援,有太多种的实施方案。
事实也是那样,同样的一部兵书,不同的人学了会有属于自己的一套应用方法,不单单是看他们怎么理解,不根据实际情况而施展所学,不成了死读书了嘛。
所以了,真不是看了几部兵书就能够成为名将。
兵书的内容只是预设了场地和场景,用案例来进行展示。
很多战争只是存在相似度,不可能跟兵书里面完全一样,考虑的就是将领怎么去套用所学的知识了。
他们在商量怎么来对付北上的楚军,帐外有人通报,说是申巫臣回来了。
郤锜让人赶快进来。
匆匆而来的申巫臣要一一问候,遭到了郤锜的打断。
“赶紧说正事。”郤锜催促道。
申巫臣一副风尘仆仆的模样,看着就是一路急赶而回。
“吴君已经率军南下,不出意外当是进兵江淮。”申巫臣了解郤锜,直接讲出最重要的事情。
那个江淮是哪?当前指的是蔡国以南的淮水一线。
楼令满脸怪异地说道:“吴国不是想要趁机吃下江淮一线,与之“巢”地连成一线吧?”
多数卿大夫对当地的地理属于满脑子空白。
楼令也是近期才专研楚国的地形,着重研究楚国的西北部以及东北部。
“有山川舆图吗?”中行偃问道。
就算楼令有山川舆图,不可能说拿出来就拿出来啊。
事实是什么?山川舆图这种玩意在任何时代都是宝物的级别,不单单是因为制作困难,还有它的价值无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