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个参与会盟的诸侯,多的带来一半军队,少的只有三成。”
这就是华元为什么会支支吾吾的原因。
至于说答应会盟又不来,以为每一个国家都像吴国那般无知吗?
吴国是真的无知,源于他们根本不知道晋国真正的实力,有胆子干那种出尔反尔的操作。
好几次战胜楚国的吴国,他们并不觉得楚国有多强,连带也对晋国的实力出现误判。
这种事情并不搞笑。
目下没有世界地图,多数国家连自家的疆域图都没有。
拥有自家疆域图的国家,讲实话就是画得也不准确。
吴国知道楚国是南方霸主,关于楚国的疆域有多广很难掌握。
连南方霸主的势力范围有多广都不知道,能够奢望吴国对晋国的实力比对楚国更加了解吗?显然是不该奢望的。
所以说,判定吴国对晋国多么强大一知半解,一定是准确的答案。
受到召唤的中原列国,他们其实也很难确切知道晋国的势力范围多广,他们只需要知道一点就足够,那一点就是:他们承受不起来自晋国的怒火。
郤锜脸色不断变幻。
在华元以为郤锜将要爆发的时候……
“是我们出现了失误,没有要求各国带来多少军队。”郤锜为人很霸道没错,可是并非是完全不讲道理的人。
华元稍微一愣,回过神来赶紧各种赞美。
以一国执政的身份对他国执政各种拍马屁,类似的事情也就华元做得出来。
更多的一国执政,哪怕本国再弱小,碍于坐在那种位置上,多少是会端着点。
其实就是,一直被人奉承的人,轮到他需要去奉承别人,心里会感到很不适应。
世人对郤锜有诸多误解,他习惯性面瘫,并且为人并非嚣张跋扈,单纯就是极度的自傲。
这样的郤锜很难瞧得上谁,懒得跟瞧不上的人进行交流。
因为郤锜是郤氏之主,有太多需要看他脸色而活的人,造成他明明懒得搭理某人,手底下的人却是以为品懂意思实施行动,出现了后果之后,他又懒得说清楚,大家就以为是他授意去那样干了。
不是谁都有胆子凑近了观察郤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们连远远观察都心惊胆颤。
原因?还不是郤氏太强大,郤锜作为郤氏之主。
作为堂兄弟的郤至跟郤锜一块长大,了解郤锜的为人不算什么。
楼令一开始对郤锜也非常发怵,接触几次像是找到了“开关”那般。
有了相关的了解,找到了相处的正确方式,最重要的事情是郤锜看得上楼令,乃至于郤锜对楼令产生需要,后面变成了倚重。
并非谁都是楼令。
绝大多数人对郤锜是一种敬而远之的心态。这个“敬”是畏惧,深怕惹上祸端而不敢靠近。
他们的选择没有错。
对于动动手指就能碾死自己的人,敢于靠近不是勇敢,应该说是无知无畏的人才有那种胆子。
华元委实看不出郤锜被马屁拍得愉不愉悦,找了个借口赶紧走了。
愉不愉悦?郤锜当然感到愉悦,只是习惯性地面无表情。
要十分熟悉的人,才能从郤锜一些脸部的细微表情看出当时的心态,掌握观察技巧的人之一便有楼令。
参与会盟的国家,带来的军队最多半数,最少三成?
郤锜当然会心中不悦。
可是如郤锜刚才所讲,晋国没有事先要求数量,不算是列国进行违逆,顶多算是一种钻空子的行为。
心有不悦的郤锜不至于对列国做什么。
“事情就是这样。”郤锜只通报结果,没有表露其他态度。
晋君周立刻说道:“那次会战让列国损失惨重,他们后来遭受疫情的肆虐,属于是情有可原。”
事情是那样没错。
晋国真要当成借口惩戒列国,无论是什么事实,总归可以拿来成为借口。
问题是晋君周不想进行追究,免得动了其中一个,逼反了所有的小弟。
在晋君周的世界观里面,想要取代周王室就需要得到列国的承认,要不然就是成为下一个楚国。
那种观念对不对?只能说,不能算错吧。
只是呢,楼令的计划跟晋君周所想存在区别。
楼令更趋于消灭列国,完成疆域的大一统。
以当前的天下局势来看,晋国真的有机会消灭列国,存在的障碍不是晋国的军事实力,障碍来自各个卿位家族愿不愿意执行。
清楚那一点的楼令,实在不行的话,也只能接受列国臣服,晋国公室取代周王室成为新的天下共主。
“确实是我们出现失误,不应该有下一次。”中行偃出言缓和。
要说现在谁一样不想大动干戈,当属旬氏之主中行偃了。
荀氏已经在进行战略调整,他们算是最慢的其中一个卿位家族。这里没有算邯郸氏,指的是郤氏、楼氏、范氏、荀氏这四家。
而荀氏之所以到现在才进行调整,并非中行偃反应慢,主要是他们自己内部出现了问题。
楼令与智罃对视了一眼。这次对视不是要用眼神询问什么,单纯就是楼令想从智罃这里看出什么信息,恰好智罃也看向楼令,两人形成了目光的对视。
这一次对视,直接让楼令从智罃身上看出旬氏的问题。
“这对叔侄应该是达成谅解了。”楼令心想。
眼睛是心灵之窗,人处在何等的心境下,真的可以从眼睛看得出来。
楼令看到智罃是一双沉静的眼眸。
荀氏的叔侄达成和解,智罃当然不用跟楼令说。
其实,楼令对智罃的选择一点都不意外。
智氏世子的身体状况没有得到好转,代表着智氏的未来非常堪忧。
智罃年龄已经大了。
智朔的身体出现问题。
这样一来,智罃再是雄心壮志又有什么用?他不如消停下来,乃至于为了第三代获得旬氏的庇护甘做牺牲。
“难怪智罃近来不怎么过来跟我亲近。”楼令心想。
一些事情的发生总是有迹可循,要看到底有没有去发现。
心思不敏感的人,有再多的迹象已经显现,没有人直接说,大概要等发生了什么事情才恍过神来。
一些嗅觉足够敏感的人,他们可以从细微的改变,看出事情出现新变化,进而猜测出到底出了什么事情。
智罃会就此断了楼氏这条线吗?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单纯就是需要缓一缓,不再继续刺激中行偃了而已。
列国携带不足量军队的事情,晋国君臣稍微聊一聊就揭过。
事情已经发生,判断很难让列国补上军队,纠缠这样的事情是在浪费时间。
“新军负责修建会盟台。”郤锜对士匄进行吩咐。
士匄当然不会拒绝了。
接下来就是晋君周跟一众诸侯社交,几位卿大夫出面跟自己负责的邦交国大臣社交。
一应的社交场合都在城外进行。这是因为“商丘”也爆发过疫情,很难确定疫情是不是真的结束,怎么会入城呢。
只不过,所有的消息都显示一点,没有哪个地方再次爆发疫情,疫情大概是真的结束了。
“晋卿,征讨莱国一事……”高固第一次正式提出这个问题。
齐国就这件事情已经试探楼令很久,确实是应该得到一个正式的答复了。
“你们付出的代价不够。”楼令不等高固说话,径直往下说道:“不单单是我同不同意的问题,寡君与列为同僚都需要打点。”
高固眨了眨眼睛。
齐国只是对莱国略微惩戒,楼令当然可以自己做主。
可是,齐国要对莱国实施吞并,哪怕莱国是一个东夷体系的国家,碍于莱国已经在周王室有挂上名号,属于是晋国需要保证国祚延续的国家,怎么可能说让齐国吞并就吞并了呢。
晋国举起尊王攘夷大旗,对很多国家的国祚延续都有责任。
这也是很多袖珍型小国不被消灭的原因,没有之一。
当然了,那是因为齐国不够强大,他们要是强大到不用看人脸色,对后续将要承受的代价可以扛住,自然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现在的现实就是齐国扛不住,他们必须获得晋国的允许,才敢对莱国展开吞并行动。
这样一来,取得晋国的同意或默认对齐国来说就至关重要了。
“只要伯国同意,保准让伯国满意。”高固反应过来,立马做出承诺。
“不不不。”楼令必须强调一点,说道:“不是从国家层次进行允许。这样的代价不是齐国所能支付。只能是我们默认你们可以那么干。”
有什么不同吗?当然存在不同。
要是晋国公开同意齐国吞并莱国,事后就不存在任何的争议,也没有了一系列的麻烦。
晋国只是默许齐国吞并莱国,仅仅是晋国不会进行干涉,不代表最终成为既定事实。
直接摊开来说,晋国公开同意就是齐国获得主权,晋国只是默许则存在主权争议。
如果是后世的强国,国家要员对于主权归属一定会非常敏感,一点不允许存在模糊。
高固当然是齐国的高层,他却是没有那么重的敏感度,心里算计起了该付何等的代价。
“晋卿可以给予明确的指示吗?”高度说道。
楼令皱眉看向高固,选择一言不发。
明确的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