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反驳或是反击的子孔,他绞尽脑汁竟然拿不出一个立足点,全程闭嘴接受郤至的奚落。
子孔从郤至的奚落中听出了完整的信息。
晋国拒绝了郑国的提议,包括拒绝归还已经占领的城池,概不接受郑国的投降。
“我们极有诚意,你们不听一下物资名单与数量吗?”子孔事先已经有相关的心理准备,忍受着极度的不适,试图进行挽回。
中行偃很直接地说道:“我们必须持续占领占领。相信郑卿能够理解为什么非要占领不可。”
子孔还真的帮晋国找到了理由。
首先是,晋国非常需要在大河南岸有立足点,无论是继续攻打郑国,或者是跟楚国争霸,起码可以事先囤积好物资,减少后勤供应的难度与损耗。
再来,郑国一再悖盟,不存在任何信誉度。
晋国占领郑国北部除了当立足点之外,可以增加郑国悖盟需要付出的代价,真让晋国占领了郑国北部,以后郑国就不敢轻易悖盟,逼迫郑国站在晋国这一边,便于与楚国继续打争霸战争,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一个少年郎很突兀地出声,问道:“伯国占领那些土地之后,愿意相信我们吗?”
因为足够突兀的关系,所有人一致看向少年郎。
郑国那边该有人出来训斥,只是少年郎问得太过关键,哪怕显得很失礼,包括子孔在内的郑人并未做点什么。
中行偃才不会搭理一个连名字都不知道的少年郎,看了一眼就挪开目光,用眼神询问子孔怎么回事。
“他乃是子国之子,公孙侨。”子孔进行介绍。
在场的人知道子国是谁,多数人第一次听到公孙侨的名字。
楼令便是事先知道公孙侨的人之一,只不过仅是知道其人,更多就不清楚了。
这是公孙侨还没有加冠,并未有“字”。
如果介绍叫子产,楼令就知道是谁了。
子产啊,他执政后让郑国得到中兴,历史课本里面有专门的一篇。某些朝代被誉为法家先贤之一,唐玄宗时期的“忠臣一十六人”之一,满清时期列入“文庙从祀”。
“公孙?”中行偃当然有这个前缀代表什么,仍旧不想搭理。
公孙的身份而已,当代那么多诸侯国,公孙简直多不胜数。
来自郑国的一个公孙,不到晋国卿大夫非要特别给面子的程度。
“郑卿。”郤至先饮了一一觞酒,放下酒觞才开口说道:“不管你们认不认可,我们是在帮你们。”
子孔听得露出哭笑不得的表情。
更多的郑人则是一脸的气愤。
郤至压根不在意郑人有什么表现,说道:“你们失去了城池,有我们越过大河直接比邻,有了可以信任你们的基础。”
其实,可以视作郤至在发出威胁。
什么叫侵略者的嘴脸?看看在场的晋人,能够看得出来。
偏偏郑人气愤归气愤,他们必须承认无力反抗,转而思考晋人说得有没有道理。
一阵思考下来,脑子好的郑人不得不承认郤至说得没有错。
晋国夺取了郑国的北部,失去了大河这一道天然屏障,以后晋国要教训郑国太过于轻易,郑国一定不敢轻易背叛晋国,晋国也可以更相信郑国了。
当然,前提是晋国见好就收,没有灭掉郑国的意图。
子孔提议谈判暂时停止,带着人离开了。
“他们这是愿意接受了?”郤至有些没搞明白。
中行偃笑着说道:“看似心动了。”
郤至看向楼令。
“确实是心动了。”楼令说道。
讲实话,楼令可以全权做主,采取的应对方案会是一直拖着不与郑国谈判。
拖着无疑会对实施占领的一方更有利,别说晋国还想继续扩大战果。
连续几年有大量晋军在郑国实施军事行动,时时刻刻都会让郑国君臣神经紧绷。
郑国打不过晋国,无法使用军事行动驱离晋军,到最后只能是采取妥协,用最少的损失来争取结束敌对关系。
这样一来,急的怎么都不会是晋国,相反晋国可以借机经营占领区,也能够趁机继续扩大战果,拖越久只会是对郑国越不利。
楼令离开,要上车的时候,有人凑过来被拦下。
“让他过来。”楼令认出来人是在会议上说话没人理的公孙侨。
子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多少权势之类,晋国的卿大夫想打听极容易。
根据楼令所知,子国在郑国不至于是个透明人,只是子国绝对算不上有权有势。
公孙侨能够随行而来,足够说明问题。
“拜见晋卿。”公孙侨弯腰九十度行礼。
楼令回礼,等着公孙侨说话。
“侨年幼便听过晋卿的名声,亦拜读过晋卿的文章,有些许困惑之处。今次得以拜见,是否可寻晋卿解惑?”公孙侨说道。
文章?
楼令心里无比困惑,自己虽然是写了不少文章,但是并未外传。
“公孙移步吧?”楼令示意跟上。
当前年头暂时没有求学一说,看了某某人的文章感到困惑,倒是可以找上门寻求解惑。
后面楼令搞清楚怎么回事。
原来是公孙侨不知道从哪里获得楼令担任司马期间所写的一些条令,进行了专门的研读。
那是好些年前的事情了。
当时,栾书需要为扩军背书,恰好楼令担任司马一职,双方配合着各取所需,推广比较全面,列国想要获得文本并不困难。
类似的事情还会发生在司马穰苴、卫鞅等等改革者身上,他们撰写出文章,由于执行中必须推广,肯定是会流传出去。
同样的事情会一再发生,包括哪怕文本外传,知道改革内容的列国,明知道这样的改革是好事,问题是绝对不会照抄。
改革这种事情必然会遭到旧有既得利益者的排斥,真不是每一个国家都能实施改革,哪怕是答案摆在明面,一样会被无视掉。
公孙侨问了不少研读期间不解的事情,一一得到楼令的解答,两人看上去相处得非常不错。
“这是我的长子,小白。”楼令为公孙侨介绍刚刚回来的楼小白。
公孙侨行礼致意:“侨见过世子。”
楼令给楼小白介绍:“这是来自郑国的公孙,名侨。”
“小白见过公孙。”楼小白回礼致意。
这一幕对楼小白来说似曾相识。
想当初,楼令就是用这样慎重的方式给楼小白介绍晋周。
搞得楼小白觉得应该将公孙侨这张脸记住,态度上可以表现得很是热情。
“小白也可以为你解惑。”楼令对公孙侨说道。
公孙侨知道楼令愿意专门抽出时间来为自己解惑已经显得很厚道,哪能没有休止的纠缠,得知楼氏世子也能为自己解惑,稍微一个愣神,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当天下午,子孔再一次求见中行偃。
而中行偃召唤几位同僚,再一次与子孔为首的郑人进行谈判。
不知道子孔是得到什么授权,代表郑国部分接受晋国占领的事实,提出赎回“管”地的诉求,表示可以用财帛或是其它的地来交换。
中行偃先表示可以放弃占领“管”地,又代表晋国提出索要其它地方的要求。
这是“管”地距离“新郑”太近,一旦“管”地被晋国所控制,晋军想威胁“新郑”可以做到朝发夕至,郑国怎么可能让“管”地落在晋国掌控之中。
因为郑国无法使用武力夺回去,子孔与中行偃一再讨价还价,只能同意拿其它地方换取“管”地的提议,只是认为晋国索求实在太过分了。
“能用谈的方式来索求,好过使用武力。”郤至再一次威胁。
子孔说道:“那请允许当地的郑人迁徙。”
郤至“哈哈”笑了几声,说道:“早这样不就好了。”
“我方要求等晋侯过来亲自正式签订盟书。”子孔说道。
中行偃答应了下来。
全程没有说话的楼令在观察郑人的反应,看出双方谈妥之后,郑人尽管觉得耻辱,但是无一例外都是松了口气的模样。
“这是要顺势调整国策,不再左右摇摆了?”楼令意识到这一点,认为晋国赢了现在,极可能会输了未来。
..........
结论是硬盘坏了,导致系统崩溃一再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