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中行偃率先拿出卿位的人员名单与排序,人选和排位跟郤锜上次拿出来的一样。
然后,郤锜对名单提出异议,将栾黡从卿位名单中剔除,只是没有推举新的卿位人选。
到这里也就进入到共同推举的阶段。
智罃不出意外地推荐了赵武,没有讲赵武个人的优点,只是提到赵氏悠久的家族历史,最后提了一嘴赵庄姬。
“原来是孟姬的血脉。”晋君周当然知道孟姬是谁。
这个是晋国历史上最猛的女人,没有之一。
那个“历史”当然是野史,正史上孟姬只提到是晋景公的妹妹,赵庄子(赵朔)的妻子,其余没有多提到。
在野史的流传中,赵庄姬凭借一己之力害得赵氏覆灭,并且有着多个历史版本,无一例外都是反派的角色。
之前的晋君周无法了解太多,听到关于赵庄姬的传闻却有许多,愿意相信的是因为太过专权跋扈,晋景公从赵庄姬处着手,找到机会灭掉了赵氏。
那么,起码站在晋国公室的立场,赵庄姬并不是什么反派,相反是晋国公室的功臣。
“太年轻,并且赵氏太弱了!”郤锜就讲了这么一句。
郤锜的这个说法太直接,话却是不能够说讲得难听,以当前而言就是一个事实。
“赵孟没有任何履历,半点战绩和成绩都没有。一下子坐上卿位?那卿位成什么了。”郤至的话说出来就不怎么好听了。
只不过,郤至讲的也是大实话。
郤氏的两兄弟都反对,讲出来的话都是事实。
世界上什么最可怕?那就是用事实来讲话。
智罃当然知道赵武不止没有任何成绩,并且当前的赵氏很弱。
所以,智罃刚才只讲赵氏的历史和身上的公室血统,一句都没有提到赵武本人。
“大舅哥是想用赵武的公室血统来打动新君啊?”楼令必须承认智罃找到了正确的切入点。
公子周变成了晋君周,初来乍到的情况下,相熟的人没有几个,想要借力一定是着眼亲族。
现如今的晋国,郤氏已经转为卿族,即便郤氏仍旧自认是公族,以郤氏的强大和各种嚣张跋扈,一国之君压根亲近不起来。
强大又强势的郤氏跟国君有着太多利益冲突,必然站在国君的对立面。
讲事实就是,晋国之君想要收权,最大的障碍就是郤氏!
而晋国的诸多公族,他们的一系列的动荡中不是被灭,便是吓得成了鹌鹑。
另一个残酷的事实,卿位上的卿大夫已经没有一个公族封君,他们不可能让公族有染指卿位的机会了。
所以了,想要有所作为的晋国之君,他们必须倚重公族,扶持有公室血脉的赵武,真的是为数不多的选择之一。
楼令能够想明白这一层,想来其余卿大夫应该也能够想到?
这不,智罃不是非要在这一次将赵武推上去,只是推出赵武来让晋君周知道有那么一个人。
在郤锜和郤至反对过后,中行偃与郤犨也进行了反对。
如果智罃真的非要推赵武上位,起码应该私下接触几位卿大夫,不该在廷议的时候出现这种状况。
“那……”晋君周迟疑着问道:“新军佐该选何人?”
晋君周这样问,自然是对其余的卿位排序和人选没有反对意见。
那样一来,楼令上位并担任下军佐便是通过了。
郤犨是卿大夫之中第一个对谁来担任新军佐进行表态的人,说道:“君上,臣以为彘鲂合适。”
这个彘鲂是谁?他是士匄的叔父,也是范氏小宗彘氏之主。
中行偃附和说道:“臣亦认为彘鲂适合。”
随后,郤锜和郤至虽然没有开口赞成,但是也没有进行反对。
楼令在偷偷观察智罃和赵武的情况。
提议被否决的智罃脸色不怎么好看,只是看上去并没有多么愤怒。
该是多傻的智罃才会表现得愤怒?他真的这样,一下子要得罪大宗之主中行偃和进行明确反对的郤锜和郤至了。
至于赵武?他全程低着头,使人无法看到脸上的表情,自然也不好猜测什么想法。
“下军佐以为呢?”晋君周突然问道。
刚才,新的卿位排序和人选已经通过,只差盖章再公示。
以排序论,便是:中军将郤锜、中军佐中行偃,上军将智罃、上军佐郤犨,下军将郤至、下军佐楼令,新军将士匄,新军佐在商议。
“君上问你了。”郤至对楼令进行提醒。
楼令当然知道,只是不能表现得那般急不可耐,直至有郤至提醒才像是反应过来。
“臣无异议。”楼令压根不愿意多说。
新人嘛,该有新人的自觉,不应该刚上位就太过于活跃,要不然极可能让某个老人不高兴了。
只要不反对,便是给予范氏一个人情,何必跳出来帮范氏造势,惹得某个或多个老人不高兴,看着也是在巴结范氏。
晋君周问卿大夫之外的其余人:“诸位以为呢?”
能够参与廷议的人,他们必须带着脑子,知道什么话应该说,什么话说出来会给家族惹祸,自然是随大流应和。
一众卿大夫和准卿大夫没有意见,哪个傻子跳出来进行反对?倒是趁现在讲几句好话,可能让范氏记住自己这么个人。
那么,一阵议论下来,士鲂担任新军佐变成了众望所归。
“如此,寡人无异议。”晋君周最终拍板。
刚上任中军将的郤锜当即动笔,拟写卿位名单和排序,送交晋君周进行用印。
这一份卿位名单和排序确认下来,廷议最关键的部分结束,只是绝对还没有完。
栾氏和韩氏倒下,动荡期间有其他家族受到波及,空出了不少的官职。
同时,有人升了官,自然而然也就留出了位置。
“君上,诸位同僚。”楼令站起身来,说道:“令推荐祁午接任中军尉。”
有所心理准备的祁午看到楼令站起来那样说,还是激动到不行。
知道楼令与祁奚约定的人,他们对楼令推荐祁午担任中军尉,不感到意外的同时,见识到了楼令的信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