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城。</P>
翌日一早,张合集结大军准备出战,大将军夏侯献则是率领本部兵马,带着中领军曹爽和其麾下的射声、长水二营坐镇邓塞。</P>
大军出营后,曹爽领着曹纂来到中军大帐。</P>
曹纂是曹休的次子,骁骑将军曹肇之弟。</P>
他与兄长曹肇那种阴柔之风截然不同,长相颇为彪悍,据说他能力举千钧,是现如今宗室中罕见的猛将。</P>
此次出征,曹纂加封殄吴将军随军南下。</P>
一进来,膀大腰圆的曹爽便一副要死的模样说道:“大将军,这荆襄之地潮热难耐,真不是人待的地方。”</P>
曹爽多半是继承了其父曹真的体质,人还没到中年体型就愈发的变得浑圆。</P>
夏侯献看着曹爽汗如雨下,若非是在战时,他怀疑曹爽都会脱了这身甲胄。</P>
“昭伯兄该关心的不是这些吧!”</P>
一旁的曹纂嗓音浑厚,“我军多为北人,这个季节在荆州作战要当心疫病的传播才是。”</P>
听到这话,夏侯献不禁侧目看去,心说这曹纂果然有些基本的军事素养。</P>
“二位先坐。”他摆了摆手,接着收回目光,单手撑着下巴,继续看向案上的地图。</P>
曹爽二人这才注意到,夏侯献的身旁跪坐着一位不到弱冠之年的俊朗男子。</P>
夏侯献问他:“季彦,这吴军北上襄阳一般会如何行军?”</P>
裴秀探过脑袋,目光扫向那张地图,尽管他从未去过吴境,但他自幼就对世间的山川河流有着浓厚的兴趣。</P>
于是很快指着图中“江陵城”的位置说道:</P>
“江陵以东是夏水,吴军多走水路,他们必然会东出夏水而后绕道沔阳,随后再汇入汉水北上。”</P>
夏侯献目不转睛地看着,随即点点头:</P>
“应是如此。如果是我军南下,应当会走当阳、长坂这条适合步骑行军的路,吴军则不然,他们不会放着大好的战船不用。”</P>
裴秀若有所思。</P>
夏侯献紧接着又补充了一句:“当年关羽北上樊城,走的应当也是这条路。”</P>
裴秀盯着地图上的某处,思索了一阵说道:“只要敌军的目标是樊城,那水路是唯一的选择。如果胃口再大一些,可以水陆并进,先围襄阳。”</P>
“不错。”</P>
夏侯献看向图中的汉水两岸,北岸是樊城,南岸则是是襄阳城,两城隔江而望。</P>
但两座城的城防却是大不相同。</P>
樊城是低矮的夯土城墙,而襄阳是青条石和大城砖砌成;樊城的护城河只有十米宽,而襄阳城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引汉水为护城河,宽达二百多米。</P>
谁是真正的硬骨头,不言而喻。</P>
樊城濒临汉水,三面平原,更利于大兵团展开。</P>
所以一般来说只要主将不是一窍不通,大多会选择主攻樊城而派偏师包围襄阳,或者直接放弃襄阳,只留舟船横于汉江之上。</P>
一旦拿下樊城,襄阳守军很可能就会不战而降了。</P>
夏侯献的注意力依旧在汉水之上,顺着汉水往南看去,魏国襄阳郡最南部的一座城池名为宜城。</P>
然而城池距离汉水有三十四里的距离,起不到沿江要塞的作用。</P>
平时最多作为一个前哨站点使用,而且吴军也对此城丝毫没有兴趣。</P>
这时,汉水南部,吴军境内的一座城池引起了他的注意。</P>
图上标注的名字叫做石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