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鲜血无名荐轩辕(间谍简史,九千字章)(2 / 2)

反间,就是利用敌人的间谍为自己服务。</P>

当敌人派间谍来刺探我方情况时,被我发现,即用大量金钱收买他,满足他的要求,使之为我所用,或者我方发现了间谍,故作不知,放泄一些假情报,让他回去报告,使敌人上当。</P>

《三国演义》中吴将周瑜使反间计使曹操错杀了蔡瑁、张允这件事情在真实历史中是子虚乌有的,但其实就是反间计的使用。</P>

1944年6月二战时盟军登陆诺曼底前,就提前半年启动了史上最大规模的‘反间’行动:其中最重要一条就是让德军指挥部相信盟军在诺曼底登陆不过是佯攻,真正登陆地点是法国加莱。</P>

当时英国情报部门工作十分优秀,是对于德国方面,在英国德国间谍大部分都被识破,主要是因为英国和欧洲大陆度量衡、货币都不一样,德国间谍很难开展工作,英国同时找机会策反德国间谍,让他们成为双面间谍,其中有四位是德国情报机关深信不疑的特工,代号分别是嘉宝、珍宝、三轮车、布鲁斯特,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嘉宝间谍。</P>

盟军通过这些被收买的间谍和没有被收买但已被察悉的间谍持续向德军佐证传递一个情报:诺曼底登陆只是假象,盟军还会在法国加莱登陆。</P>

这次规模巨大的‘反间’行动非常成功,德军把重兵布置在加莱,盟军登陆诺曼底时压力减轻了许多。</P>

而神州宋朝魏泰的《东轩笔录》收录了一则北宋名将种世衡实施反间计的详细经过。</P>

宋仁宗庆历中,种世衡守青涧城,对垒的西夏野利遇乞将智勇双全,种世衡很想除掉他。</P>

时‘有悟空寺僧光信者,落魄耽酒,边人谓之土和尚,多往来蕃部中,世衡尝厚给酒肉,善遇之’。一天,种世衡请光信带封信给野利遇乞,行前又找他饮酒,并送了光信和尚一件新棉袄。</P>

酒足饭饱之后,光信和尚就穿着新棉袄,带着信出发了。</P>

可他刚到西夏边境就被逮到了,从他身上搜出了种世衡写给野利遇乞的书信,不过信上只是些嘘寒问暖的话。</P>

西夏王元昊不相信事情会这么简单,对光信和尚严刑拷打,仍然一无所获。</P>

这时候,光信身上穿的新棉袄引起了元昊的注意,他命人仔细检查,果然从里面找到了另外一封书信,竟然是种世衡跟野利遇乞相约里应外合的密约。</P>

元昊勃然大怒,撤了野利遇乞的兵权,不久之后,将其杀害。</P>

种世衡耍了一记漂亮的反间计,只可怜了一无所知的和尚的性命。</P>

死间,即用犯罪的人或死士做间谍,必要时可以牺牲间谍来达到我方目的。</P>

着名案例就是楚汉时期刘邦派手下郦食其说服齐王投降,齐王将自己72城池献给刘邦后,被韩信直捣都城,齐王知道后气的将郦食其下了油锅后自己落荒而逃。</P>

历史上最有名的死间是苏秦。</P>

苏秦是战国时代着名的纵横家,他起于燕王的赏识,提出的‘合纵战略’使秦国十五年不敢出兵函谷关。六国合纵高光期,他身兼六国相印,各国对他趋之若鹜,然而联盟解散后,他如仓皇之犬,各国都不愿收留,最后也还是只有燕王愿意接纳他,苏秦也决心誓死以报。</P>

后来,齐宣王趁着燕国发丧之机,攻打燕国,并侵占了十座城池。值此燕国存亡之际,苏秦挺身而出,决定出使齐国。苏秦至齐后,不但成功地说服齐宣王归还了燕国城池,还决定留在齐国作燕国的卧底。</P>

在齐国十六年间,苏秦不但成功地爬到了客卿的高位,还完成了削弱齐国的任务:促成齐国讨伐宋国,离间齐国和赵国的关系,使齐与宋、赵、秦交恶。</P>

最后,苏秦身份暴露被齐王车裂而死。</P>

生间,即选择精干的人做间谍,搞了间谍活动之后,能活着回来报告情况。</P>

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周恩来总理巧妙布局,在蒋介石身边的四位传奇红色特工——郭汝瑰、刘斐、韩练成、沈安娜,就是生间。</P>

其中郭汝瑰历任国军徐州司令部参谋长、中华民国国防部作战厅厅长、国军第22兵团司令等职,导致国军处处吃亏,为中共在内战中的胜利作出巨大贡献。</P>

在内战中,由于郭汝瑰参与制定国军军事计划,能够较为便利地将国军的情报及时传出。淮海战役期间,就是他将杜聿明突围路线及时传递给了共军,导致国军大败。</P>

据说郭汝瑰去世后,台湾有人(过去的同事)寄来的邮件只有一张白纸,意思是‘一切尽在不言中’。</P>

刘斐则曾留学日本陆军大学,人称民国三个半军事家的那半个就是说的他。</P>

在国民党抗战和戡乱期间他当了11年的参谋次长,全面负责作战部的实际指挥,他的才气连蒋介石都不得不避让三分,故而人称霸王次长。</P>

比较有趣的是,受共产党的指示,郭汝瑰和刘斐曾互相指责对方是共产党,以达到掩盖共党身份的目的。</P>

第三个红色特工韩练成曾经救过蒋介石的命,得到蒋介石高度信任,韩练成在国军做到了高级将领。</P>

第四个传奇红色特工是沈安娜,她曾在国民党内部担任中央党部高级速记员,在蒋介石以及各种高官要员出席的会议上做速记,与丈夫华明之相互配合,潜伏长达14年。</P>

有这四位生间环绕,国共内战蒋介石败亡还真是再正常不过了。</P>

因间、内间、反间、死间和生间,这五间的关系互相关联、互相补充、而以‘反间’为根本,为关键。</P>

进行间谍活动必须具备两点:一是绝对保密才能发挥间谍的作用、二是重金收买间谍,使之死心塌地去卖命。</P>

就神州间谍机构的历史而言,西周时设置士师掌管邦谍,主管军事情报。</P>

东周是一个战争频繁的时代,春秋时期的晋国设有候正一官,是军队中负责谍报侦察的官职。战国时期的周王室、赵国、齐国、秦国都设立候这一官职,用于侦查敌情。</P>

汉朝时,军队当中有专门进行侦查活动的候骑和斥候,并且出现了专门管理侦查活动人员的官吏‘候吏’。特别时期,皇帝会钦封‘绣衣吏’镇压农民起义。</P>

此外,大量使用商贩当间谍。汉武帝时,派聂壹以出塞经商为名,诱匈奴于马邑,可惜未成功。</P>

汉代设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对内间谍机构——诏狱,又称廷尉狱。</P>

名义上,诏狱只关押高官,其实是皇帝的私狱,脱离了国家司法系统。汉文帝始建诏狱,关押过周勃等功臣,最多时,汉代诏狱关押了十多万犯人。</P>

三国时,对外间谍组织变化不大,对内间谍组织则有较大发展,出现了“校事”。</P>

曹操是始作俑者,他出身宦官家族,为防止士人集团不满,维护自己的统治,侦查臣下的言行,他设立的专门的特务机构,名为“校事”,“校事”为最高统治者充当耳目,负责监察百官与吏民。到了曹丕称帝的时候,已可‘上察百官,下摄众司’。</P>

东吴孙权得位亦不正,也设置了类似机构,称中书或典校。由于其毁短大臣,排陷无辜,在责难声中被取消。但是此时吴国边境已出现反间谍组织,‘刺奸屯’每个刺奸屯有五个兵,屯长(贼曹)一人,负责边境反间谍和报警任务。</P>

中书流毒下延,到南北朝时,为监控出任各州的军政长官,设典签,即‘典签帅,一方之事,悉以委之,每至觐接,辄留心顾问,刺史行事之美恶系于典签之口’,是皇帝在大臣身边安插的间谍。</P>

北魏时,还曾设立了‘候官’这一间谍性质的机构来监察百官。这个特务间谍机构具有专业的水准,权力非常之大,被孝文帝裁撤时,已经发展至千余人。</P>

隋唐外患、内乱不断,间谍得以迅速发展。</P>

隋代有左右武侯府和左右虞侯开府,掌斥候,伺非常。唐朝左、右金吾卫上将军和左、右金吾卫大将军,负责京师治安和情报,都有间谍机构性质。</P>

唐代的宫廷的保卫制度沿袭隋代。但是当武则天当上皇帝之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剪除异己。私自设立了内卫部门,设立是为了查处违律违法的贪官污吏和不合武则天心意的人的。许多大臣,皇室族人闻风丧胆。武则天驾崩后,新帝和大臣痛恨内卫,立即取消了梅花内卫集团。间谍重要性提升,工具上也有进步。</P>

唐代颜真卿发明了间谍工作的蜡丸,它的优点在于不怕水,保证文件不被损坏,且不易被发现。</P>

唐肃宗时的太监李辅国,权重位高,竟达到威逼皇帝、擅杀皇后的地步。为了维护其权势,李辅国秘密组织了一个由数十人组成的间谋组织机构‘察事’,其成员称为察事厅子或察事厅儿,这些人专门对宫廷官吏进行政治侦察、控制活动,从而建立神州侦察、间谍史上的第一个特工组织。</P>

从专业度看,察事远超前代。</P>

地方藩镇则多设进奏院应对,‘唐藩镇皆置邸舍京师,以大将主之。谓之上都留后。’进奏院是藩镇用来窥伺唐廷的间谍机构。</P>

宋朝的皇城司则是继唐朝李辅国之后,神州乃至世界上直属于皇帝的第一个间谍机关。边境则设置有专门的情报间谍机构——边辅。宋朝富裕,皇城司和边辅都有专门的经费支持。</P>

宋朝无法突破的困境是,投入虽多,却由对内与对外两家分摊,为争资源,双方彼此隐瞒、互相掣肘,导致整体效率极低。</P>

元明清时期,间谍机构继续完善,可惜只是对内形成‘三厂一卫’,达到神州古代的高峰,对外进步不多。</P>

三厂指东厂、西厂和内办事厂。朱棣篡位后,担心臣民不满,设东厂镇压;西厂是明宪宗设立,规模比东厂大一倍,一度被取消,后太监刘瑾恢复。内办事厂是刘瑾创设的。一卫指锦衣卫,编制达一千五百多人,设有私家法庭、监狱。</P>

‘三厂一卫’的规模空前绝后,却一不能免于饥民造反,二不能抵御外侮。</P>

不过,明朝曾打赢一场漂亮的间谍战。据学者郑洁西钩沉,丰臣秀吉侵朝前,在日明人许仪得知后,将情报交给明商陈申,送到福建,没想到,地方官颟顸,反而逮捕了陈申,但相关警报通过其他渠道,还是传给了明廷,名臣徐光启便提前得知该情报。</P>

战争爆发后,明朝立刻派出许惟敬、史世用、许豫、张一学、张一治、廉思谨等间谍,加上渡日海商黄加、黄枝、姚明、姚治衢,他们在日潜伏,甚至策划过刺杀丰臣秀吉的方案。</P>

在这些间谍中,许仪是萨摩藩主岛津义久的私医,岛津不满丰臣秀吉,曾想独立,他发现丰臣秀吉已病重,便告诉许仪,支持丰臣秀吉的人很少,他一死,日军必撤。许仪将此情报传回国内,故明朝在战争后期采取了拖延战法。</P>

清代吸取了历代统治者的经验教训,虽然没有设立明代厂卫这样公开的间谍特务机构,但康熙时设在江南的‘三织造署’,实际上就是康熙帝设在江南的三个秘密间谍情报站。</P>

而且,清代还采用密折制度和在各级政府机构中选派专人来实现其侦察间谍活动。一般情况下,各州县都有一至二人专门从事侦察间谍活动的胥吏。</P>

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设立粘杆处,是清朝的特务机关,正式名称叫尚虞备用处,早在其还是皇子时,便已创立。</P>

在雍正的夺嫡过程当中,胤禛表面上与世无争,暗地里却制定纲领,加紧了争储的步伐。他招募江湖武功高手,训练家丁队伍,这支队伍的任务是四处刺探情报,铲除异己。粘杆处虽属内务府系统,总部却设在雍亲王府。</P>

清世宗去世后,清高宗继续利用粘杆处控制京内外和外省大臣的活动。直到清高宗死后,清仁宗嘉庆皇帝诛杀和珅,牵连清洗粘杆处,粘杆处的特务活动才逐渐废除。</P>

到抗战时期,就是中共的中央特别行动科与八路军前总情报处、国民党的中统、军统,汪伪的76号,日本的特高课和梅兰竹菊四机关,以及英、美、苏、德等各国间谍混杂的一段史诗时期了。</P>

这段时期,国民党和中共的特工为保守国土、抗击日寇和汪伪都付出了惨重的浸满了鲜血的代价。</P>

仅军统正式登记在册的特工就牺牲多人,军统外围的工作人员牺牲达到人。中共的档案未解密,但想来中央特别行动科与八路军前总情报处牺牲的烈士也不在万人之下。</P>

真正是一寸山河一寸血,鲜血无名荐轩辕!</P>

英风烈烈,气骨铮铮!</P>

壮哉!伟哉!”</P>

许仙击节抚掌,连叹几声,结束了这段引经据典的“神州间谍史”的介绍。</P>

许仙端起茶杯,啜饮了几口,又放下,静看着蹙眉沉思、似有启发的慕解语,也不去打扰她的思路。</P>

过了五六分钟,好像想通了什么的慕解语忽然眼睛发亮,腾地把男人扑倒在沙发上,兴高采烈喊道:“相公,你太厉害了。我好喜欢!”</P>

她左手伸进许仙的睡衣内,右手抓住许仙的左手盖到自己那片深深深海沟上,媚眼如丝,热情似火,兴奋道:“本宫决定,要好好犒劳你。”</P>

“呃,我怀疑你是在犒劳自己!”</P>

“……”</P>

“呜——我——我们是不是——该到床上去——”</P>

“闭嘴!吻我!”</P>

“你让我闭嘴,还是让我吻你?闭嘴怎么吻你?”</P>

“……”</P>

“啊——娘子别咬我!别咬那里——呜——好舒服。轻一点,温柔点,对,就这样——”</P>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