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乐章 原野的花朵告诉我(6):时差(二合一)(2 / 2)

旧日音乐家 胆小橙 2349 字 10个月前

范宁心中暗自惊疑不定了几秒,然后不动神色的点头:

“哦,我看过一些民俗杂志类报刊的盘点或年鉴,上面记载着这个维埃恩的回国时间是次年春天,也就是新历876年。”

“你的文献阅读记性不错,我游山玩水的记性同样不错。”吕克特朗声笑了笑,“此类民俗杂志习惯于标榜‘史上最全’,撰写文章时道听途说,事实不加证伪便拼凑堆砌,数据不准或评价失实是常有之事。”

范宁切割红豆米糕的刀叉停在了半空中。

这个时差…..是怎么回事!?

他清楚,别说吕克特这样的邃晓者,就自己这个高位阶极限,灵性在博闻强识方面就已经站到了人类的金字塔顶端,对于时间过得太久的不甚留意之事,可能有些细节已经遗忘,但只要记得的、或能通过潜意识挖掘出来的部分,其准确度是完全不用怀疑的。

如果没有外力干扰的话,“错误”是比“遗忘”难以发生得多的事情。

况且维埃恩于新历876年回国之后,乌夫兰塞尔那边自己调查过的档案,时间节点也是可以衔接上的。

那吕克特大师口中所说的“也许两三年,也许四五年”,他在狐百合原野里看到的人是谁?

半晌,他才恢复了表面怡然如常的神态。

持续数个小时的攀谈结束之际,吕克特站起身眺望花灯璀璨的城邦夜景:“令人愉快的夜晚,舍勒小先生应该还需要为自己的学生准备决赛曲目,就不多消磨时光了,呵呵.我十分期待那些改编的诗歌会被如何呈现,不过得多提醒一句,最终环节的对抗激烈程度往往堪比拉锯战,据说那位布谷鸟小姐的老师赛涅西诺,对此可是倾泻了相当多的灵感,在五十多位评委和海量听众面前,我的取舍可不会受太多偏好的影响”

范宁的表情没有体现出对此事的过多专注,他觉得有很多疑问,但不知该如何提起,最后却是开口问道:

“请教吕克特大师,‘唤醒之咏’的含义是什么?”

吕克特讶异地望了他一眼:

“当年传奇钢琴家‘李’连续三年达成唤醒的壮举,相比于你那段才排练几分钟的引子,恐怕在功力上也要弱掉三分。”

“至少近半个世纪的历史里,没人比你更懂‘唤醒之咏’,没人对‘爱是一个疑问’的解读能比你更深刻。”

范宁依旧在接二连三地提问:

“为什么在南国的旅途中会有频繁的迷路?”

“祝福徽记的浆果从何而来?漫天飘洒的花雨从何而来?河溪流淌的美酒从何而来?”

“‘盛夏已至’是否具有深层次的隐喻义?”

吕克特深吸一口雪茄,呼出带有不凋花蜜气息的淡红色烟雾:

“幻觉带来的感官刺激更为强烈,有时足以侵蚀现实世界的法则。”

范宁听过这句话,那是《芳卉述论》上的经典原文,他皱眉仔细思索起来。

“盛夏是幻象四起的时节,盛夏是浓情蜜意的时节,盛夏是接近答案的时节。”一阵猛烈的狂风刮过露天咖啡台,吕克特降入战车,身影开始化为一片片被卷起的锋利叶子。

“只是‘接近’,不是‘获得’?”范宁针对最后一句提问的声音拔高了几分。

但那些叶片已经吹散在夜空中,只有地上剩着一根被吸了一半的香烟。

第一场谈话结束,用鞋将其踩灭后,范宁站在原地出神了一小会。

但当下实在有过于重要的事情和过于紧凑的安排,他来不及再拖延时候了。

当夜,他在完成第一乐章细节修订,以及第二乐章收尾工作后入梦了启明教堂。

在礼台具象出的钢琴上奏响“西西里舞曲”后,他遵循灵性中独一无二的回应,与烛台中的其中一盏建立了神秘联系。

当看到那缕外焰全部被血红色侵染的紫色烛火时,范宁瞳孔猛然收缩了几分。

从旅途半途中的构思,到“巨人”交响曲音乐会上的隐知拆解,《唤醒之诗》的创作和精修速度已经非常赶了,但显然,事情始终处于很险要而迅速的进展过程中。

他甚至都没有听到琼出声叫自己,要么是在拆解污染之际无暇分神,要么是其现在的状态不足以保证完全规避掉“绯红儿小姐”的追踪定位。

数百张终末之皮接连飘至烛台旁边旋转,当其中第一张在烛火中燃起时,坐在教堂后方高处管风琴演奏台前的范宁,已经伸出右手,用齐刷刷的八度奏出了“哀乐起床号”的主题。

随着管弦乐缩编谱的《唤醒之诗》往下进行,烛火的血色光晕开始迅速闪烁变淡。

它的声部织体结构极其复杂,也只有范宁这种逆天的指挥功底,可以仅凭一台管风琴完成它的缩编,即便这样也丢失了一些次要的进行或特别的配器音色。

但是,演奏在此时仅仅只是辅助,对于琼这样具备顶级内心听觉的人来说,她对隐知缓冲高地的搭建,多半还是依赖于谱面的阅读。

不知从何时起,一道穿着紫色纱裙的小巧身影已经坐在了管风琴下方的礼台前沿,双手撑地,搭着双腿,但双目仍然紧闭。

尾声,范宁用脚踏板敲出定音鼓的滚奏与三连音,右手在下层键盘奏出弦乐组与管乐组疾风骤雨的上行音阶,而左手以更为强烈的速度,在上层键盘刮奏出竖琴的声部,与之形成密不透风的对位织体,最后的启明教堂以横跨6个八度的f音强击声结束了《唤醒之诗》。

下方的礼台与上方的管风琴台,一个转身一个站起,两人的目光遥相对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