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首席钢琴顾问(4K二合一)(1 / 2)

旧日音乐家 胆小橙 2687 字 9个月前

用理性的手法拆解了拉二几处大的情绪段落后,维亚德林开始谈整部作品的指法设计。

“引子过后的这片音群,都先是一个分解八度,再是带着五度音程的迂回上升琶音,像我除去八度,后面的用一只手就能完成,你们不能和我比...你把它写得太快了,此处指法如果只利用右手来完成除去八度音程之后的琶音,这种速度要求会相当困难。”

“是这么回事。”范宁深表认同。

更要命的是这里的主旋律还在乐队,钢琴只是营造狂暴的音流背景,它要去合乐队,不能喧宾夺主,还要兼顾音流中最低处的打击感。

也就是通俗来讲的“在跑动中继续敲钟”。

“你是怎么处理的?”维亚德林问道。

“左手弹奏前4个音,与右手配合完成整组琶音。”范宁答出了自己觉得顺手的方法。

“原理?”

“原理...”范宁皱眉思考起来。

“核心在于用-1指转3-1指的手腕转动来弹奏左手八度与上方五度,符合人体的发力习惯,也便于强调重音,因此举一反三,在后续以八度为基础的同样结构的琶音织体里,均可采用这种方式。”

“原来如此。”

维亚德林开始一条条阐述“拉二”的指法或踏板的设计原理,让范宁触类旁通。

在有的片段,他用钢笔划出一道道弧线。

“此处右手看我的连线分组,每一组都以1指开头,内部的指法就全部化解为常规方式了,你的呼吸也用这个分组来处理...”

在有的片段,他用钢笔记下连续的数字和3。

“这里你记住核心的思维是以-3指为轴心进行转指运动。所有类似的音型都可以这样来摆脱大跨度的风险,从而保持了音乐的流畅性与演奏的舒适度...”

在有的片段,他把左手划出了两个部分。

“这里左手的三连音与根音按两声部处理,上方利用转指技巧后,根音很自然地就会用指结束,凡是如此形式的组成都可以这样解决...”

“第三乐章这里的左手,指法不同但原理类似:缩短与根咅的距离。上方和弦尽量避开指,并且利用手腕转动,在和弦与跟音之间创造把位感,以达到缩短距离的作用,嗯,这种片段的把位感相当重要...”

“这里你的和声是两拍一换,类似这么密集的音符,第二拍和第四拍踏板肯定要收掉,你不觉得音色很粘稠吗?”

“收太勐了,再不着痕迹一点。”

从指法到踏板,范宁点头如捣蒜。

“这两个片段怎么办?”几次踏板桉例分析后,维亚德林指着两处和声功能复杂的小节提问。

范宁当即学以致用,按照之前的思路,标出和声进行中的经过音和延留音,并突出主要功能块。

他的左手弹奏着双层次的复杂和声,脚下抓大放小,将根音的变化切换出来,而弹到后续琶音时,又变为抖动踏板踩法。

“很好,下一个呢?”

范宁想了想,在第一个和弦进入时不踩踏板,直到复功能叠加时才踩下并保持到段落结束。

“第二部钢协上课结束。”

时间过去四个小时后,维亚德林大手一挥。

说实话,他觉得范宁的领悟能力简直是个怪物。

要他模彷的演奏方式最多重复三遍,普适性较强的解决法他能举一反十,至于原理层面的理论性东西...

总之他脑子里已经铺好了干燥的燃料,只需一个火星就能成片成片地烧起来!

维亚德林觉得,这么比起来,他以前教过的那些公学子弟或贵族小姐,哪怕是自己选择性传授的,也简直太...

要是早点遇到教学体验感这么畅快的学生,或许自己的嗓门现在不会练得这么大!

“先休息一下?”

“主要取决于您。”范宁摇头。

从“超级大平层”的落地窗向外看去,外面傍晚的暮色已经降临。

“我无所谓,主要看你。”

“我的状态比来时还要好。”

“你不需要用餐?可以叫人送点吃的上来。”

“进餐?上了这种课,还需要进餐?”

范宁只感觉自己精神越来越明朗,思维越来越清晰,整个手指和身体都在蠢蠢欲动。

自己的灵性状态恐怕已不在堪堪九阶入门的程度了。

他把普罗科菲耶夫《c大调第三钢琴协奏曲》的总谱往上一架:“会长,您要是没有意见,我可以弹到明天天亮!”

“继续。”维亚德林喝了一口果茶。

范宁在心里走了一遍悠扬的乐队序奏,脑海中的弦乐震音逐渐高涨,然后舒缓和宁静被打破,他双手齐刷刷地奏出明快、欢愉而节奏感十足的钢琴主题。

弹得略微有点赶,不到半个小时,三个乐章接近尾声,他双手弹出狂暴而密不透风的八度结束句,以炫目和窒息的辉煌音响将乐曲推向高潮。

汗水从鼻尖滴落,范宁气喘吁吁地整理衣着,然后从胸前掏出手帕擦了擦额头。

太难了,普三太难了。

总觉得哪里差点意思。

“你这三部钢协的风格变化果真有趣,都能看出鲜明的北大陆霍夫曼民族特征,但作曲语汇的激进程度又在依次递增。”

维亚德林评价完后,继续开始了范宁所期待的归纳和点拨。

他对柴一用的关键词是“点”、“线”、“面”,拉二是“指法”和“踏板”,而普三只用了一个词。

——“重音”。

“想展示出这部作品的特质,关键就在于把握住各片段重音的精髓,营造出活力四射或光怪陆离的打击效果...”

“第一遍的初印象,或许归纳不完善,不过你大概可将重音归于四类处理方式。”

维亚德林侃侃而谈。

“第一种,指尖重音,大概是对应‘>’记号,一般用于mp-p-pp等弱力度音群中的相对强调,你的第三关节要积极运动起来,落键直接轻松,再来一点小小的颗粒性。”

“第二种,指节重音,大概是对应‘-’记号,下键速度相对更缓,揉进去。

“第三种,手腕重音,或可想象音符上面有个倒拱形(u)的符号,手指触键后,手腕带动指尖转动一下再提起。”

“第四种,最强的锤击重音,想象倒拱形的符号更锐(v),一般在f及ff以上力度中运用,触键凌厉快速,第三关节架好,指尖硬挺,突出强烈的打击感。”

“看第1小节的这里,用哪种?”维亚德林示意范宁注意第一乐章主部主题的一个ol。

范宁从第9小节进入,当弹下那个音符时,他想象着指尖被手腕带动,疾速在上方转出了一个u形。

“很好,第17小节,虽然你自己没写重音,但右手第一个降e完全可以施以最强的锤击重音。”

范宁从开场重新进入,当弹到这里时,他手腕从高处直接落下,指节凌厉而快速地触键。

舒服了。

“第7小节,你的第一个d音感觉找着了,但你又只标了这一个,建议你三个一组,首音全部如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