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先生,你说陈胜吴广?”</P>
嬴政问道,“这陈胜吴广,乃是哪一国的宗室之后?还是,哪一国的勋贵?”</P>
“都不是啊,农民。”</P>
赵龙说道。</P>
“农民?务农的耕夫?”</P>
嬴政听了,很是诧异。</P>
“对啊,其实他是个雇农出身,主要是给别人种地。”</P>
赵龙说道。</P>
一个耕夫,为什么要造反?</P>
嬴政不解说道,“一个耕夫带头造反?是为如何?”</P>
这种地的人竟然也造反?</P>
难道不应该是那些六国贵族们带头造反,而这些人顶多跟随或者响应吗?</P>
“事情是这样的。”</P>
赵龙说道,“当时他们是九百个被押解到北边守边的戍卒,正好赶上瓢泼大雨,已经延误了准时到达的时间了,据说按照秦朝那时候的律法,这九百人得砍头的。所以,陈胜吴广这两个屯长,就耍了一些手段,把押解的两个官兵给杀了,带着剩下的人起义了。”</P>
什么?</P>
听到赵龙的话之后,嬴政不禁一阵惊讶,意外说道,“哪里需要砍头?”</P>
“说是超过时限,就要被砍头。”</P>
赵龙摊手说道。</P>
“这简直是胡说!”</P>
嬴政说道,“秦律上说的很清楚,如果延时三到五日,那领头的人要被次责,如果延时过久,那么就要被罚没两个盾甲的钱!如果因为暴雨延期而导致确不能达到,那就自当取消了!哪里来的要杀头?如果如此就要被砍头的话,那要杀多少人?一年里面,终究有数月可能大雨磅礴,这谁人不知啊?”</P>
“啊?是吗?”</P>
赵龙听了一愣,“你说的好像有点道理,你说的秦律,该不会是道听途说的吧?”</P>
我特么?</P>
朕还道听途说?</P>
听到赵龙的话,嬴政不禁一阵脸黑,“这个是的的确确不可能的事情!秦律上就是这么写的,我比谁都清楚!”</P>
“卧槽,吓我一跳,你还研究过历史呀?”</P>
赵龙听了,当即一乐。</P>
“哦?呵呵,呵呵……”</P>
嬴政这才缓缓一笑,改口说道,“不算研究,只是涉猎涉猎……”</P>
说着,眼角瞥到了胡亥。</P>
嗯?</P>
等等!</P>
忽然之间,嬴政发问道,“难道,是胡亥登基之后,故意改的?”</P>
什么?</P>
听到嬴政的话之后,胡亥也瞬间脸色一变,一脸苍白。</P>
卧槽?</P>
又是我的锅?</P>
“这,这应该不是吧?”</P>
胡亥听了之后瞬间头大,一脸无奈的说道。</P>
“有这个可能。”</P>
赵龙说道,“胡亥不是跟着赵高学习律法吗?他想发挥发挥,那也是有这个可能性的。”</P>
我?</P>
胡亥听了,讪讪一笑,委婉说道,“这不会吧?这咋可能呢……对了!”</P>
忽然之间,胡亥想到了什么,忍不住说道,“先生,这不对啊!”</P>
“嗯?怎么不对?”</P>
赵龙一愣,问道。</P>
“你刚才说是押解多少人?”</P>
“九百人啊。”</P>
“几个官兵?”</P>
“两个啊。”</P>
“那怎么可能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