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武工队(1 / 2)

热西先遣支队从崔大麻子那里得到了快速发展。</P>

这让热西先遣支队的负责人张抗等人都长出了一口气。</P>

而在挺进纵队根据地这边,如今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P>

挺进纵队现在的伙食还算不错!</P>

这说的不光是军队的伙食,也包括老百姓的伙食。</P>

在昨天的时候,司令部还放开了吃油泼面!</P>

早餐更是馒头鸡蛋管够!</P>

回想刚刚创建根据地的时候,亩产粮食并不多。</P>

那是由于产量不足,那个年代,一般的水浇地产量也就4百斤。</P>

旱地产量更低,普遍2百多斤、3百多斤。</P>

所以几年前,苏武就开始尝试引进化肥。</P>

因为他知道,粮食产量之所以得到提高,那是在有了“”化肥“”以后!</P>

农家肥料才多少!</P>

根本不够这些耕地的使用。</P>

可挺进纵队这边通过造烟厂【249-251章】,有了第一笔原始的资金。</P>

有了原始资金,就可以购买化肥。</P>

这些化肥第一年交给了老百姓免费使用,第二年就需要老百姓拿粮食来换!</P>

农民提高了产量,自然愿意第二年来换化肥,既解决了粮食产量不足的问题,挺纵的军粮也解决了。</P>

当然,挺纵早先的第四旅、第五旅都是半农垦化的部队,发挥“”南泥湾“”精神!</P>

在农业生产中,排除耕地和人口以外。</P>

最核心的要素无非就是化肥,水利,农药,种子,机械化!</P>

在这其中,机械化并不考虑。</P>

也顾不了那么多,反正人力又不值钱!</P>

有饭吃还怕卖力气吗?</P>

机械化只是确保生产效率。</P>

那个时候的人害怕没活干吗?</P>

压根也不怕出力干活!</P>

种子的问题,或者是叫良种的问题,这不是苏武他们考虑的问题,这是因为研发比较麻烦,而且需要较长的时间。</P>

苏武这里又没有相应的农业科学家。</P>

所以解决化肥问题和水利等问题后,粮食产量就上来了不少,剩下的事和平年代交给你农科院去干吧!</P>

这也让去年逃荒的外省人跑到浦阳来时,在那个艰难的岁月里生存了下来。</P>

单从这一点来看,功德无量。</P>

.......</P>

而部队建设方面,第五旅、第二旅在这次和鬼子的摔打作战中虽然经过了锻炼,但是元气大伤!</P>

苏武目前要考虑的是对未来挺进东北的准备,他喊来孙成海:</P>

“将来部队挺进东北,首先靠的就是你游击总队!上次让你组建训练武工队,做的怎么样了?”</P>

根据苏武的命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