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尸山血海(1 / 2)

临安城外,帽盔山,鈤军110师团的鬼子没有想到陷入到了如此困难的泥潭。</P>

帽盔山上,到处是挺进纵队的火力点,以及不知道从哪飞来的迫击炮弹。</P>

一名鬼子小兵躺在炮弹坑里,颤抖着靠近一头已经僵硬的鬼子军曹;</P>

“秋景君,秋景君,你醒醒,你醒醒.......你不是说我们回到鹿儿岛一块打渔吗?”</P>

被他呼唤的那头小鬼子早已一动不动,血流了一地,流淌在了这异国他乡这里。</P>

伤口上凝固的血痂与衣服粘连在了一起。</P>

轰隆!</P>

又一声爆炸传来,这名鬼子小兵被热浪和冲击波击倒,高速飞行、炙热发黑的弹片瞬间打入他的身体里,乌黑乌黑的血先流出来了。</P>

随后,是红色的鲜血。</P>

鲜血染红了他屎黄色的军装。</P>

这两头鬼子终究为他们的侵略行为付出了惨痛的代价。</P>

整个帽盔山阵地,如同一个巨大的绞肉机一样,将深陷入其中的鬼子锁死。</P>

为了帽盔山的修建,挺进纵队付出了相当大的人力和物力。</P>

里面工事的结构高度保密;</P>

早在一年前,就修筑了帽盔山坚固的工事。</P>

【第293章】</P>

后期,又成立了临安警备旅,做永备部队,旅长崔勇(第310章)。</P>

在帽盔山不足五百米的主峰里,修建了四通八达的堡垒。</P>

首先是搭建的地下永备工事,这些坑道完全是建设在反斜面里。</P>

鈤军的火炮很难打到合适的地方,只有航空炸弹可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伤亡。</P>

主峰上的主碉堡则挖空了山体后加固,整个主碉堡如同一栋倒覆在地下的三层楼房。</P>

堡垒上面订上粗木桩,反复几层,并铺设水泥,泥顶上附有钢板,夹厚土约一米做缓冲带。</P>

暴露在空气中的堡垒,则是铺盖了灌有泥沙的汽油桶,如此反复三排,排列的汽油桶上夹着钢板,浇筑水泥固定。</P>

火力点全部施以掩蔽物覆盖,在外面一看,几乎与正常山峰无异。</P>

即便是150毫米重型榴弹炮猛轰,依然不能撼动。</P>

这样,整个帽盔山几乎已经被掏空了;</P>

为了有效杀伤敌人,还布置了隐蔽的迫击炮射击阵地,洞穴式的直射炮射击位置。</P>

在主峰上,通过轨道,甚至可以将2门掩盖的88毫米反一切炮拉出来对付鬼子的坦克。</P>

整个交通壕四通八达,临安警备旅自近一年前领受任务后,长期不担负作战任务。</P>

在此反复修建,整个地下交通网络四通八达。</P>

里面电灯,供水毫无问题,主碉堡通往其他堡垒的运输主路可以通过汽车,交通方便到可以保证整个主峰所有坑道和堡垒的士兵同时吃上热乎饭。</P>

为此,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P>

为了修建帽盔山永备工事,其财政支出几乎占了挺进纵队三分之一的支出,而且临安警备旅几乎一年未参加实战。</P>

对于该旅官兵,是极其枯燥和无味的。</P>

他们在山洞中日复一日的挖掘、训练、演习。</P>

为的就是这样一天;</P>

苏武力排众议,全力支持临安警备旅的建设。</P>

所以,帽盔山防线是挺进纵队的最后一道防线,是王牌,更是底牌!</P>

进攻的鬼子之前曾经在帽盔山上吃过亏(299章),早就对帽盔山心怀忌惮。</P>

所以,这一次,一上来就是重炮轰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