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大河和鬼子打了这么多年的仗。</P>
他知道,开战之前,小鬼子一向有派遣特务的、谍报人员的习惯。</P>
每次果军的战斗简报和作战总结里,都有这样的描述:</P>
【鈤军多善用多路兵力猛攻我守军结合部,并动用小股部队快速从后偷袭,突进直入我心脏指挥部,配合其野战部队作战】</P>
可每次总结的都很好,但实际上,每次都不吸取教训。</P>
下一次,还是被鬼子用同样的套路打的落花流水。</P>
可是他卫大河是谁呀。</P>
他是142师408团团长,他可是宋永良的亲信。</P>
抗战几年来转战多地,小鬼子的这些阴谋他不得不防。</P>
他看着城中的难民,道:“把难民集中起来,告诉他们我们要集中施粥!”</P>
垣曲县主街上,已经开始搭建了施粥铺。</P>
卫大河吩咐一旁的炊事兵:“把那些带壳的粳米都煮进去。”</P>
炊事班长不解:“团座,没去壳的米是不能吃的。。。。。”</P>
“我知道,执行命令!”</P>
“是!”</P>
.......</P>
热气腾腾煮好的几锅米粥冒着香气,卫大河这个团长承担了垣曲县长该承担的责任。</P>
他站在台上高喊;“乡亲们,都是逃难过来的,看着我心里不忍,奉我们宋军长的命令,我们142师在这施粥,排好队,一个个来!不许乱!”</P>
说完,卫大河走下台来,他的目光巡视着准备领粥的人群里,主要停留在了人群中的青壮年男子中。</P>
这四五百名难民中,他敢保证的是,一定有鬼子的便衣队混了进来。</P>
事实上他也猜对了, 的确混入了一支三十多人的鬼子便衣队,领队的不是别人,正是鬼子特别谍报队的尹腾博一郎中尉。</P>
他们几人为一伙,三三两两的散落在难民中,拿着破碗,跟在难民的背后领粥。</P>
当热腾腾的米粥倒在难民手里的碗时,真正的难民们不顾热烫,迫不及待的将米粥倒入喉中。</P>
有的一仰脖,一碗就见了底,转过头来继续排队。</P>
卫大河的目光停留在了那些迟疑喝粥的人身上。</P>
的确,当领粥的鬼子便衣队员们看到碗里还有稻谷皮时,这些马鹿实在是张不开他们的嘴。</P>
他们只好“步履艰难”的蹭了回来,不像其他灾民那样急迫的大口吞咽,而是在那里挑剔了起来,而这一切,都已经被卫大河看在眼里。</P>
.......</P>
垣曲县最大的茶楼上。</P>
县长娄成就看着部队在煮粥赈济灾民,连连摇头。</P>
下面的民政科长和社会科长在一旁一边喝着茶,看着县长的一举一动。</P>
民政科长就问:</P>
“县长,这408团的团长卫大河咋回事?咋是他们来赈灾?军队要是都能干了,那还要咱民政科干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