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旭昆端着自己的轻机枪一边扫射,一边指挥连队配属的六十毫米迫击炮砸掉鬼子的掷弹筒兵。</P>
装备的六十毫米迫击炮要远远比鬼子的掷弹筒射程远,威力大,精度准。</P>
进攻的鬼子见阻击很猛烈,连忙又撤了下来,呼叫了炮兵继续轰炸。</P>
炮弹砸在阵地上,飞溅起了泥土,战士们迅速又钻进猫耳洞。</P>
鬼子三十六师团配属的山野炮数量很多,大多都是75毫米以上的。</P>
听闻鬼子的炮声,躲在猫耳洞里面的战士们都默默的给子弹上膛。</P>
所有的战士们都在等炮声停止,炮声一停,鬼子就会冲上来。</P>
果不其然,等到一轮炮弹结束不到半分钟。</P>
黄压压的鬼子又冲上了阵地。</P>
蔡旭昆带领战士们又返回一线阵地,继续打响了阻击战。</P>
猫耳洞这种掩体起了大作用。</P>
开战前,在部队正规化训练的时候,苏武已经将猫耳洞的本事都教授给了一线部队。</P>
因此,除了重磅炸弹和超大威力大口径重炮,一般低于100毫米的鬼子炮火对于一线部队的损失并不大。</P>
进攻的鬼子见不奏效,又开始玩起了老套路,即正面采用炮击,部队佯攻,另派一支部队侧后迂回的战术。</P>
好在鬼子这样的套路已经很老旧了。</P>
一团邓宝山副团长亲自带了一个营的兵力设伏,早就等着鬼子上套。</P>
当绕道攻击的鬼子中队一踏入伏击圈,全营的兵力火力几乎同时开火。</P>
伏击,最重要的是一次射击时的火力密度。</P>
经过了挺进纵队的集中培训和补充了武器装备,特别是六十毫米迫击炮的大量装备到了连级单位,让部队的战斗力大增。</P>
所有的迫击炮在战斗一开始就对准了鬼子的重机枪手和军官。</P>
直射火力方面,配置的轻机枪以短点射为主,全营的轻重机枪配属了四十挺,专打鬼子的聚集点。</P>
密集的弹雨瞬间交织成了不透风的火网。</P>
第一轮攻击下,鬼子就损失了一半。</P>
原本的鬼子在面对国府军杂牌部队和八路的时候,警惕的都是近距离的伏击。</P>
特别是面对狭窄山谷路段时,鬼子一般很是小心。</P>
因为前两者都是缺衣少弹,主要靠手榴弹伏击,利用集束手榴弹和炸药包猛烈轰击敌人。</P>
特别是八路,过去更被称为三枪八路。</P>
因为只打三枪,打完三枪就只能上刺刀冲锋了。</P>
可挺进纵队不一样,子弹有!数量足!还能自产!迫击炮弹足够!所以伏击点距离鬼子群有一百多米远就可以开火,完全不必在几十米的距离上依靠投掷手榴弹杀伤敌人。</P>
在兵力、火力、地形、远超过鬼子的情况下,此时不打什么时候打。</P>
几轮猛烈地火力压制后,邓宝山亲自带队冲锋,要求速战速决。</P>
短短二十分钟,就全歼了鬼子一个中队,这在过去是想都不敢想的。</P>
就在短短的一年前,当时的番号还是叫游击纵队,全队武器装备奇差,连面对鬼子的守备队都会手足无措。</P>
当时为了歼灭鬼子骑兵中队时,差点把老底都拼光了。</P>
现在,吃了鬼子一个中队像玩一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