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前期准备(2 / 2)

一圈转下来,临行前,彭工很是满意:“林书记,这一圈走下来,从我经验来判断,这几个地方无疑都是非常适合种植竹荪的。等我们回去之后,进行专业的土壤分析之后,等结果出来,估计就可以正式往下推进了。如今正好已经到了冬闲的时节。”</P>

“正好可以趁着这个时间,先把种地场地清理出来,等到过了年之后,就可以正式开始进入到种植阶段,两到三个月的时间,竹荪就可以进入收获期。平均下来亩产在1000-1500斤的鲜货是没有问题的。”</P>

11月9日。</P>

菌菇所的检测报告出来了!江口镇的气候、土壤、环境都非常适合发展竹荪种植。</P>

林浩云立刻赶往了星宁,跟侯小安这边签署了合作的协议。</P>

省厅农业发展处,作为技术支持,第一年免费无偿的提供竹荪菌种,但要求江口镇第一年的竹荪种植面积不能低于一千亩。</P>

至于其他的,就需要江口镇自行解决了。</P>

按照省厅和农科院这边的数据。省去了菌种的费用之后。剩下的就是底料成本的投入了。平均下来,每亩的投入成本在3000元左右。</P>

这个其实是不贵的,如果菌种要钱的话,按照现在一袋菌包10元计算,一亩地光是菌包的投入就是一万到两万元。</P>

回到镇上后,林浩云就把张登高交流过来,一番商议后,林浩云开口道:“张镇,一千亩看起来不多,可实际也不是小数目了。即便按照3000元一亩的成本,这就是300万了!这笔钱肯定是要由农户来投入的。这个具体的推广,你看怎么安排合适?”</P>

张登高想了想道:“我觉得还是让四个村都参与进来,每个村也就分配250亩,这样以来,金额就只有75万了。如果再按照每个村100户村民参与种植项目,实际到了每家就只有7500块钱。虽然不少,但也不算太多。应该没有什么问题。”</P>

林浩云一合计,觉得张登高这个办法不错。</P>

以前他在医院工作,包括后面在部里面工作,都没有考虑这些事情。没钱就往上面要,可真正到了基层,林浩云才明白,为什么有些乡镇领导被骂了。类似竹荪种植这种,如果没有成效,那真的是劳民伤财的事情。</P>

随即,镇政府一个电话过去,直接就把新竹山、九贤桥、七里铺、陈家桥等四个村的村两委班子都叫到了镇上。</P>

林浩云、张登高亲自出席了这次会议。</P>

看着会议室里面的这些村干部,刚刚还谈笑风生,可随着自己进门就立刻都坐直了身体的样子。</P>

林浩云也是颇为满意。</P>

坐下来后,跟张登高对视了一眼,道:“这次特意把你们四个村的书记,村主任都请过来,主要是之前省农科院的检测有结果了。从检测报告来看,四个村都是非常适合发展竹荪产业的。我跟张镇长也商量了一下,四个村,按照每一个村,平均250亩的规模,先进行第一年的尝试。磨砺磨砺技术。探一探具体的销路情况,如果效果不错。明年开始就进行大规模的种植。”</P>

张登高也补充道:“不是强行摊派啊,就看各个村的想法,有什么问题,你们也可以提出来,有什么不明白的,现在就可以问。”</P>

“书记,我想问一下,这个投入怎么算?是镇上补贴吗?”九贤桥的村支书黄爱军立刻就询问起来。</P>

“哈哈,老黄你想什么呢?镇上补贴?那还要你村里来干什么?直接摊派不就行了吗?”</P>

新竹山村的刘志海也开口道:“书记,这个技术怎么培训?需要额外缴纳费用吗?”</P>

“书记,销路怎么办?是我们自己来找销路吗?”</P>

“书记,这个250亩的种植面积,是全村集体按照村里的户数平均摊派下去,还是按照自愿领取为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