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回乡投资(2 / 2)

“我要是得罪了你,你一气之下把工厂带到了南方,这是我们县里最大的损失。”</P>

“那你打算投多少钱?需要拿多大土地盖厂房?”</P>

刘海想了想:“第一批投资,估计在两千万米元的样子。”</P>

“面积,先给我一百亩土地?”</P>

王晓阳心头颇为震撼。</P>

一开口两千万投资,还只是第一批投资……</P>

心雨食品厂这几年的利润也没这么大啊。</P>

这个小伙子,他在南方到底在干什么,赚了这么多钱!</P>

他就是当初刘海第一次摆摊时,在餐馆门口和杨县长一起的三个人之一。</P>

他一辈子都忘记不了刘海那时候的模样。</P>

衣服裤子上全部都是补丁,脚上穿着的也只是一双草鞋。</P>

和所有农村饿肚子的青年没什么两样。</P>

唯一区别就是这小伙子笑容非常干净,身上也有股子同龄人远远没有的笃定气质。</P>

谁会想到,短短几年时间,他竟然就已经站在他们县政府,开口就是两千万的投资的地步。</P>

当然了,他慢慢又体会了刘海的又一层意思。</P>

那就是来表态了,哪怕飞的再高,也不会忘记自己的家乡,也不会把心雨食品厂搬迁出去。</P>

很有感触 的深吸了一口气:“杨县长走的时候,在县政府说过这么一句话。”</P>

“云山县的未来,不是那些国营厂,是心雨食品厂!”</P>

“只要心雨食品厂在,云山县就有未来,要是刘海把食品厂搬迁了,云山县的未来暗淡。”</P>

“我哪怕是到了市里,省里,我的眼睛也会盯死了云山县,谁要是敢在这家工厂吃拿卡要,故意刁难,我替云山县的老百姓就办了谁。”</P>

“他没有看错人。”</P>

“别说一百亩,只要你有任何要求,尽管提,我们县政府是为你服务的。”</P>

刘海赶紧开口:“王县长千万别这么说,我们一民营企业可不敢受这句话。”</P>

越是这样,王晓阳越坚定。</P>

就这样,最终王晓阳当场就把县里相关部门的领导叫了过来。</P>

当场直接开口:全力协助,特事特办,只要刘海有要求,所有人都要给我无条件支持。</P>

从县政府出来后。</P>

刘海内心颇为感慨。</P>

某种程度上,他感觉比大部分民营企业家都要幸运。</P>

前世很多人在背后骂一些老板没良心,在外面发财了,怎么就不能回老家投资点东西,造福于家乡呢?</P>

其实不是他们没有良心,而是他们不敢回家乡投资。</P>

比如刘海的圈子里就有几个差点被自己家乡坑破产。</P>

一开始当地官员打着感情牌上门招商,各种税收保证,各种政策扶持。</P>

老板一听,这是好事啊,能造福家乡,还能享受这么多优惠政策。</P>

于是砸锅卖铁的回老家。</P>

结果回去后,当地看你投资下来了,项目启动了你。</P>

那些小部门的职员,如蛆虫赶着吃腐肉一样,争先恐后的上门。</P>

今天来检查你这个,你红包需要准备好。</P>

明天又是另外一个部门来检查。</P>

各种让你焦头烂额。</P>

最终疲于应付,原本几个月就能投产的项目。</P>

因为各种打点,愣是拖了几年还没有生产。</P>

到你最后打点清楚了,投产了,发现市场早就已经变了,你生产出来的东西也没人要了。</P>

所以最后企业也这么轰然倒塌,破产。</P>

以至于很多商人一听家乡两个字,心里就莫名的复杂。</P>

想回去,但不敢回去。</P>

那种营商环境,望而却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