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这等于宝剑架在脖子上了,所以,她打算撒一个弥天大谎(2 / 2)

正五品就有资格留在大殿上了。</P>

接着就是有大臣提议,新皇大赦天下,让万民感受皇上之恩德。</P>

这也是必然流程,而且许多皇帝,一生来个好几次大赦天下呢。</P>

这个提议自然是得到了诸位大臣的同意,反正每次都会有这样的操作,谁提都一样。</P>

“皇上,微臣不同意大赦天下。”但却有一个童稚的声音反对。</P>

这声音一出,谁都知道说话的是谁了。</P>

“陶大人出列。”</P>

陶安安站出来,微微弓着身子,手上拿的是笏板,据说是用来记笔记的。</P>

陶安安手上的是一块木头的,她就没打算记笔记,所以连毛笔都没带。</P>

“陶大人何出此言?”</P>

“皇上,要是有人昨天犯了事,然后蹲进去了,接着今天就大赦天下了,请问这一日游,对此人有什么教育的意义?”</P>

电视剧看多了,那些皇上总是大赦天下,啥人都往外放。</P>

实际上,大赦天下,也并不是都将犯人放出去的。造反的人肯定是不会放出去的。</P>

提议大赦天下的老臣对这个问题的提出,并不觉得新鲜,又不是没有人提出过。</P>

“正是因为有皇上的恩德,他们才有机会出来改过自新,岂会不感激皇上的恩德。”</P>

这位老臣在说的时候,还对上面的景寿拱手一拜。</P>

“我觉得挺奇怪的。”</P>

“陶大人年纪小,不懂这其中道理,便是觉得奇怪也属正常。”这位老大臣不以为意。</P>

“咱先不说,犯事儿的人是不是德行有缺才犯事的,我想说会不会有那种出来之后,觉得并非是皇上的恩德,而是自己运气好呢。”</P>

陶安安露出一副觉得自己运气好的样子,活灵活现。</P>

这话一出,就值得人深思了。</P>

别说没有,那是肯定有。</P>

而且这种人不仅不感念皇上的恩德,说不定还会继续作奸犯科。</P>

受伤的还不是老老实实的百姓。</P>

“陶大人,你也不能说那么绝对,不是也有会感恩皇上的犯人。”</P>

“是有,但是不感恩皇上的为何要放出去,而且我敢说,不感恩皇上的比感恩皇上的人多。”</P>

老大臣皱眉。</P>

“陶大人,你为何能如此笃定?”</P>

“这不废话么,不是有句话叫,天高皇帝远,小老百姓连皇帝是谁,长什么模样都不清楚的,咋感念皇上的恩德。都不如感恩庙里的佛祖实在呢。”</P>

如果是崇宁帝在上面的话,一定会震怒。</P>

这天下的百姓如何不知皇上,却只知佛祖。</P>

但现在坐在上面的景寿,他饶有兴致的看着灵动的陶安安。</P>

这一点也不用去证实,肯定是这样的。</P>

有人犯事了,他的家里人去庙里为之祈福,等人出来了,便去庙里还愿。</P>

太正常不过。</P>

陶大人的话,让这老臣没办法反驳。</P>

在这古代,佛教比道教盛行的多。</P>

“如果说是大赦天下,让全天下的百姓都感念皇上的恩德,为何不不同地区,施行不同的施恩方法呢。让凡人们多听听皇上语录,是不是也能让犯人感念皇上的恩德。”</P>

皇上语录?</P>

皇上自然是有语录的,毕竟有起居郎每天记录皇上的生活作息,和日常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