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那些说辞,咱不是气氛都烘托到这里了,就顺嘴说两句呗。</P>
徐知府派人去请大夫了,在这期间,他便跟陶安安说道:“陶大人,至于怎么量刑,说实在的我并不清楚,所以本官打算,将这案件上交给京城大理寺。”</P>
“知府大人,你看咱们能不能不上交,就罚他一些财产如何?现在不是有大量的灾民么,这一笔钱财可以用到他们身上去。”</P>
徐知府犹豫了。</P>
因为这件案子已经过了堂,肯定会记录在案卷当中,而且最关键的是,这件事不止他一个人知道,还有一个能接近皇上的人也知道了。</P>
陶安安也看到了徐知府的犹豫,说实在的,不过是一封信被踩了一脚,这在陶安安看来没什么大不了的。</P>
只是这件事是放在古代,涉及到皇上的颜面问题,从而变成了大问题。</P>
“陶大人,说实在的,本官别看是一知府大人,但是在那些京官面前,还是芝麻绿豆的小官儿,都不能和皇上说上话的,这事如何压得住啊。”</P>
如果是京官,或许还能有商讨的余地。</P>
“那我写封信,和皇上商量商量?”</P>
徐知府瞪大了眼睛,看向陶安安。</P>
这位陶大人居然有本事直达天听,怪不得淑妃娘娘要来帮她作证呢。</P>
“你的眼睛瞪的像铜铃,不好意思,见知府大人的眼睛瞪的实在有些大,下官没忍住唱了一句,我对天发誓,没忍住。”</P>
在看到那一对铜铃般的眼睛,陶安安直接是脱口而出。</P>
徐知府抬手,让自己的表情缓和下来。</P>
“如此的话,那就请陶大人……”去和皇上商量商量。</P>
“行,我这就去写一封书信。”</P>
陶安安也是说了就做的人,当即就从主簿的案桌上,拿了纸过来。</P>
徐知府见陶大人动笔要写,心想,给皇上写信,这么随便的吗,还有,这是当着他的面写,不用避讳他的吗。</P>
但看到陶大人并没有动笔。</P>
他心想这才对,给皇上写信,还是要庄重一点。</P>
“知府大人,帮我写一下,我字不好看。”</P>
哐当。</P>
徐知府直接向后仰倒。</P>
众人皆是震惊起身。</P>
“大人。”主簿过来,将知府大人扶起来。</P>
徐知府起来之后,便对陶大人说道:“陶大人,本官身体不适,要去看大夫,你请自便。”</P>
知府大人走了。</P>
陶安安疑惑,这会儿不就走进来一个大夫么,还需要去找大夫?</P>
大夫进来之后,看到小娃娃,也是惊讶。</P>
因为,这是他第四次看见这位小娃娃了。</P>
不要多问,就当看不见,赶紧查看地上躺着的人。</P>
陶安安这时候看向四周,主簿大人搀扶着知府大人离开。</P>
府丞大人也不知道何时不在的。</P>
再看那些衙役,只有几个在这里。</P>
“大人,您有什么吩咐?”被盯上的衙役笑呵呵地看向陶安安。</P>
“你帮我写一下。”</P>
“大人,小的不识字。”</P>
其他衙役被目光扫中的时候,也都纷纷表示自己不识字。</P>
陶安安皱眉,这府衙的文盲居然这么多,知府大人也不知道开展扫盲活动。</P>
大夫感觉身后有目光,但他不为所动,在查看完患者之后,开口道:“这是急火攻心了,开一个清心降火的方子即可。”</P>
“大夫,你帮我写封书信呗。”陶安安蹲了过来。</P>
“行啊。”大夫以为不过是帮忙写一封家书,小娃娃不识字,也是正常。“不过,这需要加钱。”</P>
“没问题。”陶安安应道。</P>
这肯定算在知府大人的头上了。</P>
大夫握好毛笔,端正坐着,就等着小娃娃嘴里报。</P>
“亲爱的皇上。”</P>
“诶呦,我这老毛病又犯了,需要回去吃点速效救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