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可不是小二那种不通文墨的,这两首诗,无论是哪一首都是传世之作,但是相较于前面一首感叹百姓种地辛苦,后面这一首,尤其是最后一句,农夫犹饿死,不知道要震撼多少人。</P>
段京生看向陶安安,这真是一个小娃娃做出来的吗?</P>
“看我做什么,想吃你也吃好了,反正都是你掏钱了。”说得好像请客是她自己。</P>
“好。”段京生还真就拿起筷子,夹了一块鱼放进嘴里。</P>
还行,也只是还行,作为崇宁帝跟前的公公,也算是尝遍了山珍海味,所以这道鱼在他眼中也只是还行,不难吃而已。</P>
但是在听到了陶安安的两首诗之后,这鱼竟是比之前的饭食要好吃太多。</P>
“不说农了。”本来百姓从事农事就没有富的。“说说工吧,做工的话也是能富起来的。”</P>
“呵呵,京生,你还是见识太少啊。”</P>
“叫我段爷爷。”段京生的眼皮又跳了一下。</P>
“还做工,做什么工,就是打工仔呗,给谁打工,还不是给那些商人打工。”</P>
“这里的工,是工匠的工,做那些铁匠,木匠什么的,总能挣些银子的。”段京生一边吃着鱼,一边说道。</P>
“那不就是做生意了么。”</P>
“怎么就是做生意了?”</P>
“你以为的商人就是把北地的商品卖到南地的人么。”</P>
“不是么。”</P>
陶安安小心的吐着刺,鱼还行,就是刺多,她可得小心的吃。</P>
“一种挣的是差价,一种挣的是技术。奇货可居,这个词你可听过?”</P>
段京生点点头,吃了几筷子他就不吃了,他也嫌吐刺麻烦,平日里他就算吃鱼,都是没有刺的。</P>
御膳房做鱼的时候,都会事先将鱼刺剔除。</P>
“这个货可不是单单指的商品,还有技术。这么说吧,我有一门制盐技术,就我会,你说那些人会不会花上好些银子请我出山?”</P>
“你真会?”</P>
“不会。”陶安安可不傻,在古代,盐铁酒都是归官家的,“我这就打个比喻,就好比只有我会造房子,你想住,无论我开多少价钱,你都必须受着,不是么。”</P>
“有道理。”</P>
“所以士农工商,能富起来的就……”陶安安在桌面上点着手指头,点到即止。</P>
“那你有办法让一群人富起来吗?”段京生又问道,其实前面的那些话,他已经可以给崇宁帝交差了。</P>
“很简单,我为商,让那些人为我打工就行。”</P>
“你不是说打工富不了么?”</P>
“那也要看为谁打工了,就好比,替皇上打工,你觉得会富不起来?”陶安安凑近了段京生才将话说出口。</P>
这小娃娃还真是大胆啊,但也不得不承认他说的有道理。</P>
说起来他也是替皇上做事的人,和打工也没什么区别,可谁敢说他的不富呢。</P>
“你这些话还是少说为好,也就段爷爷我好心,不会治你的罪。”段京生提醒。</P>
就怕这个孩子出去乱说一通,然后引来杀身之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