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3章 零基础起步(1 / 2)

听了金先生的话,李诺一基本明白了自己过来是为了什么。</P>

想了一下,他回答说:</P>

“金先生,我对导弹的原理和构造差不多就是个门外汉,不过您想知道什么,我倒是可以给你找到相应的书籍,只要您将问题描述的足够清晰就行。”</P>

金先生双眼中闪过一抹亮光,随后他马上说道:</P>

“你弄的在战场上使用的导弹,他们每样都运来了一枚,我都拆开看过了。</P>

在理论方面,我认为我们的障碍不大,没有什么出乎我认知之外的东西,但是要制造出能用的装备,光有理论是不行的。”</P>

金先生的话说的坦诚而简明扼要,李诺一马上就懂了。</P>

“金先生,现在主要的困难都有哪些?”</P>

“说起困难,除了理论研究,往下走的每一步都有困难。</P>

首先是风洞,我们现在只有低速风洞,这种低速风洞是无法满足导弹的设计的。</P>

风洞是第一项,接下来还有发动机的制造、燃料的选择和制造,每一项都是需要攻克的堡垒。”</P>

李诺一点点头,他知道,地对地导弹要想发挥作用,肯定要携带足够装药量的弹头,这也就对导弹的运载能力提出了要求。</P>

就算是近程导弹,也需要飞行几百公里以上,这就对导弹的一系列各方面都提出了严苛的要求。</P>

而蘑菇弹想发挥作用,是需要打到几千公里外的洲际导弹才行,没有这种导弹,只有蘑菇弹也只能吓唬下自己的邻居。</P>

以金先生他们这些人的能力,做出相应的设计甚至提出更超前的理论,都应该不是问题。</P>

关键是基础工业支持不支持,无论是风洞还是导弹发动机,材料首先是关键,没有合格的材料,图纸上的东西终难变成现实。</P>

材料又涉及到生产和加工,有的材料好不容易研发生产出来了,但对这种材料的加工却没有相应的手段。</P>

导弹的燃料也同样不简单,没有相应化工厂的生产和试验,最终达到批量生产,想普及导弹也是一句空话。</P>

所以,一枚导弹的研制生产往往得有无数的研究团队和数十个相关工厂的参与才能完成。</P>

这个过程中,大家都是在探索未知,几乎大多数时间全是在重复着失败和挫折。</P>

很多的时候,普通人都会奇怪,为什么搞个不起眼的东西,需要这么多的人,这么多的物资。</P>

那是因为理论是理论,实际是实际,可能一个小零件,就要同时成立十个科研组来研发。</P>

最终,九个都失败了,有一个侥幸成功,才终于赶上了总体的进度,否则,整个工程的进展会因为这个零件而全部拖后。</P>

人们往往只记得成功的日子和成功的人,但总会忽视黎明前的无数次失败。</P>

但实际上,往往是一次次的失败,提供了足够的参照数据,才奠定了最终的成功。</P>

有些事情失败了也摸不着头脑,比如仿制苏联战机的时候,有一种密封圈总是无法合格,后来经过不断地检验和摸索,确定这是一种牛皮。</P>

但是大家用了各个品种的牛皮试过,都还是无法满足。</P>

最终实在没办法了,只能低下头向苏联人询问,付出代价后,大家才知道,这种牛皮的选用标准非常严苛,是没有挨过鞭子、没有经过蚊虫叮咬的四岁小牛身上的皮。</P>

当时找遍了全国的畜牧场,才找到两百张勉强符合标准的牛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