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 小棉袄漏风了(2 / 2)

“西域的粮道可不简单啊!”程处默却摇头说道:“李勣虽然被朝廷大军围困,但西域茫茫沙漠之中,裴大将军也好,还是谢大将军也好,到现在都没有找到李勣潜藏的位置,而李勣却周围的地形,屡次劫掠大军粮道,怀玉要是去的话,第一个要面对的就是李勣的劫掠大军了。”

李勣是谁,虽然被大夏杀的屡战屡败,可是到现在为止,仍然是活的好好的,足见对方能耐,这样的人若是劫掠粮草,还真的不好对付。

“放心,只要谨慎一些,想来不会有事的。”秦怀玉点点头,说道:“我先熟悉一段时间之后,等你们到了西域,我等兄弟几个再并肩作战。,在西域杀出一个朗朗乾坤来,李勣算是什么,迟早是我们的手下败将。”

众人听了连连欢呼,到底是年轻人,一听到建功立业,各个都是心情激动,恨不得现在就横刀立马,率领大军横扫疆场,解决面前的一切强敌。

秦怀玉当天下午离开军营的,众人送出十里处,这才洒泪而别。

秦怀玉前进了一两里,却见官道旁边停着一辆马车,几个士兵护卫着,他略加思索,就知道马车之中人是谁,赶紧跳下来,正待行礼,一个内侍手捧着一副火红色的盔甲走了过来。

“秦郎君,这是工部为陛下打造的一副铠甲,公主求来给郎君护身的。”内侍将手中的盔甲递了过去。

“谢公主。”秦怀玉心中感动,工部为天子打造的铠甲自然是不简单的,不仅仅是用材,还是在工艺方面都是如此,可以说,有了这幅铠甲,就等于多了一条性命。

“秦郎君,一路顺风,早奏凯歌。”内侍拱手说道。

“多谢。”秦怀玉看着马车,见李静姝没有下来的打算,赶紧翻身上马,领着随行的士兵朝长安而去,

虽然离得远,但他还是能感觉到背后有一双美目在望着自己,这让他心中很感动,这种感动许多年都未曾体现过了。

大营中,李煜双目不时的看着对面的兵器架,面色阴沉,双目中迸射出怒火,倒是一边的杨若曦强忍着笑意,好像是看到一件有趣的事情一样。

“这还没嫁人呢!就开始望婆家拿东西了,那盔甲是耗费百人打造的,用的是精钢,刀剑难伤,利箭射在上面,什么事情都没有,朕都没穿几次,就被她拿走了。”李煜冷哼哼的说道。

“陛下英明神武,武功天下第一,而且臣妾可是知道,在宫中,这样的盔甲您有十副之多,现在让出一副也没什么大并不了的,秦怀玉那孩子,臣妾看还可以,相貌不错,允文允武,上进心强,是一个难得的驸马人选。”杨若曦宽温道:“不就是一件盔甲嘛!让了也就让了就是了,回头让静姝给您织件衣服。能保护驸马的安全,总好过让静姝伤心的好。”

李煜听了只能化成了一声长叹,小棉袄也漏风了。

“算了,算了。”李煜听了摇头说道:“迟早都是要嫁人的,若是对女儿好也就算了,若是不好的话,嘿嘿,我就让他去见秦琼去。”

杨若曦听了忍不住打了个冷战,这皇帝的女婿也不好做的。

“不知道景睿现在怎么样了,臣妾可是很久都没有见过他了。”杨若曦赶紧转变了话题,提到了李景睿。

“你很快就会见到他了,不够,等再过一年,得让他换个地方,鄠县还是太小了,得给他换一个大一点的地方。”李煜心思很快就转变过来,忍不住叹息道:“若不是每个皇子都要培养一番,这个时候,就让景睿回京师了,还是景睿留守京师,让朕放心。”

“陛下说笑了,其他的皇子也还是不错的。”杨若曦心里面还是有些自豪的,她虽然不管外面的事情,但最近燕京的事情她也是听说了。和自家儿子相比,李景智在这方面的表现可是差了许多,难怪天子现在很不满了。

“哼,做的还不错,若不是朕还在国内,恐怕六部尚书都被他换了一个遍了,治国经验没学到,排除异己这种事情倒是学到了,朝中的氛围很差,臣子们有些时候想做点事情,都担心会不会被人去说,最后吓的不敢做事了,看看他身边现在都是聚集着一群什么人。”李煜很不高兴。

“孩子大了,也是有自己的想法的,陛下应该高兴才是。”杨若曦并没有任何不高兴的地方,反而安慰道:“最起码,在有些方面,想要糊弄他可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李煜只是冷哼一声,淡淡的说道:“这只是一些小聪明而已,做不成大事。这样的皇子,还是早点下去历练一下为好,在朝中做监国久了,对他不利。”

“陛下,这时间是不是太早了些。”杨若曦没想到李煜这么快就做出了决定,李景智成为监国才一年多一点的时间,根本不能和李景睿相比。言语之间,显得有些冷漠而无情。

“可以了。论小道,他已经尅了,但论治理国家,还是差了一些,他还没有见惯官场上的阴险诡诈,什么时候,他能处理一郡之地的时候,就差不多可以分封出去了。”李煜做在椅子上,眉宇之间多了些疲惫。

处理国事,他是有臣子的,但处理自己的儿子,皇帝反而不好下手了。

“传旨,让赵王来关中过年吧!”李煜忽然说道:“朕好久都没有见过了他了,父子两人也好久都没有吃过饭了。”

“陛下,那朝中?”杨若曦迟疑了一下。

“过两天,朕自然有圣旨下,相信,两天的时间,朝廷是不会出现问题的。”李煜站起身边,取了笔墨,亲自写了一道圣旨,交给外面的内侍,吩咐道:“将此密旨传与燕京将军李固,让他依旨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