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房辉再次找到王林海,并且拿来了修改过后的三份计划书。
整体内容不变,只是将整个工程切割成三个部分,具体的确定一下规模和每期投入就可以直接拿来使用。
虽说计划是从一份变成了三份,但是工作量并不大,领导们用半个小时开会讨论一下,剩下的就是做好分割打印出来就行了。
拿到新的计划书之后,王林海整体看了一下,没有什么太大了问题了。
但如果就这么跑去省城要支持的话,王林海觉得多少有些站不住脚,至少没有给人一种必须要投这个项目的感觉。
王林海思索再三,让秘书齐凯旋通知政府办,工业局,工商局,招商局,各乡镇街道办主任下午两点到市政府开会。
会上,王林海提出了市政府计划打造一座现代化工业园区的想法。
王林海着重提出了当前受制于资金限制,市政府倾向于分批建造,用两到三年的时间把这座园区打造出来。
但是为了避免一期工程规模太小,导致完全不够使用,或者规模太大投入太多导致浪费等原因的发生。
要求招商局方面全力对接有意在乌开设工厂的企业家,争取能够与他们签订一份入驻意向书。
工业局,工商局,各乡镇街道方面要在一周内走访辖区内企业,了解他们的生产情况,并询问是否有意向入驻新的园区。
一期建设规模的大小,将以这次的摸排情况为准。
王林海动员了全市的行政力量来为这次的工业园区建设做后勤保障,从出发点上来说是好事儿,但是对于某些人来说也就未必是什么好事了。
一周后,看着手中统计的结果,王林海紧紧的皱起了眉头。
工业集中化,这个结果必然会有人欢喜有人愁。
但大多数地区反馈上来的情况是如果地理交通等情况比现在的厂区更好,价格方面相差不大的话,有意搬迁过去的企业大约在百分之十上下浮动。
这个比例不高,但考虑到现在工业园区项目都还没有立呢,只是一个初步的统计就能有这么多企业愿意过去,这也间接说明了乌伤小微工业企业对于新厂房的迫切需求。
除此之外招商局那边也传来了好消息,有几家大型原材料供应商承诺如果园区立项,他们有意在园区开设分厂。
但是南部的几个乡镇反馈上来的情况却让人大跌眼镜,有意愿搬迁的企业刚刚勉强达到镇内企业总数的百分之一,而反馈上来的情况是不愿意折腾,不想搬。
工业集中化最大的好处是什么?
最直接简单的说,就是减少了原材料物流运输环节的这个费用,加快了原材料和货物的流通率,整体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的产品利润率。
再说句不好听的,如果他们不想赚的太多,想靠着薄利多销来抢占市场,那么生产成本的降低无疑将会极大的增加他们的市场竞争力。
王林海也不是傻子,自然猜到了这肯定不是企业本身的想法。
工业集中化对于园区所在地区无异于天上掉馅饼,但这却是建立在吸其他地区血的前提下。南部地区因为地理位置的因素,发达程度本来就不如城区和东、西、北部等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