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妾确实想家了,想家父家母,想年幼的妹妹......”</P>
“看你弹奏的是《杏花天影》,想必是杏花吧,跟你的温婉的性子很向往,花似人,人也似花。”</P>
“臣妾并不喜欢杏花,杏花虽好,但结出的果子却是酸的。相对来说,臣妾更喜欢松柏,一年四季都是青色,更有气节。”</P>
“倒是颇有新意。我那里有一把更好的箫,是一个故人的,下次带来给你看看。”</P>
......</P>
甄嬛带着流朱回到宫里,流朱一路上欲言又止的样子,等进了宫,再也忍不住,提醒道:“小主心情郁结,想找一个人排遣固然是好事,但奴婢还是想劝小主,对方是王爷,身份不同,还是远离为好。”</P>
甄嬛明白流朱的话有道理,但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可以与之交谈之人,实在难得,便道:“我当然知道自己身份,以后注意便是了。”</P>
流朱是一个很机灵的丫头,也很顾忌甄嬛的感受,见甄嬛不悦,便不再多说,想着以后自己在一旁时刻提防着。</P>
雍正却是回来以后心情愉悦,貌似与上次倚梅园的感觉相同。只是懊恼倚梅园后余氏却是不如当日的惊艳,接触久了,除了昆曲唱的不错,其余只是一俗物。</P>
而这日巧遇选秀时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菀常在,对方不仅容貌酷似纯元,而且心性文采都与心头的白月光相似,这种感觉让他又想到以前的纯元,想到心底的那片温柔。</P>
......</P>
余莺儿复宠了,对于宫里的底下人来说又多了笔谈资,但对宫里的那些宫斗老人来说实在是不稀奇,从那道旨意是太后下的就能看出来她并没有真正失宠。</P>
据说她在养心殿外跪了一下午,一直在唱昆曲,屋内雍正正跟果郡王下棋,然后她复宠了,皇帝召见了她。</P>
也许,皇帝心里一直没有忘记除夕那晚的倚梅园之缘;也许,那一下午的昆曲唱软了皇帝的心;也许......</P>
余莺儿作为底层人跨越阶层的典范,却没有对底层有怜悯之心,她是一个很记仇的小人,特别是比她地位低或她认为比她地位的人,一旦得势,一定要找个机会报复回去。</P>
这日,她陪皇帝在养心殿用午膳,伺候皇帝歇息,等皇帝睡着后,正准备在茶几上剥几个核桃,将核桃仁留给皇帝吃。</P>
她看到站在门口的小夏子,突然想起那日求见皇帝时小夏子阻拦自己进去,心里恨意一起,就让小夏子用手剥核桃,对,是用手剥。</P>
愚蠢的余莺儿,犯了一个愚蠢透顶的错误,为一时之气(对方也没错,只是尽忠职守罢了)而得罪了皇帝身边的太监。</P>
历史告诉我们,皇帝身边的太监是不能得罪的。魏国利用刘禅身边的太监,阻止了诸葛亮最为有利的一次北伐;朱棣谋取皇位时努力讨好皇帝身边的太监......</P>
清朝的太监虽然比不上明朝太监名气大,地位高,因为太监不得干政。</P>
但千万不要小视太监,因为他们陪伴皇帝24小时,有无数次机会给您穿小鞋。皇帝在犹豫不决时,人性本能会问一问身边人,就是有时候一句话经他们之口,味道就变了。至于是好是坏,全凭他们心意。</P>
皇帝醒来后,猛然想起今日是与御花园佳人的相约之日,心里甚是懊悔,心里气不得发,顺势下令让小夏子自己掌嘴,还好苏培盛及时赶到救急。</P>
宁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除非你是那个比小人还小人的人。</P>
余莺儿不知道,眼前随便报复的小太监,日后正是亲手让她丧命的人。</P>
雍正最终还是没能赴约,事情繁琐,天气无常,误了佳人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