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领地发展(2 / 2)

特别是陈浩云这货不挑,男女老少都要。

嗯,其实奴隶没有老头,都是青壮男女,以及小孩子。

在他大肆采购下,奴隶足足给他买了三百多人。其中有一百多小孩子。剩下七成是男丁,三成是女口。

毕竟陈浩云周边都是小诸侯,战事虽然频繁,却也是小打小闹,掳掠的人口并不多。

但对陈浩云来说,人已经够了。

加上他原来一百多领民,一百多佃农,三百多奴隶,他现在有六百的人口。

管理奴隶很简单,只需要把他们变为佃农就可以了。不过小孩和女口都被陈浩云直接养着,准备以后嫁给新备兵或者立功晋升为领民的人。

领民和佃农的区别?

备兵和他们的家人,还有猎户、地头及他们的家人,就是领民,称呼陈浩云为主公。

陈浩云对他们不好,他们是可以弃职下野或者逃走的。

陈浩云大度的话,可以不搭理他们,不大度的话可以追杀他们。

但他们可以投奔其他武家,弃职之后的投靠不算背弃旧主。

当然,这种底层人员没资格说这些,但法理上公义上,他们和中高级武士没啥区别的。

这就是领民特权,扣除掉公职身份,其实也就是平民,和那些町民一样,属于自由身,可以自己找吃的,也可以投效诸侯,可以跑去外地定居,一般领主不会阻拦的。

一般有公职的领民家人,可以从领主那边租农田干活,可以和领主五五分。

这是领民特权。

佃农则完全一个物种,他们整个人整个家庭,所有的一切都是属于领主的。

领主可以和他们公七农三的划分田地收入,也可以直接养着他们,农田收入直接给领主。

但显然没有几个领主愿意这么干。

领民和佃农都需要在战时转化为农兵,领主负责粮食。

立功后,领民或许会被提拔为武士,但佃农最多提拔为备兵。还得成为备兵之后再立功才能成为武士。

成为武士是有可能。

一些地盘小的领主,是不乐意提拔武士的。

因为武士要石高,需要领主切割自己领地赐予。

这是割自己肉呢,领地少的领主几乎都很难发展起来。

因为领地少就不舍得割肉,不舍得割肉就没法让下面人卖命。

下面的人不舍得卖命就没法获得胜利。

然后恶性循环,这样领主的下场最好也就是当个豪族,最差就是被灭族。

并且,被掳走当奴隶卖的,一般都是佃农身份。

因为领民看情况不对,可以提前跑到其他领地去。

而佃农只能在领主失败的时候往山上跑。

领主不失败,他们不敢跑的。

所以能够轻松抓捕的都是些佃农。

所以陈浩云买来的奴隶很好管理,特别是把他们转为佃农之后,更是方便。

他们也习惯得很。

而且陈浩云领地内的单身汉,全都双眼炙热的盯着陈浩云的女仆团。

因为陈浩云把小孩和女口都先收到内宅养着,其中小孩里面还有很多女孩子,所以他的女仆团空前膨胀,都达到七八十名的地步。

同样,陈浩云这货讲究卫生,还有钱,采购了大量的绫罗绸缎各色布匹。

女仆自然不可能用多好的布料,但几套女式袍服是肯定有发的。

梳洗干净,穿上干净的衣服,再加上人数这么多,还都得在老女仆的呵斥下开始学习干活打扫,在陈浩云那个简陋宅院进进出出。

自然就让周边大部分都是男丁的村民看见了。

心动吗?不心动才是怪事。

行动吗?谁他喵的敢啊!

这些女仆本身就属于陈浩云的奴隶,陈浩云没表态,谁敢肖想?

等陈浩云表态这些女仆团未来的夫君都得是备兵后,老备兵被妇人严格管束,年轻人则一个个摩拳擦掌的。

当然,这些都是陈浩云领地内的单身男丁,外人只能看着流口水。

因为他们没资格成为陈浩云的备兵。

人口搞定了,陈浩云自然让他们开始开荒。

当监工的地头,早就兴高采烈的挥着鞭子呵斥众人干活。

相比起来,地头们更喜欢带着佃农耕田,而不是管着劳工筑城。

有了金属工具和人手,开荒也就是耗费人力和时间的事情而已,没有其他难度。

陈浩云又通过钞能力,请来对开垦懂行的能人帮忙筹划指挥。

比如哪些地方适合开垦,哪些地方适合水田,哪些地方的旱田适合转化为水田。

一句话,把领地范围内的地盘,扣除居城和城下町外,能开垦的地方都给开垦了。

能够转化为水田的地方都给转化成水田。

毕竟水田才是最重要的财富。

沿河的土地变水田是理所当然的,离水源远的地方是旱田也是理所当然。

但只需要修建水沟,制造水车灌水,这些旱田都能轻易变成水田。

之所以很多豪族做不到,那是没钱做水车啊!

真以为水车是弄几块木头拼就就可以使用了?

需要技术的!

而技术的价钱是豪族撑不住的。

毕竟你花大价钱建好水车,敌人来了,第一个摧毁的是什么?

自然是你那显眼的水车,这玩意是木头做的,太好摧毁了。

而这年头,又是常年有战争爆发的。

别说豪族了,就是乡侯都他喵的折腾不起几次。

只要被摧毁两次,就在没人搞第三次,因为实在是浪费钱,因为没有人能保证敌人打不进自家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