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零七十章 逆转(1 / 2)

封侯 高月 1241 字 9个月前

清晨,无数支骑兵小队拿着布告冲出大兴城城门,向各州县奔去。

与此同时,大兴城各处城门前都贴上了布告,‘燕山路第一号雍王令’,无数人站在布告前观望。

消息如铁火雷爆炸一样,瞬间传遍全城,雍王下令三年内免除燕山府的一切税赋,当然,盐和酒是不会降价,它属于官府专卖,是一种比较隐蔽的税。

在雍王国的领地内,所有盐价都是每斤一百二十文,这是全国统一的价格,甚至连常平店的粗盐也取消,它的存在冲击着盐税,盐税已经是雍王国的第一大财政收入。

支撑着京兆以及各地官府的运转,更是支撑着西军六十万大军每月一百八十万贯的军费开支。

打击私盐已是各地盐铁署的首要任务,惩处也极其严厉,几乎所有私下煮盐和贩运私盐的盐商都是全家抄斩,店铺卖私盐也要处斩,家人流放河西。

扯远了,燕山路免税三年的通告在各州各县都公布了免税三年的雍王令,在整个燕山路大地掀起了极大的热潮,农民和商人欢天喜地,底层百姓更是敲锣打鼓欢庆。

这道雍王令一出,立刻扭转了燕山路对西军的抵触态度,百姓脸上有笑容,开始有汉人百姓慰劳巡逻的西军士兵了。

免税是争取民心最厉害的一招,底层百姓一半的收入都要交税,农民一半的收成也要上缴,现在突然免税,等于收入翻了一倍,底层百姓怎么能不欢天喜地,除了豪门世家外,民心开始逆转。

至于盐税,以前燕山路每斤盐要三百文,现在直接降为每斤一百二十文,还有贩卖粗布、粗粮的常平店出现了,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税赋和物价的全面降低,让无数生活困苦的底层百姓看到了生机,也让燕山路底层百姓深刻感受到了西军和女真军的区别。

当陈庆率大军离去时,数十万百姓沿途跪拜,由衷感激西军给他们带来的希望。

此时燕山路已经由吕青山带来的大批官员接管,除了刺史和长史是由陈庆任命外,其他州衙中层官员和县衙官员都由吏部司任命,虽然牛皋出任燕山路经略使,但他不能干政,不光是牛皋,所有地区都是军政分家,泾渭分明。

陈庆则离开了燕山府,率领十万大军返回了京兆。

中午时分,临安的百姓都在悠闲地吃饭、喝茶,很多人都不时望着街头,这个时候,卖报郎们应该都出现了。

当年报纸兴起时,群雄并起,临安城先后出现了十几家报纸,几年过去了,目前只剩下三家报纸称雄,老大自然是《京报》,时政新闻,纵论天下,一直就雄踞各报榜首,其他报纸只能仰其鼻息。

第二家是《吴越商报》,由一批江南士族联手创办的报纸,主要以刊登各种商业信息为主,深受商人和牙人们的欢迎,第三家是《轶闻报》,这是一家专门刊登各种风流韵事的小报,虽然很低俗,却深受临安百姓的欢迎。

有趣的是,很多读者三家报纸全买,每天的报钱就有几十文,

这时,大街上传来了卖报郎清脆的喊声,“特大喜讯,西军收复燕山路!”

酒客和茶客们纷纷起身向门口跑去,迅速将卖报郎围住,只片刻,卖报郎手中的报纸被一抢而空。

头版头条便是“王师春夜入燕山”,这个消息着实让所有人震撼了,要知道,一个多月前还在刊登‘丰州血战草原狼’,讲述雍王率领二十万西军大战八万草原游牧骑兵的新闻,这才一个多月,西军便夺取了燕山路,圆了大宋王朝百年之梦。

这个消息让全城百姓震惊,也让无数人欣喜若狂,这不光是收复失地的喜悦,而是汉人的军队开始反攻了。

全城开始敲锣打鼓,欢庆胜利,这是继去年收复河北路后的又一次全民狂喜,整个临安城俨如过节一般,胜利的喜悦洋溢在每个人心头。

但对于很多深谙时局的人来说,他们看到的却是更深层次的东西,金国真的衰落了,他们不仅守不住河北路、山东路这样的外围地盘,就算燕山路这种涉及切身利益的地盘都守不住了。

收复燕山府这样的大事,朝廷却出乎意料保持沉默,就仿佛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或者是收复燕山府和他们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