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攻克平江(2 / 2)

子薰传 弋尘读书 1177 字 10个月前

曾对廖永安多番照顾的元将蛮子海牙不知去向。</P>

有人说已被张士诚秘密处决,也有人说已逃回大都。</P>

吴王派出多批人马四处查访,均无功而返。</P>

“不用再查了”,子薰道。</P>

子薰曾寄养在蛮子海牙家四年多,后被秘密扔到破庙,若不是遇见当时只是穷苦和尚的上位,还不知会发生什么意外。</P>

这段过往横亘在子薰蛮子海牙之间,无法抹掉。</P>

就算来到应天城,蛮子海牙也很难心无旁骛。</P>

还不如现在这样,顺其自然,尊重对方的选择。</P>

王爷对蛮子海牙也无心招降,到处查找只是为了子薰心安。</P>

子薰既然不想再找,那便就此停止。</P>

十月,王爷下令百官礼仪由尚右改为尚左,李善长为左相国,仍为百官之首。</P>

不久,御史台设立,刘先生任命为御史中丞,正二品。</P>

在御史中丞之上,为左、右御史大夫,均为从一品,分别由汤和、邓愈担任。</P>

汤和、邓愈常年征战在外,只是挂名,御史台实际主事之人为刘先生。</P>

大都督府大都督,也是从一品,文正之后,大都督之位一直空悬,王爷没找继任之人。</P>

文正在桐县拒不接受治疗,不久伤重而亡。</P>

事后,王爷查清,文正派人去张士诚处买盐,其实是为了刺探对方兵力部署。</P>

可是,派出去的探子被张士诚兵发现后拘押,平江城破后,才被放出,吵嚷着要找大都督。</P>

当探子脱下里衣呈上时,王爷泪流满面,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平江各城门的情况,每处城墙可囤兵多少,弓弩位数量,城内粮仓可存放多少粮食等等。</P>

这个呆子,他怎么不说呢?!</P>

王爷让人把翠英母子找来,抱着文正的儿子铁柱流泪不止,文正这孩子,是咱错怪了他。</P>

“铁柱啊,爷爷给你改个名字好不好?”</P>

铁柱认真点头,不明白爷爷为何会哭。</P>

王爷提笔写下“守谦”两个字,“孩子啊,以后你就叫守谦,朱守谦”。</P>

翠英的心一抽一抽地痛着,文正是有私心的,他希望用父王的愧疚来护翠英一生周全。</P>

他没犯错,他可以不必死,只要他说出实情,他仍旧是父王最倚重的大都督。</P>

他太笨、太痴了,他本可以像徐达那样立下不朽功勋,流芳百世。</P>

情深不寿。</P>

听说岳父投敌的那一刻,文正慌了,不知怎样做,才能让爱妻的生活恢复原状,他知道义父下一步要收拾张士诚,因此抢先一步派人去平江刺探军情。</P>

被误会挨打时,他没有辩解,他相信事实会证明一切。</P>

入狱后,他担心自己派去的探子早已丧命,再也没办法证明自己的清白,于是他在狱中拒绝医治,寄望于用义父的愧疚换取翠英一生的平安。</P>

义父的性子,他再清楚不过,无论谁求情,义父绝不会饶恕谢再兴。</P>

他的方法很蠢,但是他慌乱之中想不出更好的办法。</P>

义父对他恩同再造,他始终相信义父是天命所归,从未想过背叛。</P>

文正的事让王爷久久难以释怀。</P>

刘先生上书建议乘胜北伐,王爷召集诸将商议。</P>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长趋中原,这是刘先生的看法。</P>

王爷不太认同,认为不可轻敌。</P>

常遇春提议直接奔袭大都。</P>

过于冒进,王爷摇头否决。</P>

王爷的想法是:先剪除两翼,然后直捣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