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张昶之死(1 / 2)

子薰传 弋尘读书 1252 字 10个月前

杨希圣受罚一事,处理得有些草率,未经细查,王爷心下愧疚,让杨宪留在应天,与刘先生、宋先生一样也搬到礼贤馆住下,在张昶的隔壁。</P>

由于满腹经纶,勤奋干练,张昶从行中书省督事一路升迁至参知政事,居于高位。</P>

李善长与其私交甚好。</P>

上位称王后,李善长获封右相国,徐达为左相国,此时的官制仿照元朝的制度,以右为尊,因此,李善长是百官之首。</P>

张昶在官场沉浮多年,善于观察人心,想与李善长处好关系,对于张昶来说,不是难事。</P>

上位和碽侧妃对张昶的防备,李善长了然于胸,虽然不清楚事情背后的来龙去脉,但并不妨碍对张昶仕途走向的判断。</P>

忠心遭到质疑,无论张昶多么能干,上位都不可能让他位于群臣之首。</P>

对于无力与自己竞争的人,李善长一向是宽容大度的,随和亲切的。</P>

两个人似乎都在有意无意地向对方靠近,成为朋友是再自然不过的事。</P>

张昶处理政务经验丰富,熟知元朝典故,李善长遇上难题愿意找张昶商量,询问对策,张昶倾力回答,知无不言,言无不尽。</P>

”凡国家建置制度,多出昶手“。</P>

杨宪突然紧挨着张昶住在礼贤馆,让李善长心里十分别扭,以后再来张昶这儿闲坐,总觉得有双眼睛在背后盯着,如坐针毡。</P>

真搞不懂,上位为何没让杨宪回江西,李善长苦恼不已,上位的心思真是越来越猜不透。</P>

每日战战兢兢,惟恐行差踏错,哎,李善长不由得叹气,总觉得上位离自己越来越远,想靠近些却总是不得其法。</P>

文正出事后,上位派得力干将杨宪去了江西接替汪广洋,辅佐邓愈镇守。</P>

杨宪回到应天,汪广洋再次去江西赴任,职务仍为江西行省参知政事。</P>

对文正的不法事没有举报,上位对汪广洋十分不满,下令将其调回,严厉斥责,让他端正心态,不畏强权,”有咱为你撑腰,你怕啥“。</P>

汪广洋深表悔过,上位见他认错态度诚恳,因此令其官复原职。</P>

忠臣不事二主,张昶觉得自己投降失节,担心遭人议论,常闷闷不乐。</P>

念及远在大都的妻妾子女,张昶不免伤感落泪。</P>

杨宪瞧在眼里,记在心上,带着酒肉,过来畅饮聊天,宽慰同僚。</P>

酒过三巡,杨宪醉眼朦胧,“张兄想念家人了吧?”</P>

张昶放下戒心,哭得更厉害了,“无一日不想啊,不知道夫人和儿子现在怎么样了”。</P>

元朝皇帝误以为张昶早已以身殉职,不仅为其追赠嗜好,还提拔重用了张昶的儿子。</P>

文忠攻破杭州,生擒元朝平章政事长寿丑的,押送应天,上位放了此人,让其北返。</P>

张昶暗中委托长寿丑的带信给家人,又诉说了一堆身不由己的话。</P>

杨宪将这些悄悄记录下来,事无巨细,全都汇报给了上位。</P>

张昶是个干吏,裁决如流,政务无积压,上位爱惜人才,不忍处置张昶,</P>

为防泄露军事机密,上位派人去追长寿丑的。</P>

张昶的信件在武安州被截获,信中对家人的殷殷思念之情,令人动容,更令人不安。</P>

上位派人再去搜查长寿丑的,从张昶送的一件衣服内里上发现江南的兵力布置图,立即下令捉拿羁押。</P>

冯胜与杨宪一起审问,张昶奋笔疾书,“身在江南,心思塞北”。</P>

上位拿着张昶的字,久久不语。</P>

”上位?“杨宪轻声问。</P>

上位挥挥手,”依律处置“。</P>

张昶心思叵测,李善长竟然毫无察觉。</P>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李善长怎可如此识人不明?上位对李善长失望透顶。</P>

以这样的见识,怎能担当丞相重任?!</P>

李善长冷汗涔涔,想不到张昶竟然包藏祸心,幸亏上位英明,发现得早,要不然就被他带沟里去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