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巧用血迹形态学(2 / 2)

如果说凶手握冰的过程,不可避免产生液体滴落的话,那完全可以模拟成伤口滴血过程。</P>

这就是苏锐的思路,用血迹形态追踪的办法,去分析凶手行进路线,最终锁定大致的工位范围。</P>

毕竟,按照办公室白领的行走步态,完全符合滴落血迹的特征。</P>

而用滴落型血迹追踪的好处是,可以从凶手手中冰块开始滴水的那一刻,到投放冰块为止,完整的记录全部活动过程,以及活动的先后顺序。</P>

甚至,苏锐还能根据水滴自由落体后的状态,分析凶手手掌高度,运动速度等。</P>

进而去推测凶手的身高还有监控下的步行速度,这些都可以结合之前抠图的对象,再次缩小排查范围。</P>

“行啦!大家分分工!”</P>

苏锐大致看过现场后,摘下墨镜吩咐道:</P>

“马铁一会儿负责计算滴水高度,分析嫌犯身高。</P>

记住!用三角函数算的时候,你要注意水滴飞行时受到的重力和空气阻力的影响,尽可能减小误差。</P>

其余同志通过滴落距离,以及落点的动静形态,分析嫌犯的步态。”</P>

交待完毕,众人分工行事。</P>

而苏锐则是蹲下身体,继续观察农药的运动路径。</P>

随着光滑的大理石地面上,规律分布的农药残留物越来越少,苏锐也走到了一小片工位区域。</P>

而这时,马铁与其余人也将测算的嫌犯高度、步态速度等,逐一报给苏锐。</P>

对此,苏锐根据大致数值,开始招呼众人以身高和运动速度为锚点,重看三小时内监控,重点筛查抠图对象。</P>

从目前嫌犯活动的路线尽头来看,这一片工位就三个人的位置。</P>

苏锐只需要看从抠图对象里筛查出来的人,有哪些与这三个工位上的人重合,那就可以最大限度的将嫌疑对象,缩至极小范围了。</P>

这样再从极小范围内,寻找突破口,基本上是水到渠成的事。</P>

然而,正当苏锐像个解题考生,就快得出答案时。</P>

忽然,警戒线外守候的副总裁,指了指手腕上的表道:</P>

“苏警官,快到中午了,一会儿要不要上楼喝两杯啊?</P>

今天我们投资部痛饮庆功酒,不喝尽兴誓不休!”</P>

说罢,副总裁自以为幽默的学着京剧腔调,哼上几句。</P>

“这片办公区域是什么部门?”</P>

苏锐愣了愣神后,随即警觉道。</P>

“投资部啊!我分管的。”</P>

副总裁眼见苏锐神色异常,顿时紧张道:</P>

“怎么了?”</P>

“你们部门已经开喝了?”</P>

苏锐进一步确认道。</P>

“开喝了!酒会上午就开始了,接连做了一揽子新三板项目,今天本来就是让整个部门放松的。”</P>

副总裁忐忑不安的回答道。</P>

“那行!既然喝酒了,那你一会儿叫几个身手好的保安上来,辅助一下。”</P>

苏锐随机应变道。</P>

不过,对此,副总裁可是万分不解了:</P>

“选几个身手好的保安?这和喝酒有什么关系?”</P>

眼见副总裁还没反应过来,苏锐只得无奈的解释道:</P>

“过年的猪,撒欢儿的驴,喝醉的壮汉,出水的鱼。</P>

这些都不好按住!</P>

现在你的员工喝了酒,一会儿上去抓人时,还不得多备几个人啊?”</P>

副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