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邓艾这种农业军事天才,给他开个小后门又如何呢。</P>
“将军可当真?”邓艾激动的问。</P>
“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高凡肯定的说。于是几人在天水忙了一段时间,首先是高凡继续买了些地打算扩大棉花的种植规模。</P>
其次便是想办法留了些棉花种子,希望在关中将来也能展开种植 ,提高产量。</P>
高凡发现,邓艾不光是个军事天才,这搞农业也是一把好手,邓艾直接就能看出来哪些长势好,哪些长势一般,哪些缺水邓艾一眼就能看出来。</P>
几人在天水折腾了一段时间后,才带着大量的棉花种子回了长安。而邓艾在这一段时间,也在马不停蹄的写着自己的治水屯田策略。</P>
在他们回到长安后不久,邓艾便写了一份初始的文书给了高凡,起名为《关中治水屯田策》,高凡看了看,内容果然有些章法,不过有些专业的关于水利屯田的策略,他还是得给诸葛亮,让诸葛亮评判。</P>
“哦,常平,此文思路着实不错啊,我军正要在关中屯田,治水,何人所写?”果不其然,诸葛亮对于邓艾写的东西十分满意。</P>
“魏军中一个投降的军官所写,名叫邓艾,丞相是否见一见,当面问问?”高凡对诸葛亮说。</P>
“好,请来吧。”诸葛亮高兴的说。</P>
于是诸葛亮见到了邓艾。诸葛亮看着眼前已经三十好几的小伙子,问起了邓艾的身世,两人交谈了一段时间后,诸葛亮说道:</P>
“这么看来你我还算是同乡,我年轻时在南阳耕读,你在南阳后来被曹操强迁走,你我也算有缘分。”</P>
诸葛亮可能也没想到,眼前的小伙子岂止是和他有缘分,若不是高凡来到这个世界引发的连锁反应,恐怕他一生的心血都会被眼前这个小伙子彻底毁掉。</P>
两人继续聊了许久,邓艾虽然说话有些结巴,不过诸葛亮却很耐心的听着,他能听得出来邓艾所说的话很有思维和见解,将来是个培养起来当将军的好苗子。</P>
“士载,愿意为大汉做些事吗?”诸葛亮问邓艾。</P>
“愿意,不过我的家眷还在曹魏,我怕家眷被曹魏朝廷所为难。”邓艾有些不好意思的说。</P>
“这无妨,我派人去接来即可,接来后你再上任如何?”诸葛亮说。</P>
“那就多谢丞相。”</P>
“好,我把长安城附近渭河,泾河两河的水利修建以及京兆郡的屯田事务全部交给你,来年我看你成果,做得好,我升你当将军。”</P>
“多谢丞相重用。”等俺感激的给诸葛亮行了一礼。</P>
果然,是有慧眼识人才这么一说的。于是,在诸葛亮的安排之下,蜀国在魏国的探子被动用了起来,不过任务也很简单,接走邓艾的家人即可。</P>
邓艾在地方上也不过是一个小吏而已,朝廷见邓艾没有回来直接报了战死,结果蜀军的间谍拿着邓艾的亲笔信找到了中原邓艾家,直接将一家人混在长安洛阳往来的商队中带了出来。</P>
在家人到位之后,邓艾心甘情愿的在诸葛亮这里挂了一个丞相府郎官的职务,统管京兆郡水利屯田事务。</P>
而蜀军内部也不奇怪这种事情了,毕竟现在的大将高凡,就是这么在蜀军中升上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