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五章 唯识教法,自成一家;在大唐是正好相反的...(2 / 2)

太清圣人与元始天尊也是一样,他们也没有想到,一卷经文竟然能够让这西方二圣,露出这般模样。

玄都大法师更是强压着自己心中的惊骇,暗叹一声:三藏法师,不愧是你!

许久之后,西方二圣这才将经文看完,但依旧是一副意犹未尽之相。

“有此圣佛出世,乃是三界之幸。”接引圣人双手合十,以往一向悲苦不变的面色,此番也是难得露出了几分笑意。

而准提圣人的神情则颇为复杂,但诸圣也能理解他的心情。

“吾自此经文之中所见,可谓是海纳百川.佛门大小乘各宗以及密教经典自不必多说,其中甚至隐含了许多道家、儒家,甚至是当年百家诸子之思想精华。”太清圣人沉声说道。

“三藏法师行于三界,并无门户之见,故而才成此大家之相。”玄都大法师稍顿了顿,又说了一句,“听闻他之所以一心为僧,是因为出生之后便遇险,是被僧人所救,故而在明智之后,才决定真正剃度出家,以报因果。”

玄都大法师的意思是如果当年救了三藏法师的并非是佛门,而是别什么门派,恐怕到如今又将会是一场别开生面的景象。

但这事儿似乎也没这个可能。

毕竟三藏法师的前半生,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被定好了的。

其实若非是出了“金蝉子真灵觉醒”这个意外,三藏法师在取经功成之前所经历的一切,恐怕也都是事先安排了的。

可如今么命运显然已经是掌握在了三藏法师的手中。

甚至他这个以前被人操纵的棋子,如今已经跳出了棋盘,正在渐渐转化为执棋手。

其实通过这一卷经文,诸圣基本上也都能了解到三藏法师的为人了,甚至比从玄都大法师口中得出的形象,更加直观生动。

一个人的性情可以伪装。

但他的道,是无论如何都掩藏不住其本心所在的。

见诸圣消化得差不多了,玄都大法师正想要寻个时机开口,却听一旁的女娲娘娘抛来了话头,“八日过去了,三藏法师要回灵山了吧”

“正是。”

“灵山那些僧众默写的经文如何可有什么错漏之处”也就女娲娘娘一人还记着这事儿,其余几位圣人压根也不关心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

“唔据弟子所知,并非所有僧人都可以将自己抽中的题目默写出来,毕竟藏经阁中的经文,一万五千卷,众僧难免有专修专精的,也有一些平时很少涉猎.再加上那些经文在僧人之间也是冷热有别,故而还是有不少错漏的。”

“这也是难免的。”

诸圣对此也都表示理解。

但玄都大法师却紧跟着说了一句,“其实除了很大一部分僧人是正好分配到了自己精修,或者是学习过的经文之外,只有极少数的僧人,是将藏经阁中的经文,全都看过且能背下来的。”

“而且这些僧人之中,反而是那些寻常的老僧居多,他们甚至都没有罗汉果位倒是其中的一些菩萨与罗汉,实在是不堪入目,一些冷僻的经文默不出来也就罢了,可偏偏他们连一些基础经典经文都难以落笔.这就很难说得过去了。”

玄都大法师说这话的时候,是看着准提圣人的方向说的。

原因无他,正是因为这些罗汉与菩萨,在当年加入佛门的时候,便不是诚心出家,而是被准提圣人一句有缘,强行带回来的。

如今在佛法修行上不用心,其实也不能完全怪他们。

“至于那些错漏之处,如来佛祖自然也有处置之法如来佛祖当时下了法旨,让能记全经文者,可自行去藏经阁查漏补缺,并且在修正经文的时候,还要注明时间与法号。”

诸圣对于如来佛祖这样的安排,也是十分认同的。

“三藏法师返回到了灵山也不是空手来的,还带了大唐皇帝还送的一些经文,基本到是道儒两家的经典,也都被充入了藏经阁之中.只是灵山的僧众对道儒两家的经文,并不感兴趣。”

“这一点在大唐是正好相反的”玄都大法师向诸圣说道:“在大唐,即便是道家的修士,以及儒家的儒生,对于三藏法师带回来的佛经,其实都不排斥,甚至还会主动去探寻其中之精华。”

而这其中的缘由,也不是别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这些佛经是三藏法师带回来的若是没有三藏法师,恐怕就是把这些经文再吹得天花乱坠,恐怕也很难让他们的目光偏移。

但无论如何,眼下可不仅仅是三藏法师的经文包罗万象那么简单了,因为真正海纳百川的,是整个大唐帝国。

接下来所讲,便是三藏法师在灵山辩经之盛会了。

观音菩萨的“我是谁,谁是我”,显然难不倒三藏法师,诸圣也不认为三藏法师会被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难住但观音菩萨随后所问之“拈花一笑”,诸圣就不认为三藏法师能够那么容易解答了。

而事实上也是如此。

当日在灵山大殿之上,看似风轻云淡,其实各种凶险,也就只有法海一人知晓。

应对之际稍有不慎,恐怕都很难全身而退。

先是与观音菩萨“拈杨柳枝一笑”而心有灵犀,同见悲悯.而后有当年得到了佛祖真传心经的摩诃迦叶出列,邀请三藏辩法.

“以佛心见佛心,方能领会拈花一笑。”玄都大法师给出了当年三藏法师的答案。

他又说道:“只是不论是当时的三藏法师,还是摩诃迦叶,此二人虽具有佛心,但却都不成佛用三藏法师话来说,那就是摩诃迦叶是独善其身之清净苦修,而他则是形于红尘,斩妖除魔,斩业护生。”

“所谓佛心相通,摩诃迦叶当场便将心经传授给了三藏法师,而摩诃迦叶本人,则是在此次辩经之后,直接入了地府,去阴山见了地藏王菩萨,请地藏王菩萨送他入了六道轮回。”

当时玄都大法师在听多宝如来提起此事的时候,多宝如来还说了一句话:“摩诃迦叶执意要入轮回,恐怕是因为小乘佛法修行已经登临绝顶,很难再有寸进.如今真身入轮回,或许能够参透大乘佛法之奥妙。”

这也是佛祖当时放他走的根本原因.从多宝如来的话音之中其实也能听出来,多宝如来还是非常喜欢,可看中这位弟子的.放他入轮回,既是一种成全,也未尝不是想见他未来有所成就。

观音菩萨与摩诃迦叶,只能说是给这一场辩经盛会开了一个不错的头.诸圣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他们对后面的辩经之相,已经是愈发期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