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师祈禳瘟疫 洪太尉误走妖魔(2 / 2)

白话水浒 清风随竹影 3768 字 9个月前

洪太尉重新拿起银提炉,整理好身上的诏书、敕令以及衣帽,准备再次上山。正当他要挪动脚步时,突然听到松树背后隐约传来笛声,声音越来越近。他定睛一看,只见一个道童倒骑着一头黄牛,横吹着一支铁笛,从山凹里转了出来。</P>

洪太尉仔细打量那道童,只见他:头上扎着两枚丫髻,身穿一领青衣;腰间系着草编的绦带,脚下穿着麻鞋,鞋上还间隔着草芒。他明眸皓齿,容貌清秀,飘飘然不染尘埃;绿鬓朱颜,神态耿耿,完全没有俗世之人的样子。</P>

洪太尉不禁想起了吕洞宾曾经写过的一首牧童诗,形容得恰到好处:</P>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P>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P>

洪太尉看见那道童笑吟吟地骑着黄牛,横吹着铁笛从山上下来。他连忙叫住道童问:“你从哪儿来?认得我吗?”但道童并不理睬他,只是自顾自地吹着笛子。洪太尉连问了好几声,道童才呵呵大笑起来,拿着铁笛指着他说:“你来这里,是不是想见天师啊?”</P>

洪太尉大吃一惊,忙问:“你只是个牧童,怎么会知道这些?”道童笑着回答:“我早上在草庵里侍奉天师时,听到他说:‘朝中仁宗天子派了个洪太尉,拿着丹诏和御香来山里找我,要请我去东京做三千六百分罗天大醮,祈求消除天下的瘟疫。我现在要乘鹤驾云去了。’现在这个时间,他应该已经走了,不在庵里。你还是别上去了,山里毒虫猛兽很多,恐怕会伤了你性命。”</P>

洪太尉半信半疑地问:“你不要说谎?”但道童只是笑了一声,没有回答他,又吹着铁笛转过山坡去了。洪太尉心想:“这个小孩子怎么会知道这些事情呢?一定是天师吩咐过他了。”他本来还想再上山去找找看,但一想到刚才受到的惊吓和危险,差点丢了性命,于是决定还是下山去吧。</P>

太尉拿着提炉,沿着原路奔下山来。众道士迎上前来,请他到方丈室中坐下。真人便问太尉:“您有没有见到天师呢?”太尉抱怨道:“我是朝廷中的贵官,怎么能让我走山路,吃这么多苦,差点连命都没了!走到半山腰,突然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吓得我魂飞魄散。又走过一个山嘴,竹藤里窜出一条巨大的雪花蛇,盘成一团挡住去路。要不是我福大命大,怎么可能活着回到京城?这都是你们这群道士捉弄我!”</P>

真人解释道:“我们贫道怎么敢轻慢大臣您呢?这是祖师在试探您的心。本山虽然有蛇虎,但它们并不伤人。”太尉又说:“我正走得筋疲力尽,准备再上山坡时,松树旁边转出一个道童,骑着黄牛吹着铁笛过来。我问他:‘从哪里来?认不认识我?’他说:‘我都知道了。’还告诉我天师已经吩咐过,早晨就乘鹤驾云去东京了。因此我就回来了。”</P>

真人说:“太尉您错过了机会啊,那个牧童正是天师。”太尉惊讶道:“他既然是天师,怎么会如此不起眼呢?”真人答道:“这一代天师非同寻常,虽然年幼但道行高深。他是世外高人四方显化极其灵验被世人尊称为‘道通祖师’。”洪太尉懊悔道:“我真是有眼无珠没认出真师当面错过了机会!”真人安慰他说:“请太尉放心既然祖师法旨说他已经去了那么等您回京时这场法事祖师也已经完成了。”</P>

听到这里太尉才放下心来。真人随即安排筵宴款待太尉并将丹诏收藏于御书匣内留在上清宫中龙香也在三清殿上焚烧了。当天方丈室内大排斋供设宴饮酒直到晚上才结束。太尉在此留宿了一夜直到天明才离开。</P>

第二天早餐过后,真人、道众以及提点、执事等人邀请太尉一同游山。太尉非常高兴,由许多人跟随着,步行走出方丈室。前面有两个道童引路,他们走过宫前宫后,欣赏了许多美景。三清殿上的富贵气象,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左廊下有九天殿、紫微殿、北极殿;右廊下则是太乙殿、三官殿、驱邪殿。</P>

游览完所有的宫殿后,他们来到右廊后面的一处地方。洪太尉抬头看去,只见另外有一座殿宇,四周都是捣椒红泥墙,正面有两扇朱红色的门扇,门上挂着一把胳膊粗的大锁,交叉贴着十几道封条,封条上又重重叠叠地盖着朱红色的印章。檐前有一块朱红色漆金的牌匾,上面写着四个大字:“伏魔之殿”。</P>

太尉指着门问道:“这座殿宇是什么地方?”真人回答道:“这是前代老祖天师用来锁镇魔王的殿宇。”太尉又好奇地问道:“为什么上面贴了这么多封条?”真人解释道:“这是祖老大唐洞玄国师封锁魔王在这里的。每传承一代天师,就会亲手添上一道封条,以警示子孙后代不得擅自开启。因为如果放走了魔王,后果将非常严重。现在已经传承了八九代祖师,我们始终不敢开启。锁是用铜汁灌铸的,谁也不知道里面到底有什么。小道我在这里住持了三十多年,也只是听说过而已。”</P>

洪太尉听了心中惊怪不已,他心想:“我倒要看看这魔王到底长什么样子。”于是他对真人说道:“你且把门打开来,让我看看魔王是什么模样。”然而真人却告诫道:“太尉,这座殿宇是万万不能开启的。”</P>

先祖天师曾郑重告诫:今后任何人都不许擅自开启这扇门。”太尉听后笑道:“胡说!你们这些道士为了炫耀自己的道术,故意编造出这样的地方,假称锁镇着魔王。我博览群书,何曾见过锁魔之法?神鬼之道本就幽暗难明,我不相信里面有魔王。快些给我打开,我倒要看看魔王是什么样子!”</P>

真人再三劝告道:“这座殿宇真的不能开,恐怕会惹出大祸,伤害到人啊。”太尉大怒,指着道众说道:“你们若不给我打开看,回到朝廷后,我首先要奏报你们众道士阻挠宣诏、违背圣旨、不让我见天师的罪行;然后再奏报你们私自设立这座殿宇、假称锁镇魔王、煽惑军民百姓的罪行。到时候把你们的度牒都追缴了,发配到偏远的军州去受苦。”</P>

真人等道士们惧怕太尉的权势,只得叫来几个火工道人,先把封皮揭掉,然后用铁锤砸开大锁。众人一起推门而入,往里面看去,只见里面黑洞洞的,一片昏暗。昏昏默默,杳杳冥冥,数百年不见太阳光,亿万载难瞻明月影。分不清南北,辨不明东西。黑烟霭霭扑人寒,冷气阴阴侵体颤。这里是人迹罕至之地,妖精往来的地方。闪开双目却如同瞎子一般,伸出两手看不见手掌。常如三十夜般黑暗,却似五更时般阴冷。</P>

众人一起进入殿内,眼前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太尉命令随从取来十几个火把点燃,照亮四周。他们发现殿内并无其他物件,只有中央竖立着一个石碑,大约五六尺高,下面有一只石龟驮着,大半个身子陷在泥里。</P>

当火把照到石碑正面时,上面刻满了龙章凤篆和天书符箓,无人能识;而照到石碑背面时,却清晰地刻着四个大字:“遇洪而开”。这似乎是天意安排:一来天罡星合当出世,二来宋朝必将出现忠良之士,三来凑巧遇到了洪信。这不就是天数吗?</P>

洪太尉看到这四个字后大喜过望,对真人说道:“你们阻挠我,却没想到数百年前就已经注定了我会来到这里。这‘遇洪而开’四个字分明是让我打开看,又有何妨?我猜想这魔王就藏在石碑底下。你们快叫些火工等人来,用锄头铁锹把它掘开。”</P>

真人慌忙劝阻道:“太尉,不可轻举妄动!恐怕会惹出大祸,伤害到人啊。”太尉大怒道:“你们这些道士懂什么!碑上明明刻着让我打开,你们为何还要阻挠!快给我叫人来开。”真人又再三劝告道:“恐怕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但太尉哪里肯听。</P>

众人只得聚集起来,先把石碑放倒,然后一起用力挖掘那石龟。挖了半天才把它掘起来。又往下挖了约三四尺深,露出一块大青石板,方圆大约有一丈。洪太尉命令继续挖掘,真人又苦苦相劝道:“不可再挖了!”但太尉仍不听劝。</P>

众人无奈,只得把石板一齐扛起。这时,只见石板底下露出一个万丈深的地穴。突然,穴内传来一声巨响,震天动地。那声音非同小可,就像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一般。</P>

那一声响过后,只见一道黑气从地穴中滚滚升起,掀塌了半个殿宇的角落。那道黑气直冲上半空中,然后散作百十道金光,向四面八方飞去。众人被这一幕吓得大吃一惊,纷纷呼喊着逃离现场,扔下了手中的锄头铁锹,从殿内奔涌而出,相互推挤跌倒无数。</P>

洪太尉也惊得目瞪口呆,不知所措,面色如土。他慌忙奔到廊下,只见真人也在那里叫苦不迭。太尉问道:“刚才飞走的到底是什么妖魔?”真人定了定神,虽然言语不多,但却详细地说明了事情的缘由。</P>

原来,这地穴中镇压着许多妖魔鬼怪,由于洪太尉的鲁莽行动,导致它们得以逃脱。这些妖魔一旦出世,必将给人间带来无尽的灾难和祸害。其中最为厉害的是三十六天罡星和七十二地煞星,他们原本是天上的神灵,但因为触犯了天条被打入凡间受苦。现在他们重获自由,必然会寻找机会报复天庭和人类。</P>

听到这个消息后,洪太尉和真人都感到后背发凉。他们意识到自己犯下了弥天大罪,不仅放走了妖魔还给朝廷和百姓带来了巨大的隐患。但事已至此后悔也无济于事,他们只能祈祷上天能够保佑人间平安度过这场劫难。</P>

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结束,很快就有消息传来:宛子城中藏有猛虎、蓼儿洼内聚集着飞龙。这些猛虎和飞龙都是那些逃脱的妖魔所化它们开始四处作恶残害百姓威胁朝廷的安危。洪太尉和真人听到这些消息后更加惶恐不安他们知道自己闯下了大祸必须想办法弥补过失。但此时他们已经无计可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人间陷入水深火热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