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后,封舟抵达太仓刘家港。自元朝起,这里便是漕粮海运的起点。</P>
从海上运输粮秣,其实最早在秦汉隋唐时便已有之。到了宋朝,尤其高度依赖海外贸易的南宋,航海技术进步飞快,为海运在元朝的大发展,创造了充分的客观条件。</P>
主观上,因为北方大部分地区都被蒙古人变为牧场。北方,尤其是元大都的粮食供应,严重依赖江南地区。</P>
而以元朝低下的治理能力,和尖锐的民族矛盾,根本没有能力维持大运河畅通,也没有能力维护漕运的安全。</P>
所以成本更低、也更安全的漕粮海运,就成了元朝的唯一选择。</P>
当然,这里的安全,不是指航行安全,这个海运肯定比不了漕运。</P>
这里的安全,是指船队在海上,不会被农民起义军抢劫焚毁……</P>
在不断摸索中,元朝的海运航道经过了三次改进。</P>
起先,船队是沿着海岸线,傍海岸航行,这样不容易迷航。但容易遇沙搁浅,而且航程艰难曲折,航期长达两月余。</P>
后来,长兴人李福开辟新航道,部分航道取远洋航行,路线较为径直,航期缩减为半月至月余。</P>
最终,海运千户殷明略又开新航路,自刘家港开洋至崇明三沙,东行入黑水洋至山东半岛最东端的成山头,然后西北航行入直沽。</P>
此路线主要取远洋航行,顺风十日即可驶达。随后的岁月里,直至本朝漕粮北运,都采用这条航线。</P>
~~</P>
本朝虽然定都南京,但北方前线的大军,依然严重依赖江南的粮草供应。所以刘家港依然一片繁忙。</P>
漕粮分春夏二运,春运一般是正月集粮,二三月起航。封舟抵达刘家港时,今年第一波海运船队也正要出发。</P>
于是两边编为一队,浩浩荡荡驶出长江口,驶向浩瀚的海洋。</P>
~~</P>
朱桢留神查看,只见一路航途上树立着航标,港口和崇明三沙淤积处都有导航的小船。</P>
船老大既有通俗的航海口诀,对水文和气象了如指掌。又熟练掌握牵星过洋之术,在海上航行如在陆地。</P>
水手们也十分熟练,配合默契,信心十足的应付任何状况。</P>
‘谁说我们是陆地民族的?我们明明已经征服了海洋!’他在心中狂吼道:‘那个毁掉这一切的罪人,应该拉出去枪毙!’</P>
什么,罪人是父皇?</P>
那就改绞刑吧……</P>
但也不能全怨父皇,四哥后来还不是派郑和六下西洋,都从非洲抓回长颈鹿来了么?</P>
至于后世的皇帝,他们能说了算么?</P>
所以,归根结底,还是文官集团和他们那套封建礼教,只能在封闭的农耕文明中作威作福。一旦国家走向开放,拥抱海洋,他们就全玩儿完了。</P>
可惜大明开放太晚了,直到隆万年间才走到这一步。更悲催的是,旧秩序崩溃了,新秩序还没建立,又赶上小冰河,结果就哦豁了。</P>
到了满清,异族统治中国,他们比文官集团还怕开放,于是双方一拍即合,彻底闭关锁国,继续在农耕文明中作威作福了两百多年。</P>
而与此同时,西方日新月异,世界之王彻底掉队,直到鸦片战争一声炮响……</P>
~~</P>
所以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P>
站在高高的甲板上,看着劈波斩浪的船队,朱桢心潮澎湃,终于清晰的意识到了,自己和老师的历史使命——</P>
就是尽一切可能,推动大明走向开放,彻底拥抱海洋!谁想要闭关锁国,谁想要退回到小农文明,谁就是他们的敌人!</P>
怪不得自己总跟老贼不对付呢,原来根子在这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