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泽对身边伺候的孙子示意把自己搀扶起来,挣扎着要跪在床上还礼。</P>
朱皇后赶紧让身边的朱公公去按住宗泽,让他不可起身,随后满脸歉意的说道:“宗老太尉,是本宫教导无方,太子竟然当街令你受辱,实在是不应该。</P>
还请老太尉念他虔诚赔罪,原谅了他。”</P>
宗泽苦涩摇头:“娘娘言重了。”</P>
最后又表情复杂的望着太子,想说点什么?可嘴唇蠕动了片刻,一个字都没说出来。</P>
他对这太子是心灰意冷到了极致,就算弥留之际也不想叮嘱什么了。</P>
当晚,宗泽与世长辞。</P>
文武百官都前来吊唁,谈及宗泽一生,无不感叹宗泽力挽狂澜,拯救大宋江山社稷于既倒,没想到却在大街上被当朝太子鞭打折辱,悲愤而亡。</P>
虽然太子事后负荆请罪,太子党对此大肆宣扬,但难以改变朝中大臣对太子暴虐储君的印象。</P>
朱皇后下懿旨辍朝三日,以示哀痛。</P>
并且,她亲自前往吊唁,在灵前哭得昏死过去,戏码做了个十足。</P>
而太子也亲自写了悼词前往吊唁。</P>
朱皇后跟黄小润商量准备给宗泽追封。</P>
黄小润却摇头说,对军中大将,尤其是元帅这一级的将领的追封,必须经皇帝裁决才行,摄政没有这个权力。</P>
朱皇后很不高兴,不过这件事她儿子已经闹的很被动,她不想再节外生枝,也就最终忍下来,听从黄小润的意见,向中亚皇帝赵桓禀报。</P>
赵桓收到噩耗,悲痛不已,亲笔写了挽联,为宗泽定谥号忠俭,加赠开府仪同三司。</P>
宗泽的两个儿子,均荫封为殿前司都虞候。</P>
元帅宗泽去世,京畿战区元帅之职便空出来了。</P>
副帅杨沂中跟随皇帝赵桓出征中亚,并不在京城,以至于京畿集团军没有了大帅。</P>
不过京畿集团军跟其他集团军不一样,它是包括了之前禁军的三衙军队的。</P>
三衙以殿前司为首,但是殿前司的都指挥使又恰好由宗泽兼任。</P>
由此一来,殿前司也就失去了统帅。</P>
皇帝下旨,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姚友仲和步军都指挥使张叔夜两人暂时代理京畿战区元帅一职,也就是有两个元帅。</P>
由于京畿集团军是守卫京城的,不直接对外作战,所以设置两个元帅,在和平时期倒还不会引起指挥权的混乱,这主要是为了稳定军心,赵桓决定等他回来之后,根据情况再做调整。</P>
宗泽为了阻止太子带领大元帅府士兵大街驰骋,撞伤百姓,因而被太子鞭笞而死,他的死让朝廷群臣义愤填膺,纷纷上书,要求约束河北兵马大元帅府士兵,严禁滋扰京城百姓,无顾不得离开兵营。</P>
每次朝会之上,李光等朝臣都会对此事进行抨击,要求约束所谓大元帅府的士兵。</P>
自从出了上次的事,太子知道惹了众怒,虽然每次出门依旧带着一千大元帅府的士兵,但再不敢像以前那样策马狂奔,横冲直撞,都是乖乖行走。</P>
而现在却还要让他约束亲兵不得带出兵营,他就不干了。</P>
他们花了那么大心思养了这一万精兵,不就是来给太子撑腰壮胆,拉威风造声势的吗?不让出兵营,那养这支军队又有什么用意?</P>
朱皇后也是这样想的,一方面按住弹劾奏折,另一方面约束太子,叫他再不可给朝中大臣以口实。</P>
眼见太子的人马老实了,而皇后在宗泽后事上做的戏码很足,倒晚回了不少印象分,所以弹劾的奏折便渐渐少了。